《樊哙故里探源,“福”字瓦片与上柏村“宝福禅寺及舞阳侯祠”结缘》‍ ——瓦片上的星空(连载)

南海蛟龙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星链:3</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题献:致上柏村“宝福禅寺及舞阳侯祠”的尊贵纪念者与历史传承者</b></p><p class="ql-block"><b>雕刻:民间瓦雕大师·王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背景音乐:《福气新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引言</b></p><p class="ql-block"><i> 在时光的悠悠长河中,每一片青瓦都承载着岁月的低语,它们静默地铺陈于古老的屋檐,见证了无数风雨的更迭与人间烟火的温情。刻字瓦片之上,不仅有风雨侵蚀的岁月痕迹,还有雕刻师匠心独运的文化传承。每一道刻痕,都深藏着匠人的祈愿,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本篇讲述的是“福”字瓦片在《探访樊哙故里》过程中幸运结缘的故事:</i></p> <p class="ql-block">  去浙江德清上柏村考证樊哙出生地的念头,已经在我心中萦绕了六七年了。这一想法的源头,要追溯到《德清县志》、《武康县志》以及《海虞樊氏宗谱》等古籍文献,它们均明确记载樊哙为“湖之武康人”,即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上柏村人‌。</p> <p class="ql-block">  研究《樊氏宗谱》已近二十载,追寻家族的根源与脉络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沉浸在这份探究中,不遗余力地追寻着每一个线索,渴望揭开樊哙出生地的历史面纱。当儿子和儿媳得知我这一心愿后,他们非常用心,特意安排了2025年春节期间,全家陪我实地探访。他们还细心地提醒我,一定要带上那四块由民间雕刻大师—王强雕刻的“福”、“润”字瓦片,寓意着家族的福泽与润泽,助力我实现多年以来的探寻梦想。</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上午11时左右,我们一行驱车从无锡出发,满怀期待地前往目的地——上柏村。经过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下午1时30分左右,我们顺利抵达了儿媳事先预订的“依舍一宅民宿”。这里的住宿环境优雅宜人,还设有麻将室供我们休闲娱乐。民宿的主人热情好客,我向她询问了关于樊哙庙、水桥的具体位置,以及村里是否还有樊姓人家等情况,她都耐心地一一给予回复和指引。</p> <p class="ql-block">  走近上柏村,映入眼帘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小河潺潺,喷泉舞动,牌坊巍峨,这里虽然名为村,却更似一个风光旖旎的江南小镇‌。村内设施一应俱全,多家银行、邮局、大药房、交警中队等便民机构错落有致,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民宿、农庄更是比比皆是,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住宿和美味的农家菜肴‌。</p> <p class="ql-block">  前往附近的德清县城“银泰城”,节日氛围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与市区相比,这里的商品品类更加丰富,食品味道也更加地道,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购物还是品尝美食,这里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下午三点半左右,我独自一人从村北口下车,决定徒步扫街,目标直指上柏村村委会,以深入了解村里的情况。沿途的街巷中,我屡屡发现墙体上赫然写着“樊哙故里”和“舞阳侯故里”的醒目标语,这些文字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  然而,当我抵达村委会时,却发现由于是大年初一,且时间已近傍晚五点多,村委会早已大门紧闭,空无一人。无奈之下,我只能临时改变计划,转而穿梭于村中的街巷之间,试图寻找更多关于舞阳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痕迹‌。</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已近傍晚时分。经过多次向村民打听,我终于在村子的东南角找到了久负盛名的“樊哙庙”(舞阳侯祠)。远远望去,这座仿古建筑气势恢宏,坐落在宁静的池塘边。然而,旁边高大的塔吊依然耸立着,似乎诉说着未完的施工故事。在与“舞阳侯祠”附近的村民交谈中,我得知工程因某种原因已经停工一年了。目前,有3位和尚在这里驻守‌。</p> <p class="ql-block">  此时,天色渐暗,我绕道至正门。在正门西侧,竖立着《舞阳侯庙碑记》,碑文依然清晰可辨。门内侧的围墙上,介绍“宝福禅寺”和“舞阳侯祠”的简介宣传板映入眼帘,但寺庙内空无一人,舞阳侯祠的大门紧闭,而宝福禅寺则显得格外清净,只有寺内微弱的灯光静静地照亮着佛像。考虑到视线不佳,我决定还是明天一大早再来拜谒。随后,我转身在村子里漫步。大年初一的晚上,村里灯火辉煌,水街与民宅的倒影映照在河面,人们熙熙攘攘地漫步在街巷里,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与团聚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河道向东,细致地寻找《湖州府志》、《德清县志》、《武康县志》等史料记载的“樊哙是上柏村水桥人”的遗迹。在幕色中,惊喜发现一座古石梁桥横跨河道,桥旁还立有碑文,名为“广济桥”,是由德清县文物局于2023年所立。碑文记载:广济桥系三孔石拱梁桥,全桥用花岗岩建造而成。全长17.90米,桥面宽3.20米,中孔桥面石两侧外沿,有“广济桥”桥名和“大清道光拾贰年”款字样。那么,史料上记载的“水桥”究竟在哪呢?恰巧,一位约六十岁左右的村民,正要过这条石桥。我礼貌地叫停了他,向他询问“水桥”的位置。他说:“这条桥已经不在了,位置沿这条河道往西到西场街,有一棵“古朴树”,过桥后再穿过104国道就是水桥。一看手机,此时已经晩上6点40多了,本想继续去寻找,考虑到天黑不安全,就放弃这个念头。再说,我不能太自私了,夫人及儿子儿媳还饿着肚子等我一块去吃晚饭呢。</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全家一同前往了德清县城最繁华的“银泰城”。在“路过童年杂货铺”,我们重温了旧日的记忆;在“盒马鲜生”和“肯德基”,我们精心挑选了美味的夜宵,带回民宿共享。之后,我们玩了大约三个小时的麻将,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大年初一。洗漱完毕后,已近午夜零点。为了确保能早起前往寺庙拜谒,我特意将闹钟定在了凌晨6点15分,期待着能迎着初升的日出出发,实现我的祈福愿望。然而,或许是因为太过兴奋,我一整夜都辗转难眠,思绪如潮。我不禁遐想,自己带着一块刻有康熙字体的“福”字瓦片,还有一块与无锡古运河畔的“后天小酒馆”错过的“润”字瓦片,是否能与这家“依舍一宅民居”结下不解之缘呢?然而,这一夜的胡思乱想,让我未能入眠。第二天,我鼓起勇气向女主人表达了我的想法,却得知她初二要忙于家庭节日的聚餐,无法接收这块寓意吉祥的“福”字瓦片。</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我准时起床,带了一块面包和保温杯再出发了。7点钟左右到达湘溪桥时,天已大亮,东方的日出,已经映红了云朵,照亮了古老的上柏村,街巷空无一人,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村民们似乎还在沉睡中。我沐浴着初升的太阳来到了寺庙,大约7点20分左右,金色的光芒已经照射到了“舞阳侯祠”。此时,从“宝福禅寺”缓缓走来一位身着袈裟、面容慈祥的监寺,他轻轻扬起手,微微欠身,向我行了一个佛礼。我向他说明了来意,他随即打开了“舞阳侯祠”大门,让我拜谒,并介绍了寺庙里的简况,他说“舞阳侯祠“目前是由“宝福禅寺”监管的,下一步可能还要对寺庙进行重新规划。</p> <p class="ql-block">  在与监寺交谈的当口,一位驾驶三轮电动车的村民恰好抵达寺庙。我向他打听了上柏村水桥的具体位置,并询问了“舞阳侯祠简介”里提到的“樊宅”、“樊井”以及原来的“舞阳侯庙”究竟在何处。他热情地用三轮车载着我去实地查看。在路途中,我得知他叫周根水,今年75岁,属兔,曾是上柏村的村长。他平日里以卖鱼为业,同时还肩负着“宝福禅寺及舞阳侯祠管委会”的一些管理工作。每天清晨,他都会来到寺庙,虔诚地点上三炷香,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坚持行善积德,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  周村长首先领我去了水桥,水桥是上柏村的一个古地名,因桥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樊哙是上柏村水桥人。那么,水桥的桥今还在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一定要到实地去考察。经与周村长及水桥几位村民确认:桥,现在确实没了,河道已经被填平,桥的遗址就在竹林旁的小道上,樊哙的老宅,就在现西边河道对岸的电线杆位置(见图示)。这就是上柏村被当地称为“樊哙故里”、“舞阳侯故里”的真实原因,也对如何定义“故里”含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此,德清县在新县城建设中把位于上柏北的路也命名为舞阳街,上柏也改为舞阳街道,以兹纪念‌。其中一位村民还讲述了这条桥很神的故事:据他太爷爷跟他讲过,这条桥是石拱桥,每遇下雨发大水,其它地方都淹没了,唯独这条桥没淹,桥背还拱露着。还有一些神奇传说,因为还要去别处看,就没有去细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多么巧的一束阳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照亮了已被填平的水桥遗址</b></p> <p class="ql-block">  随后,周村长引领我前往上柏村文卫路30号,探访历史悠久的“樊宅”、“樊井”以及古老的“舞阳侯庙”遗址。据《余英志》记载:“今地(龙蟠山)尚名樊宅,地有古井,名樊井”。古原舞阳侯庙就建于此,明武康人沈彬刻有《舞阳侯庙记》,雍正年间还有修缮,抗日战争时期被焚,仅存石基,面积有十亩之多。<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令人称奇的是,后来在这片遗址上建起的学校楼宇名为“润和楼”,而巧合的是,我此次恰好携带了一块刻有“润”字的瓦片,仿佛与这楼宇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缘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多么巧的“润”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这是一份奇妙的缘</b></p> <p class="ql-block">  为了深深感谢周村长那无私且明智的引路之举,我郑重地将另一块刻有“福”字的瓦片赠予了他。随后,我们一同回到了那座古韵悠长的寺庙。在那里,我们有幸与寺内的监寺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交流。</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监寺是一位出生于1988年的年轻出家人,他来自河南鲁山,姓张,自我介绍是张良的后代。张良,那位汉高祖刘邦的封侯谋臣,他的智慧与胆略至今仍被世人传颂。而这位年轻的监寺,不仅承载着先辈的荣耀,还恰巧管理着“舞阳侯祠”。舞阳侯,正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位封侯将领樊哙的封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今天是大年初二,这个充满喜庆与祥和的日子,我们手中的“福”字瓦片似乎与这“宝福禅寺”之名中的“福”字有着不解之缘,为这次相遇增添了更多的意义与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多么巧妙的“福“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竟与“宝福禅寺”的“福”有幸相遇</b></p> <p class="ql-block">  临走时,我再次提起了昨天下午想去村委会查看有关樊哙的史料却未能如愿的事。当时大门紧闭,无人值班,让我感到有些遗憾。周村长告诉我此时村委会肯定有人,并主动提出带我去。大约十点钟左右,我们抵达了村委会。</p><p class="ql-block"> 一到那里,我发现不仅有工作人员在岗,而且书记也在。他们都是退役军人,这让我倍感亲切,同时也觉得非常幸运。更令我惊喜的是,他们热情地亲自为我打开了图书室,并找来了《德清县志》、《武康县志》、《德清古今人物》等我急需的史料。</p><p class="ql-block"> 在查阅过程中,书记一边吩咐工作人员给我倒水,一边向我介绍了村里的朱永根。他是筹建“舞阳侯祠”的第三代传人。书记当即请身边的工作人员联系他,希望能让我与他当面交流。只可惜他在外地,未能如愿。不过,工作人员给我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以便后续联系。</p><p class="ql-block"> 此外,书记还热情地邀请我观看每年“重阳节”村里举办的“舞阳侯会”。他告诉我,这个庙会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德清当地三大庙会之一,现已成为省级非遗项目。我感到非常有缘,能在这里圆了我一心想要查阅相关史料的梦。</p> <p class="ql-block">  巳岁如意,生机盎然。于蛇年新春佳节之时,吾家共赴樊哙故里,此行意义非凡。一则借儿女之“孝行之旅”,不仅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之光辉,亦圆我多年考察之梦;二则依据《方志》与《宗谱》之记载,寻根问祖,探寻历史印迹,实为传承樊氏家族文化之至佳途径;三则借“福”字瓦片之寓意,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之向往与新年之殷切期盼,亦祈愿吾家上下能得佛菩萨之庇佑,祈求平安康健、福泽绵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结束语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柏之行福气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儿女尽孝父母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家和万兴润泽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共绘美篇诗远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