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北大滿贯双飞14天之旅2024.9.18--10.1

庄敏

<p class="ql-block">越野车队从呼伦贝尔市区出发,去陈巴尔虎旗草场,看莫尔格勒河。车子拐出了公路,往草原疾驰而去……。</p> <p class="ql-block">乘坐SUV越野车,穿越呼伦贝尔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美女驾驶员来帮服务。</p> <p class="ql-block">沿途看到不少羊群,它们并不在意我们的到来,只顾低头吃草...草原腹地与羊群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草场的草已经泛黄,每年的8至9月是草原牧草收获季,我们到来时大部分已经收割完毕。</p> <p class="ql-block">像瑞士卷般的草垛,牧民称为“打草捆子”,是牛羊马过冬的饲料。</p> <p class="ql-block">“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我们的坐驾在跑.....”</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在头顶盘旋,我们在底下欢呼。</p> <p class="ql-block">风儿扯着一朵朵洁白的棉絮,吹向湛蓝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越野车队拍摄制作的短视频。</p> <p class="ql-block">莫尔格勒河,老舍笔下的“天下第一曲水”,河道狭窄但极度弯曲,从空中俯瞰河水,像一条舞动的绸带,蜿蜒蛇行在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傍晚抵达满州里套娃广场,仿佛踏入了童话世界。主体建筑是一座高30米的大套娃,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里面是金碧辉煌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广场里面有200多件套娃雕塑,代表着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物。有30多个色彩缤纷的俄罗斯复活节彩蛋。</p> <p class="ql-block">这个像蒙古包形状的建筑,是套娃广场旁的俄罗斯大马戏院。</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艺术博物馆,喜欢它的建筑风格和蔚蓝色彩。</p> <p class="ql-block">清晨,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朝霞洒满了这个北境的三国边陲之城。</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地处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边缘过渡地带,在中俄蒙三国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1901年,中东铁路西部线建立火车站,这里是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首站,(当时东北惯称“满洲”),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p> <p class="ql-block">中俄蒙三国交界处的国门。</p> <p class="ql-block">2008年新建的第5代国门,与俄罗斯国门相对而立,国门上方有7个红色的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宏伟壮观,成为满洲里口岸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国门的重要地理位置,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到这里,留下宝贵的足迹,毛主席一生只出过一次国,就是由这里前往苏联的。</p> <p class="ql-block">41号界碑位于满州里,这是1994年8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定在中俄边境上的第41号界碑,花岗岩材质,碑的正面为汉语,背面为俄语,是祖国领土的象征,庄严神圣不可侵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1:1的复制品,真迹在克里姆林宫伊凡大帝钟楼右侧,是世界最重的钟一-“沙皇钟”,人称钟王。铸于1733年至1735年,重约202吨,高6.24米,最宽处6.6米。钟的顶端有一个十字架,外壁雕刻着沙皇和女皇的浮雕像以及赞颂圣母和女皇的铭文。1937年,当大钟刚浇铸在模子里时,一场大火把工场化为灰烬,在灭火时,人们将水泼在炽热的钟上,导致一块重11吨的大铜片从钟身脱落。</p> <p class="ql-block">国门广场高达208米的北疆明珠观光塔。</p> <p class="ql-block">探访铁木真大汗行营,这儿是呼伦贝尔最大的蒙古部落,占地10万平方米,据说成吉思汗铁木真经历了一生唯一的一次战败“十三翼之战’后,回到这里秣马厉兵,最终成就了他的霸业。</p> <p class="ql-block">铁木真大汗行营有一个主战车及80个小营组成。主营是小营的七倍,设在一辆威震天下的勒勒战车.</p><p class="ql-block">营帐外不同颜色的战旗,迎风猎猎飘扬。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这样评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体验蒙古包。</p> <p class="ql-block">营地远处,羊儿成群,不见了金戈铁马的血腥味,呈现着一片祥和的草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耳边不禁响起《陪你一起看草原》的马头琴声:“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看那白云轻轻地飘,带着我的思念,陪你一起看草原,阳光多灿烂,让爱留心间.....”</p> <p class="ql-block">和大草原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找到了“风吹草低”广袤大草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抓拍呼伦贝尔大草原美景。</p> <p class="ql-block">这些用石头和沙子堆积起来的实心塔叫敖包,敖包顶端有一根长杆用来挂插经幡。这种圆型土石包,最早是作路标和界标之用。茫茫草原,天地相连,道路、方向、境界都不好辨认,人们就想到了用堆敖包的方法来分辨。现在的敖包是当做崇拜物来祭祀和供奉的,是人们拜天、拜地、拜山头神的象征,也是蒙古文化的缩影。我国这种祭敖的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湿地,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处大兴安岭西北侧,额尔古纳河东岸,总面积12.6万公顷,属于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根河的滩涂地。是中国保护完好、物种丰富、原始状态最好的高纬度低海拔原生木本湿地之一,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湿地景区为额尔古纳湿地的一角,面积三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高高的观景台上,整个湿地美景尽收眼底,清澈的根河静静流淌,蜿蜒曲折,贯穿整个湿地。岸边矮树灌木丛生,五彩斑斓与远处的草原相映成趣。这里是自然与生态的完美融合,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蒙古语意为“奉献”。亿万年前的一片汪洋,沧海桑田之后,成就了如今最美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湿地的自然景观极为丰富,涵盖了永久性河流湿地,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与沼泽化草甸等多种湿地类型。景区内湖泊、河流、树木、花草的色彩随着四季变幻,秋天的额尔古纳湿地更是美的让人心醉,金黄色的白桦林,火红的落叶松,层次分明的色彩,如同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告别额尔古纳湿地景区,下一站去探访鄂温克族人的训鹿园。</p> <p class="ql-block">古老而神秘的鄂温克族,他们以驯鹿为生,驯鹿是一种生长在严寒地区的动物,对食物的要求和选择较高,以食森林中的苔藓为主。而苔藓长在大兴安岭西麓阴冷潮湿的地方,生长非常缓慢。长期以来鄂温克猎民同训鹿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对它们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但给它们取好听的名字,还给予百般呵护,每到节日像打扮自己的女儿一样,为驯鹿梳妆,披红挂彩,还要挂上亮晶晶的铜锁。按照古老的风俗,驯鹿还是鄂温克人嫁娶的聘礼。</p> <p class="ql-block">鄂温克族是一个古老的群体,从远古的青铜时代就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后来历经时代变迁,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在清朝时期为了维护中国的统一,族内男人几乎死绝,800女子被迫参加战斗,非常悲壮。这是乾隆中后期,由于沙俄入侵黑龙江领域,进行大肆烧杀抢掠。鄂温克的男人英勇反抗,血战沙俄,等到乾隆派遣大将带领5万大军赶到时,鄂温克的男子已经血战到了最后,四万多人几乎死绝。当时乾隆看到战报流泪说:一定要让这个民族活下去。</p> <p class="ql-block">乾隆下令:由名将海兰察护送这些妇孺分两批,一批迁往呼伦贝尔草原,一批迁往大兴安岭附近的嫩江流域,并赏赐了大量的牛羊,中华民族现存的鄂温克族人,大部分是这两支。</p> <p class="ql-block">草原之秋的血色之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