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印尼旅游,必到的地方之一就是日惹。日惹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中南部,面积3千多平方千米,人口约400万,辖1市4县。</p><p class="ql-block">日惹人口超过95%为穆斯林,官方语言为印尼语,当地居民日常交流也会使用爪哇语。</p><p class="ql-block">日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纺织、化工、电机等加工业。但是最出名的还是旅游业。</p> <p class="ql-block">(日惹的田野)。</p> <p class="ql-block">开始只知道日惹是印尼第三大城市,后来才知道日惹是特区,并不是印尼一般的省份和城市,其行政长官由日惹苏丹即国王世袭统治。</p><p class="ql-block">印度尼西亚是个共和国,怎么会出现个国中国呢?回来仔细查查,才知道原委。</p><p class="ql-block">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尼西亚被日本占领,并将在印尼统治了340多年的荷兰殖民者赶走。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日本人投降,苏加诺在盟军尚未接手印尼时,在日本人的默许下,宣布了印度尼西亚独立。而美英盟军和原来的殖民者荷兰,不承认刚刚独立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还想让荷兰继续其殖民统治。这引发了印尼各地民众强烈不满,奋起反抗。在印尼的各大城市如泗水、万隆、日惹等地,民众抢夺日军武器,为印尼的独立与荷兰和英国人进行英勇战斗。</p><p class="ql-block">在当时战乱的形势下,1946年1月4日,新成立的共和国苏加诺总统迁移至日惹,将这里作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临时首都。日惹作为临时首都的时间长达4年多,直到1950年印度尼西亚成为联合国成员国。</p> <p class="ql-block">(日惹人家)</p> <p class="ql-block">(红毛丹树)。</p> <p class="ql-block">当时日惹王室坚定地支持印尼的独立,并为政府提供了安全的办公场所,苏丹还出资支持独立政府。1945年9月2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后,1945年9月5日,日惹苏丹就颁布法令,将日惹从王国降级为特别行政区,其地位与其它省份相当,由苏丹担任行政长官,直接对印尼共和国总统负责。可能是因为日惹王室所做的这些,使共和国政府感恩,以致后来保留了日惹的苏丹世袭制和王室的行政管理模式。</p><p class="ql-block">印尼全国有31个省和三个特区,只有日惹是世袭继承行政长官职位,其它省和特区都是民主选举制。</p> <p class="ql-block">(日惹居民小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当政者是日惹苏丹哈孟古•布沃诺九世,1973年3月他又竞选成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副总统。</p> <p class="ql-block">日惹的行政中心就是苏丹的王宫。到日惹的第一天,我们就去了日惹王宫参观。</p><p class="ql-block">对王宫的整体印象是面积较大,建筑简陋,这样说可能有点片面,这里是热带,王宫的建筑和我们一般见过的宫殿不同。感觉王宫像个公园,宫殿都是通风的大凉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已有近270年历史的宫殿,建成于1756年,是由日惹首任苏丹哈孟古·布沃诺一世设计并建造的,苏丹世袭至现在的十世都是在这里统治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门票)。</p> <p class="ql-block">看起来简单的王宫,当时建造时还是精心设计的。王宫的位置在一个地理中轴线上,距离南边的印度洋和北边的默拉皮火山顶距离都是三十千米。</p><p class="ql-block">在经历了1876年和2006年地震的损毁后王宫又进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王宫模型)。</p> <p class="ql-block">这个抽象的雄鹰图案是苏丹的王冠标志,翅膀上飞起的羽毛数代表着几世苏丹,这是八世苏丹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王宫门口有座钟,是为了纪念哈孟古·布沃诺八世苏丹登基16周年,由日惹市公务员与华侨共同捐赠的。这点与中国传统不同,中国人是不兴送钟的,为避嫌“送终”。</p> <p class="ql-block">王宫进口的照壁上有个猴神,说是避邪用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进门右边的大凉亭是演出场所。</p><p class="ql-block">这是印尼特有的乐器——加美兰,数量堪比西方大型交响乐团,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锅碗瓢盆交响曲。加美兰作为印尼民族乐器,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八世纪。这种传统音乐主要流行于爪哇岛和巴厘岛,是一种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形式,有锣、钟、铁琴、鼓、木琴、竹笛和弦乐器组成。常用于宗教仪式、婚礼、节日庆典、舞蹈表演及加冕仪式等。</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印尼传统的皮影戏。皮影戏不知是否与我国的皮影戏有什么联系。据考证印尼皮影戏早在印度文化传入印度尼西亚之前,约公元一世纪前就有了。印尼人用皮影戏祭祀祖先,那些影子被认为是祖宗的灵魂。后来演变成娱乐性质的戏剧。按其演出的剧目或表演方法,可分为八种,最流行的一种是哇扬布尔哇,俗称哇扬,以牛皮制成的人偶来象征神圣的祖先和神灵形象,并演绎出各种故事。演出时观众坐在幕布正、反两面观看。皮影戏深受印度尼西亚人喜爱,尤其是爪哇人。一般家庭操办红、白喜事时也要请皮影戏团演出。皮影戏演出时间有长有短,长的要连续几夜才能演完。王宫里每天定时有演出。</p> <p class="ql-block">这个精美的木雕大轿,是王后结婚时坐的,由16名男子扛起,围绕着新人的庭院或者社区进行巡游。</p> <p class="ql-block">还有整棵树做成的木鼓。</p> <p class="ql-block">其他宫殿主要是博物馆。馆内陈列着王室的生活用品,以及生活照片等,介绍了有关宫殿的建筑,皇家的礼仪,如有关婚礼、祭祀等活动;还有介绍王室成员及其功绩的内容。有的展品不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国王女儿订婚。订婚后,女婿要留在王宫接受王室的各种礼仪教育。</p> <p class="ql-block">女儿女婿还要被授予头衔,这个头衔可以由子女继承。</p> <p class="ql-block">结婚仪式。</p> <p class="ql-block">这杯水是由新郎给新娘的,是仪式的重要步骤。</p> <p class="ql-block">王宫建筑说明。</p> <p class="ql-block">王宫祭祀用品。</p> <p class="ql-block">日惹王宫中讲解员的装扮,包括发型都一样,赤脚走在宫中。由于长期赤脚,她们的脚趾和渔民的一样,是扇形的,脚趾间都是分开的。</p> <p class="ql-block">举着禁止拍照的牌子,却微笑着让团友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些英文讲解员在门口的小亭子里等活。</p> <p class="ql-block">还有穿着传统的国服巴迪克上衣和蜡染的花布裙、腰间别着格利斯宝剑的侍卫,地位较高者才有资格佩剑。也都光着脚。</p><p class="ql-block">有些年老的侍卫已经退休,在报酬很少甚至没有报酬的情况下自愿继续为王室服务。</p> <p class="ql-block">门口小亭子里的这两个侍卫,像是摆设。</p> <p class="ql-block">王宫旁边就是水宫,又称塔曼萨里水上城堡,是日惹苏丹国以前的皇家花园所在地,也是王室人员休闲娱乐的地方。建于18世纪中叶。</p> <p class="ql-block">大门。</p> <p class="ql-block">可以游泳洗澡的水池。</p> <p class="ql-block">水池入口。</p> <p class="ql-block">国王和王后换衣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有点简陋。</p> <p class="ql-block">水宫里的树,树身上长满了树瘤。这棵病树,在国人看来是宝贝,一个个树瘤是做工艺品的上好材料;中医还可以入药。</p> <p class="ql-block">水宫周围的植物。用微信“扫一扫”查到了答案。过去我用“形色”软件查植物名,刚知道微信也有这个功能。</p><p class="ql-block">麻风树。</p> <p class="ql-block">海滨木巴戟。</p> <p class="ql-block">这个创意植物,微信回答:鸭蛋!挺准的!</p><p class="ql-block">这位花园的主人还嫌花园品种不够丰富吗?把蛋壳插在龙舌兰的叶尖上,让游客们再次按动快门。</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王室与时俱进。穆斯林教义规定可以娶四位妻子,现在的哈孟古 布沃诺十世仅娶了一位王后,虽只育有五个女儿,也坚持不再娶,甚至表达出希望女儿能继承王位的意愿。他的女儿们必须前往国外独自完成大学学业,这与以往宫中的女性不得随意出宫的规定天壤之别。他的这些行动有力地推动了日惹王室的现代化进程,也对印尼的男女平等思想起到了推动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