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沙特阿拉伯(1)~古城吉达

崔丽军

<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出发去沙特阿拉伯,</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封闭而古老,</p> <p class="ql-block">我们将从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地那开始,一直走到北方最古老的人类文明,</p> <p class="ql-block">那里有9000多年历史的人类遗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里有摩西越过红海后的足迹...,我们将追随这些古老的遗迹,寻觅人类文明的多种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更为难得的,是能第一次走进伊斯兰教的诞生地,探访穆罕默德最初的“根据地”~麦地那和他的陵墓。这在一年前都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24年刚刚开放允许非穆斯林游客访问,这也是最吸引我和让我激动的原因,<b>探访人类不同文明,要去就得去发源地,才能感受到</b><b style="font-size:18px;">真正的“原汁原味”。</b></p> <p class="ql-block">我们原计划是去年(2024年)11月的行程,但因这个地区靠近以色列,前一段时间巴以冲突和伊朗与以色列互扔导弹的紧张局势,使我们的行程推迟到2025年1月22日。</p> <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成行,但听说那里网络不太好,可能不能及时发“朋友圈”。先发个信息,</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回来见!</p> <p class="ql-block">01/22,(周三),第一天</p><p class="ql-block">早上4:00起床,赴巴黎戴高乐机场,搭乘8:15的卡塔尔飞机,</p> <p class="ql-block">开始了我们的行程:飞越阿尔卑斯山脉。✈️</p> <p class="ql-block">阿尔卑斯山脉白雪皑皑。</p> <p class="ql-block">飞越两河流域,</p> <p class="ql-block">看到与阿尔卑斯同样壮观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飞机上始终标识着“麦加“和耶路撒冷圣殿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临近巴格达上空,</p> <p class="ql-block">下面就是传说中的“两河流域”。</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p> <p class="ql-block">无数传说的发生地。(横看)</p> <p class="ql-block">​波斯湾,小小的白点是海上钻井油田。</p> <p class="ql-block">下午4:15(与巴黎2小时时差)到达卡塔尔波斯湾边的城市多哈,然后转机飞往沙特阿拉伯红海边城市~吉达(Jeddah)。</p> <p class="ql-block">18:05从多哈转机吉达,晚21:00到。</p> <p class="ql-block">沙特是原来很封闭的国家,自2024年才开始对旅游开放,穆斯林的圣地麦地那去年才开允许非穆斯林进入,麦加仍然不允许。</p><p class="ql-block">这里离麦加和麦地那近,是大批朝圣者的涌来之地,机场和飞机上满满的朝圣穆斯林,各个国家都有,这里是最接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城市国际机场,每年来自全世界的朝圣穆斯林上百万,男人身披白色棉巾,女子基本上身着黑色长裙戴黑色面纱,有时也可能是同一个朝圣团,还会加上个带颜色的披巾。</p><p class="ql-block">那黑白分明的滚滚洪流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沙特有点像当初发展时期的中国,整体一般,但机场相当现代化,可能为了凸显是红海边的城市,机场巨大的海鱼缸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飞了一整天,晚上11:00多才到酒店。气温从巴黎的2度一下子升到30度。</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五星级酒店很漂亮。卧室也干净整洁。</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当地吃、住都不错,沙特人有钱,搞旅游不是为赚钱,只是为了让当地人有点事干,也同时还能和外面交流交流,开阔眼界。(第一次听到这么“豪”的“生意经”)</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原定于去年(2024年)11月的沙加访问团,因为去年底以色列和伊朗战争双方导弹乱飞,而被推迟到现在(2015年1月)。这次出发的法国团仅剩10人,许多人对我们的行程“捏一把汗”,但好处是豪华大巴45个位子随便坐。早上的餐厅也很丰富,总体感觉不错。</p> <p class="ql-block">01/23,(周四),</p><p class="ql-block">吉达(Jeddah)是沙特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是红海边到内陆的經易之路,也是整个阿拉伯半岛曾经的商业首都。公元647年,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的第三任哈里发,决定使吉达成为伊斯兰教徒往麦加朝觐的进口港,使今天的吉达成为通往麦加和麦地那的朝圣之路大门。</p> <p class="ql-block">告知上午8:30出发,但车晚到,改成先去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路上看到城市中大片的空地,据说是现任沙特王子MBS从8年前开始搞“改革开放”,拆迁大片旧民居,准备改成现代化城市。他豪言壮语“2030年、沙特要成为阿拉伯地区的现代化领袖”。</p><p class="ql-block">作为原来最保守的伊斯兰国家,自去年竟然已经取消了“宗教警察”,(记得在伊朗,哪怕已经坐进自己的旅游大巴,解开头巾仍会被窗外的“女宗教警察”警告)。现在吉达的大街上,妇女可以自由选择不戴头巾面纱。据说去年立法保证妇女拥有所有与男子一样的工作,旅游,开车等等权利,这在原来都是不可想象的。</p><p class="ql-block">麦地那自去年开始开放。但麦加依然是非穆斯林的禁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沙特王子MBS</p> <p class="ql-block">沙特因为天热,夏天最高气温可达50~60度,人们只有上午工作,中午所有的商店机关都关门(包括博物馆)。晚上6:00以后才开始工作和出来活动,直到半夜凌晨。</p><p class="ql-block">现在是冬天,相对气温较低(那也30度),所以必须赶在上午参观阿卜杜勒·拉乌夫·哈利勒博物馆。中午一过,关门大吉。</p> <p class="ql-block">吉达的阿卜杜勒·拉乌夫·哈利勒博物馆 (Al Tayebat)。</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沙特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外观美丽,内容相当丰富,</p> <p class="ql-block">从沙特2500年前的古老历史开始,介绍了各地区的民俗和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收集了沙特各地区不同的风俗和服饰,真正传统服饰也很丰富多彩啊,并不只有黑色。蒙面看来不光是宗教原因,也有当地风沙干旱的气候原因吧。想想咱们许多女同胞旅行时,为了怕晒黑,把脸蒙的比阿拉伯女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能理解她们为什么把自己蒙的那么严实了。</p> <p class="ql-block">但我最想搞明白的,是关于伊斯兰教开创者穆罕默德的真实历史和发展过程,很高兴我们的法语导游,即是沙特本地人,又是法籍非宗教人士,曾任卢浮宫讲解员。能够非常专业而客观的向我们介绍了许多伊斯兰教的内容和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其中也牵涉到和基督教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因非穆斯林不能进入这伊斯兰教的三座圣殿(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借助博物馆中的详细实物,和不带宗教观念的客观讲解,无疑是我们这些“外人”了解真实伊斯兰神秘的三大圣殿和伊斯兰教的最佳途径。</p><p class="ql-block">阿拉伯民族和伊斯兰教追根溯源,来自亚伯拉罕时期的“圣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圣经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犹太人的祖先,一个是阿拉伯人的祖先。</p><p class="ql-block">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常常这样说:“我们是以实玛利的后代。</p><p class="ql-block">以实玛利的故事出现在《圣经·创世纪》第16-21章记载:夏甲是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妻子撒拉的埃及女仆,由于撒拉不孕,和亚伯拉罕结婚多年仍无子嗣,不得已撒拉将夏甲送给丈夫做妾。不久后夏甲怀孕了,诞下了儿子,取名为以实玛利。以实玛利出生十四年后,因上帝的启示,撒拉也生下了另一个儿子以撒。于是她要求丈夫赶走夏甲。</p><p class="ql-block">夏甲带着以实玛利准备重回埃及,途中迷路,这时皮袋里的水已经喝尽了,她将以实玛利安排在树下,自己在两个山丘间来回跑了七次找水,这时天使出现了,他指引着夏甲发现了一口水井,以实玛利喝过井里的水后变得十分强大。长大后的以实玛利以善射闻名,居住在巴兰的旷野,成为了阿拉伯民族的祖先。</p><p class="ql-block">为了感谢上帝恩赐,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和易斯马仪(以实玛利)父子共同在此建立了第一座“天房”。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因此远在七世纪伊斯兰教产生之前,“天房”已经是阿拉伯人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圣经说:以撒出生后,耶和华又找到亚伯拉罕,要求他献祭独子以撒,亚伯拉罕痛苦万分,可又不得不遵从上帝的指令,正当他准备牺牲自己的儿子时,天使出现阻止了他。因这一考验超出了凡人的最大限度。从此,神便授命亚伯拉罕为世上的代理人。</p><p class="ql-block">以撒四十岁的时候,亚伯拉罕为他娶妻利百加。当他们六十岁时,利百加为以撒生下了孪生兄弟以扫和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犹太人耶稣也属于亚伯拉罕的后辈。</p> <p class="ql-block">导游讲解说:“麦加朝圣的程序之一,就是要在清真寺两头来回跑七次,就是纪念夏甲为以实玛利找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讲解录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麦加清真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原来一直不明就里:神秘的伊斯兰圣地~麦加清真寺里到底有何“圣物”?现在才知道:原来竟是一块黑石头!</p><p class="ql-block">阿拉伯传说中:黑石是亚当夏娃时代从天坠落的。黑石原是洁白的,由于人们的罪恶而渐渐变黑。黑石后来被藏在麦加附近的阿布·古贝斯山。当易卜拉欣重建克尔白时,大天使吉卜利里把藏在山里的黑石取出交给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麦加清真寺(右是其发展图)</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实际上是因为此地处于山沟,洪水冲刷后,留下了最沉重的黑色卵石,后来检测,“黑石”属于陨石~倒也算是“天外来客”。😜</p> <p class="ql-block">记得“黑石崇拜”在塞浦路斯的维纳斯神庙也看到过,这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崇拜。有文献说:闪族文化有一种习俗,人们以非比寻常的石头标记宗教崇拜的场所,这种现象在希伯来圣经以及古兰经都有提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塞浦路斯古罗马维纳斯神庙中的“黑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和古罗马时期标有神庙中黑石的银币</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与“黑石”发生关系,来自公元602年,他还尚未成为“先知”,那时他参与了克尔白“天房”的重建。克尔白整修时黑石被暂时移出。</p> <p class="ql-block">根据伊本·易斯哈格的著作《真主使者的一生》,穆罕默德摆平了麦加各个部族的争吵,当他们争论谁才有资格安放黑石时,最后决定让早上第一个经过的男人做判决,而这个人就是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的解决办法是,他让所有部族的长老将黑石放置在斗蓬上,然后穆罕默德本人用他的双手把黑石安置好。</p> <p class="ql-block">自此,黑石也成了伊斯兰先知的象征。朝觐者在巡游克尔白七次的时候,每一次要亲吻黑石一下,这是模仿先知穆罕默德的作法。</p><p class="ql-block">据说:八年后,当伊斯兰教已成势力的穆罕默德重返麦加时,麦加“克尔白”里的多神偶像和壁画全部被清除一空,仅有神殿中的“黑石”作为圣物保存了下来。穆罕默德宣布麦加与耶路撒冷一样,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地方,使该地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但他却选择返回麦地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麦地那清真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最初的阿拉伯人是多神教,克尔白天房内有三百六十个偶像,多数阿拉伯人崇拜这些偶像,麦加的贵族宗教势力借此谋取大笔财富。他们认为伊斯兰教的一神信仰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和牟利。因此决定除掉穆罕默德。迫使穆罕默德不得不外逃麦地那。</p><p class="ql-block">622年,穆罕默德因当地贵族迫害,率麦加的门弟子迁往离麦加320公里远的麦地那。他和麦地那的部落签定协议,部落首领誓言用生命保护上帝的“先知”。他们以麦地那为首都,穆罕默德为其领袖,并与犹太人签署了和平协议《麦地那宪章》。穆罕默德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麦地那</span>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根据地”,此举被称之为“希吉来”。</p><p class="ql-block">自此,“希吉来”代表了伊斯兰历的开始。立公元622年为伊斯兰历的元年。穆罕默德宣称:他建立一神信仰的“伊斯兰教”本意是,打破原来的沙漠氏族之间的血腥复仇,组成一个超越氏族,宗教,人种,国家的“和谐社会”~称之为“乌玛”。</p><p class="ql-block">乌玛(阿拉伯语:أمة‎、Ummah),本意为“民族”,引申为“社群”。 但乌玛不同于“萨本”(阿拉伯语:شعب‎、Sha'b),后者指拥有共同祖先和地理的民族。 理论上所有跨国界的穆斯林同属拥有共同历史的乌玛成员,而非西方人的民族国家意义的同一民族。~维基百科</p><p class="ql-block">导游说:最初穆罕默德对成为“乌玛”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同意三条:就能成为“乌玛”成员。</p><p class="ql-block">1、只信仰一个上帝;</p><p class="ql-block">2,相信最后审判,</p><p class="ql-block">3、誓死追随先知穆罕默德。</p><p class="ql-block">最初的伊斯兰教义是:只信仰一个上帝(不承认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不需中间媒介,不需偶像,只需古兰经,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不由想起基督教新教改革的核心,不也是为了去除“中间媒介~教廷”吗?)</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在世时甚至并不提倡为自己建清真寺,此处只是一个大家见面聚会的场所。他去世后,埋在了麦地那他曾经居住的地方。其追随者都愿意把自己的墓地建在他的陵墓旁边,这样才逐渐形成了麦地那墓陵和清真寺,使其成为了麦加之外的第二个伊斯兰教圣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中上:麦地那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穆罕默德和二位哈利发的陵墓大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耶路撒冷清真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古兰经说:“621年7月27日(伊历前1年7月17日)的夜晚,安拉命令吉天使卜利勒来带着神兽布拉克到麦加迎接先知穆罕默德。他即乘布拉克瞬间赶到了耶路撒冷(远寺)。</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登上“升霄石”升至七重天。先见到了五位前面的先知: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和耶稣。使他成为得到上帝启示的最后一位先知。在升至第六层时,见到了穆萨(即摩西),穆萨向安拉礼了三拜,因此现在穆斯林把这三拜作为副天命。” 到第七层时,见到了天堂和地狱~“最后审判”。上帝安拉对穆罕默德的启示中,包括穆斯林每天必须礼拜五十次。穆罕默德连续九次求安拉减少礼拜次数,直至减到一日五拜。黎明时分,穆罕默德重返麦加(近寺)。</p><p class="ql-block">导游说:准确地说,耶路撒冷那个在穆罕默德“登霄石”上盖的金顶,并不是清真寺,而只是“纪念堂”,它之所以呈八边型,是为了接受来自全方位的朝拜。</p><p class="ql-block">而真正的阿克萨清真寺在它旁边,是十字军东征时,“圣殿骑士团”居住和被命名的地方(图下右)。“圣殿temple”(而不是教堂église)一词本身,就说明基督教十字军也接受了伊斯兰教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有一间专门的陈列室,里面用模型复制了“天房”和详细介绍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今天的第一感觉是:如果在欧洲访问教堂,听到的是圣经“新约”基督教的故事,那么在这里,就是回到了圣经“旧约”,听了亚伯拉罕和其后代的故事,嘿嘿,有意思。</p><p class="ql-block">追根溯源,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来自亚伯拉罕教。犹太人,阿拉伯人,同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信仰同一个“上帝”,在中东这块土地上,三种宗教的人已经共存了几个世纪,不管谁占统治地位,也会给其他宗教信仰者生存空间,这也是一种“生态平衡”。</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巴以冲突,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是后人别有用心或政治目的,人为激化矛盾的结果。极端主义恐怖分子更是对伊斯兰教义进行了歪曲误导,污化了真正的伊斯兰教义。</p><p class="ql-block">能把这许多疑团搞明白,沙特就没有白来!</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来到市中心一家很漂亮的二层小楼,</p> <p class="ql-block">据说是当地最好的巴勒斯坦特色餐厅。</p> <p class="ql-block">环境典雅,</p> <p class="ql-block">装潢极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伊斯兰朝圣者的留言</p> <p class="ql-block">菜肴丰富,</p> <p class="ql-block">中午的特色餐~巴勒斯坦焖海鲜饭和焖羊肉饭。</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这一路虽然是清真,但吃的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红海边的著名鱼市场,那些五颜六色的红海海鱼漂亮极了!当地渔民很热情,特别配合,把最漂亮的鱼拎起来让我们拍照。</p> <p class="ql-block">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鱼!🦭🐬🦈🐋🐳🐟🐠🐡🦐🦞🐙🪸😄</p> <p class="ql-block">这么漂亮的鱼,比鱼缸里的展品还让人眼花缭乱,都将被吃了,真是太可惜了!</p><p class="ql-block">唉!红颜薄命,不该生在人海中。</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吉达老城,数百年前的老城,</p> <p class="ql-block">现在已列名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古老的建筑极其美丽,尤其是木制的突出窗台,各种颜色和花样,漂亮且实用,大量使用百叶窗(看来是阿拉伯人的发明),可以从上面伸出观街景,不但可以挡住烈日照射,而且里面人可以看到外面,外面看不到里面。</p><p class="ql-block">记得访问马耳他时,也曾经在老城看到大量突出窗台,当地导游告诉我们,那是东征的十字军,从阿拉伯建筑中学来的,被马耳他骑士团用在建筑中,成了当地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北京曾称之为“法国飘窗”,听上去挺“高、大、上”,其实最初是来自阿拉伯。</p><p class="ql-block">可惜许多已经陈旧破损,好在老城列名了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正在逐一维修。</p> <p class="ql-block">使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人至今保留传统的热情慷慨待客之道,我们在大街上可以随处拿到免费的瓶装饮用水。</p> <p class="ql-block">大街路边常常设有这样的休息座位,任何人累了都可以坐下来喘喘气。估计这里天热,也不常下雨,椅子上放有软垫子,相当舒适。</p> <p class="ql-block">访问家庭的待客之道,是先奉上茶水,或是当地鲜磨咖啡(未经过烤制),旁边盘中盛有椰枣,随便吃。你别说,一甜一微苦非常搭!</p><p class="ql-block">据说按阿拉伯的规矩,每家进门处,不论穷富,必设一休息之处,放置椰枣和茶,供过路人歇脚充饥。这是自古以来沙漠严酷环境中,民间互助的老习俗。</p> <p class="ql-block">我们亲眼看到外面的进门处,放着满满一桌瓶装水,过往行人顺便拿,令习惯了欧洲经济社会的法国人,颇感新奇和被触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全团合影,团内有记者和资深顾问,对此都感触颇深。</p> <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这里的木头老房,</p> <p class="ql-block">趁自由活动之机,半小时摸黑速画“老屋”一座。</p> <p class="ql-block">天在晚上6:00就黑下来了,市场开始热闹非凡,各种铺子琳琅满目。沙特的特产是乳香和香料,里面还加了玫瑰或香草,老板在店门口点上香炉,烟雾缭绕,更加迷魂诱人。</p><p class="ql-block">另一特产是椰枣,有个大软蜜的,也有微干耐嚼的,看个人口味。问了一下价格,最好的要200第纳尔(1欧=4第纳尔)一公斤,正经价格不菲,但确实也很好吃,我们之后这一路,吃到了各种各样变着法儿的美味椰枣,待我后面慢慢说来。</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晚上6:00,商店果然纷纷开门营业,街上热闹起来,游客很多,</p> <p class="ql-block">金光灿灿的首饰店满大街。“头顶一块布,世上我最富”,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跟着凑热闹,趁机体会一下阿拉伯的“土豪”特色啊,哈哈!</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吉达古城,微风习习,我们来到AIRahman 水上清真寺, 法赫德国王喷泉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喷水柱,最高可达312米。⛲</p><p class="ql-block">喷泉周围是大草坪,许多当地人一家一家席地而坐,乘凉聊天,果然夜间是最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程是不走回头路的,今天访问古城吉达,明天乘高铁去麦地那。</p><p class="ql-block">当地网络不太灵,而且极贵,​只有酒店有WIFI。今天赶快发个信息,明天将走进伊斯兰的圣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