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组成,九州处在最南部。古代岛上有九个令制国,这就是九州名称的由来。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1900年,九州地区形成了七个县:福冈、佐贺、长崎、大分、熊本、宫崎和鹿儿岛。但九州这个名称一直保留下来了。这次我们主要去的是北部的福冈、佐贺和长崎。</p> <p class="ql-block"> 长崎市是我们此行的第一座城市。它是长崎县的首府,历来都是沟通中国和日本的桥梁,是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的窗口,离上海800公里。长崎市人口约40万,这座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海港城市,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风光秀丽。</p> <p class="ql-block"> 来长崎一定要登稻佐山观长崎夜景。长崎的民房大多依山而建,晚上,民间灯火自下而上,延伸至山顶,形成迷人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2011年,长崎夜景被评为世界新三大夜景。我不知道这是哪个组织评的。平心而论,长崎夜景固然迷人,但我到过的国内外许多城市夜景一点儿也不逊色呀。</p> <p class="ql-block"> 长崎市的景点有好几个,平和公园大概率是排在第一的,因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记住一段历史,纪念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祈求永久和平。</p> <p class="ql-block"> 长崎是二战时期遭原子弹轰炸的第二座城市。 1945年8月9日,美国轰炸机在长崎上空投下原子弹,市区毁于一旦, 七万多人死亡。平和公园就建立在原子弹爆炸的中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 这是浦上天主堂原爆后残留的一小部分。长崎市保留了它,以纪念在原爆中丧生的人们,并希望能避免悲剧的重演。</p> <p class="ql-block"> 和平之泉,蓄水池直径18米,喷水高度可达6米。不断变化的喷水,呈和平鸽振翅飞翔的形状。在原爆后,许多人身体被烧烂了,不断地呼喊:水,水,一口水。在呻吟与呼喊声中,他们失去了生命。建造这座和平之泉,就是为了告慰死去的灵魂,为了祈祷世界和平。</p> <p class="ql-block"> 公园旁是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资料馆,供人们参观,查阅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 平和公园雕像是日本著名雕刻家北村西望先生设计的。这座青铜铸成的男神雕像高达十米,重三十吨。右手指天,象征原子弹爆炸的恐怖,左手平伸,手掌朝下,象征祝愿天下太平,世界和谐。</p> <p class="ql-block"> 雕像的两侧,各有一座折鹤塔。每只折鹤都寄托着哀思,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愿战争远离人们。</p> <p class="ql-block"> 平和公园里有许多外国政府或组织赠送的雕塑,都是表达对无辜死难者的悼念和对和平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 这座和平女神雕塑是我们国家赠送长崎平和公园的。</p> <p class="ql-block"> 从雕像背面的落款中可以看到,这尊雕像是中国政府通过中日友好协会于1985年7月赠送的。</p> <p class="ql-block"> 平和公园的主题就是和平,这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正如“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所唱: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 离开平和公园,我们来到了长崎第二个必须打卡的地方—“哥拉巴园”(Glover Garden)。这里集中了1864年以来,长崎市明治时代的九个西式建筑,都是木质建筑。这些建筑已被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明治六年长崎地方裁判所长的馆舍,外面是西洋风格,里面是按日本人生活方式装修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木制西式建筑,采用阳台包围的平房风格。屋顶覆盖的是日本瓦,墙是传统的日本土墙,室内则是典型的西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明治11年建的西餐点,是当时国内外贵宾和地方高官的社交场所。这个雕像就是昔日的店主草野丈吉。现在这里依然可以喝咖啡与茶。</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几张随手照。</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在展馆里看到舞龙的道具,这是他们在大祭时用来表演的。这和我们的舞龙极其相似,或许就是从咱们中国流传过去。</p> <p class="ql-block"> 长崎县内有一座岛原城,典型的日式建筑,采用连郭式的平城设计。城郭是长方形,周围是高耸坚固的石墙。城里标志性建筑是天守阁,是一座五层五阶的塔型建筑,是城主居住和办公场所,也是全城的制高点与指挥中心。天守阁建于1616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60年复建的。</p> <p class="ql-block"> 岛原城位于山坡上,居高临下。坚固的石墙、环绕的护城河、易守难攻的城门,构成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城内的建筑,特别是天守阁,可以储存足够的粮食、武器和其他物质。明治维新时期,岛原城被拆除,仅留下护城河和石墙和重建的天守阁。</p> <p class="ql-block"> 围绕岛原城,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我不熟悉日本史,中学历史课上也没提到过,所以听了就忘了。</p> <p class="ql-block"> 福冈市是我们的最后一站。福冈市是日本第六大城市,人口约170万,是日本的二线城市,和广州市是友好城市。福冈的人口呈增长趋势,由于其拥有九州最好的教育资源,经济繁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福冈。</p> <p class="ql-block"> 比起我们国内的城市,福冈的建筑并不显山露水,不那么现代化。市区的旧电车散布着怀旧感,由于机场就在市里,建筑高度受限,1989年完工的福冈塔是234米,也算是一个景点吧。</p> <p class="ql-block"> 福冈最有名的景点就是天满宫,它实际是位于福冈县的太宰府市的神社,它供奉的是平安时代的学问之神和书法之神管原道真。神社是日本崇奉、祭祀神道教中各种神灵的宗教场所,不设香火,也不收门票。</p> <p class="ql-block"> 去天满宫要经过一条食品街,两边主要是卖特色小吃和旅游产品的小店铺。当然,像星巴克这样的现代咖啡店也是不会少的。</p> <p class="ql-block"> 最多的就是卖这种梅枝饼的小店,这是九州的特产红豆馅饼,我买了一块品尝,味道还不错。传说,有一天道真先生饥饿之时,一位老婆婆把烤饼插在梅枝上送给道真先生充饥。于是,梅枝饼代表着道真先生的感恩之情。</p> <p class="ql-block"> 天满宫前有一头牛的雕像,谓为“御神牛”。传说道真先生属牛,又在牛年去世,这头御神牛就成了天满宫的守护象征。你看牛头牛角已被信徒、游客摸得闪闪发光。听说摸摸神牛有助于开启智慧。</p> <p class="ql-block"> 来天满宫的人不少,有信奉者,也有游客。作为中国游客,都不会做任何祭拜活动,只是把它作为景点参观而已。</p> <p class="ql-block">宫内建筑古朴典雅,绿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九州地震频发,元月还发生了5.3级大地震,我们差点退票不来了。来到这里后,才了解到,他们已经习惯了,并不在意,更不惊慌。看这两位,玩得挺开心的。</p> <p class="ql-block"> 来这里的日本人一般都是求学业有成,求考试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种仪式,有个穿特殊服装的女士做领头,我没看懂,可能是在求孩子升学之类的事吧。</p> <p class="ql-block"> 日本人参拜完后,要买一块绘马,把心愿写在上面告诉神明,一种许愿吧。相当一部分都是与学业功名有关。</p> <p class="ql-block"> 居然在天满宫里看到耍猴的!是不是也是跟咱们学的?</p> <p class="ql-block"> 在天满宫的里面,还看见一个幼稚园,显然在放假之中。</p> <p class="ql-block"> 从外观和设施来看,深圳幼儿园的环境条件要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 但他们对幼儿的教育方式的确值得我们研究,特别是从小培养幼儿的体格、自立精神和广泛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我们顺道光顾了一座如意轮寺,又称青蛙寺,里面的造型多是青蛙。寺很小,去的人也不多,应该是小众中的小众吧。去后没留下什么感觉。</p> <p class="ql-block"> 1996年,综合性商业中心博多运河城开业,这是福冈市标志性的购物中心,购物者川流不息。据我观察,这里的化妆品、保健药品、常用药品、日用品是中国游客最青睐的。福冈消费比较低,购物方便,国外游客相对不多,购物的体验相当舒适。</p> <p class="ql-block"> 中国游客来日本通常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购物。为了适应中国游客不带钱包的生活习惯,日本商家引进了中国的移动支付服务,微信、支付宝等进入日本市场,使得中国游客购物体验感极佳。</p> <p class="ql-block"> 要回家过春节了,我们在福冈机场登上返程的国泰航班,向九州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