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说是人格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称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p><p class="ql-block"> 我从一九七九年,就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地面炮兵学校的一名军事教官。那时,我二十三周岁,正是青春年华时期。一直坚持在军事教育的“三尺讲台”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三十八年。二零一七年退休,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种树人”。在军校大院里,培养出上万名炮兵军事指挥员的“树人”,称得上是人才的积累,在军校大院里还栽下了一起伴随成长的“树木”,也算得上是时间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兵器教室前的杨树傲然挺立</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初春的一天,空中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全体人员出来栽树。栽树的地点,是原学校兵器教室和仓库北侧的道路边沿儿。拿来的是杨树苗,只有小指头那么粗细,个头还不足一米高。</p><p class="ql-block"> 那时,天正下着细雨,由于树苗太小,大家并没有讲究树苗的间距问题,土质较软,一锨一个坑,树苗往里面一扎,用脚踩一踩,就算是栽完了。大家便匆忙回室内去歇着去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四十多年的时光过去了。谁也没有想到,小树苗竟抵抗了东北特有的寒冷,经历了若干个春夏秋冬,如今变成了参天的大树。那不足三米的间距,正是见证了我们作为栽树人的轻视和粗心大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偎依在一起的“小哥俩”成材</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部队院校每个周六下午都要过党日生活会。过完党日生活会后,大家就会到单位分配的分担区域去打扫环境卫生。夏天到来,还需要用镰刀在分担区里,打割高草。</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分担区,有一部分在办公楼的后面。那里是丛草乱生,瓦砾、砖块杂物较多。我发现有三棵筷子粗细的野生榆树苗,虽是排列不够归整,但它们却顽强的生长在艰苦的环境里。其中有两棵真像是“小哥俩”依偎在一起。我突然有“大发慈悲”之感,没有用镰刀打割它们,还除掉了它们旁边的杂草。特意交代战友们要手下留情。天气炎热时,我还将它们用土圈起来,浇水保垧。</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也已经退休了。再见到它们 “小哥俩儿”,已经长成了高大的树木。让我不由得感叹,真是“百年树人”啊。</p> <p class="ql-block"> 训练精英参加国际军事大赛</p> <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过了很长的路。腾然间,我才发现时间悄悄地改变了现实的环境。我们那时的青葱韶华,随着岁月的脚步已经越走越远了。</p><p class="ql-block"> 我有在野战部队任职的经验,有对越自卫反击战和边境对敌斗争的实践。不仅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还“走南闯北”,承担着部队多项军事教学任务。在我的学生中,有许多是我军现任的将军和军官;有的是对越防御作战中成为战斗英雄;有的是反恐战线上的精英;有的在俄罗斯国际侦察兵比武大赛中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几十年教书育人的积累,不仅让我桃李满天下,而且也让我获得了全军优秀教师等各种荣誉,成功的“树人”,是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辛勤培养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我在校园栽下的树苗,同样枝叶茂盛,成为参天大树。它同样战胜了东北严寒和适应了春夏秋冬的自然环境。它们深深扎根在黑土地,傲然挺立,坚守岗位;它们安然在校园,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它们潇洒飞扬,衬托出学校的历史底蕴,让其更加深沉,更加厚重。成材的“树木”,同样也是岁月的沉淀和精心的呵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军校是将军培养成长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桩桩的往事,搁浅在我们的记忆里,所铭刻的画面却没有变化,常常会想到那些难以忘怀的情景;征途中留下的脚印,就像大树一样摆在我们的面前,固成了永恒。只要见到它,就不会忘记那些轰轰烈烈往事。</p><p class="ql-block">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从青葱韶华,突然间变成了苍白花甲。时光如梭的变化,是那样的匆匆忙忙。现在春蚕还有喘息,因为国家还没有统一,祖国若有召唤,我定会重新穿起战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