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姐傅喜荷

<p class="ql-block">  “不行,不能这么干。”我大声叫着,和我的同学傅喜荷大姐吵架了。起因不为别的,就是班级文艺比赛排节目,吾姐晋剧清唱,想用传统手势和乐队沟通,自由自在地唱。我觉得不行,因为伴奏人大部分都不熟悉晋剧,必须要格式化才能一致。吵来吵去最后我妥协了,认为依习惯也许唱的更好,于是就按老大姐说的办了。</p><p class="ql-block"> 晋剧,别名山西梆子。因起源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特别盛行于山西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一带。它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深受人们喜爱!</p> <p class="ql-block">  在农校上学期间,为参加班级文艺竞赛我们农六班根据同学们的特长,排演了晋剧清唱,汉玺拉晋胡,傅大姐清唱,排练吋吸引着不少人围观。</p><p class="ql-block"> 一日下午下课后,我们在食堂对面平台上排练。马锣一响,立马召来一大群头裹白毛巾的老汉汉,他们就是学校的做饭师傅,放下手中活,摇头晃脑,手打节奏,听起了清唱。不知谁喊一声,快开饭呀,师傅才连忙回食堂,边走还不忘招呼我们一声,有中午剩大米饭,快过来打饭。我们一听,胡琴一扔,直奔宿舍拿饭盒,跑着去打饭,师傅们还不忘给多打一点。一顿大米剩饭,当时对我们来说太珍贵了,比吃山珍海味还过瘾!</p><p class="ql-block"> 登台演出后,节目收到了良好效果。事前我们发生了争吵,实际就是因思维不同,造成的误会,一个目的就是把事情办好。</p><p class="ql-block"> 傅大姐心胸开阔,平易近人,以诚待人。在校期间,时时处处能带头做好每一件事,实心实意地去帮助人。这件事情之后,不仅没影响我们相处,反而更好相处了。</p><p class="ql-block"> 八一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回老家盂县,三十多年我们未曾联系过,直到退休后,她为了子女定居榆次,我们才又有了来往。再谈当年争吵事,一起哈哈大笑,反道成了一件开心事。</p> <p class="ql-block">  这几年,傅大姐经常在班群里向同学们问候,而且不断相约同学们聚会,处处洋溢着真情实意。</p><p class="ql-block"> 是啊,同学情由一起放飞自我,一起喜怒哀乐,一起奔向未来而构成,没有半点杂质,早已深深地留在生命中,这份情,它永久温暖,永不褪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