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月四号,是大年八天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又一次来到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人不多,很悠闲。</p><p class="ql-block"> 倏地想到,去年国庆七天假也是最后一天来的这个博物馆,那次三星堆的展出马上就要结束,虽说是长假最后一天,参观的人还是摩肩擦踵,有的展台前想拍个照都很困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大运河博物馆是2023年年底,博物馆对外开放没有几天,人们穿梭于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大运河博物馆之间,为的是先睹首都副中心三大建筑为快。</p> <p class="ql-block"> 这次主要展出的是齐白石画、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的珍藏文物展。</p><p class="ql-block"> 齐白石画展入口处,齐白石和在北京两处大字前成了人们打卡的地方。第一次见到齐白石这么多的画作,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两个四十岁上下的女人,带着她们十来岁的孩子边看欣赏、边聊着。一个说:”我带孩子无论去什么地方,博物馆是必去的地方。”是啊是啊,积累知识很有必要。”另一个赞同说道。</p><p class="ql-block"> 听着她俩的对话,我想起前几年和一位同事到九江游玩,旅行社安排参观了九八抗洪纪念塔后,说别错过了近在咫尺的九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同事凑到我身旁说:跑这么远,看这个干什么?我一愣,心想,这就和人们说的三观不同的人,肯定是没有共同语言,话不投机半句多吗。</p> <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馆,天空格外湛蓝,心情格外舒畅。不远处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一个小道会组织正在广场上穿着古装表演,围观观看的人们早已将寒冷置之度外。</p><p class="ql-block"> 假期结束了,年还在,有句话说得好:正月里来是新年。</p> <p class="ql-block">文化过大年,</p><p class="ql-block">爱上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晓之古今外,</p><p class="ql-block">通透人世间。</p><p class="ql-block">2025.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