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伴随着过年的喜庆,第一缕春风悄悄轻拂大地,四季序章初启,人间春立今朝,家里屋外一派春色,一切美好随行而至。</p> <p class="ql-block"> 正月里看红火是我们这里过年的一大乐事儿。今天是乙巳蛇年正月初六,前几天听说在大召寺的阿拉坦汗广场有红火①。这不,清晨一个人早早地出了门,担心太过拥堵就没有开车,顺便再体验体验青城的绿色公交。知道在外边呆的时间长,又将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穿上棉裤、棉鞋和羽绒服,戴上露着手指头的棉手套,给相机也套上保暖设备。</p> <p class="ql-block"> 等了不到十分钟,刷卡坐上38路公交车。由于是始发站,上车还是有座位的,找了一个靠窗户的位置安心坐了下来,把双肩包从后背拿到腿上放好。公交车刚开始只是有不多的几个人,走了五六站后,乘客一下子多了起来,挤得满满当当的,外边挤不上车的只能悻悻地再等下一趟了。</p> <p class="ql-block"> 车厢里也热闹起来了,闲聊天问候新春快乐的、打电话劝去大召看红火多穿衣服的、调侃过紧日子沿路挂着掉色儿黄得乐儿灯笼的,玩手机刷短剧外放嘻哈声音的,吃煎饼冒出的米面和辣酱香味的……</p> <p class="ql-block"> 公交车晃晃悠悠地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共计二十站,来到了大召广场,这一站,乘客们几乎都下了车。</p> <p class="ql-block"> 走在大召广场上,到处都是人,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喜庆,那样的新奇,处处充满了活力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 乙巳蛇年的卡通造型呆萌漫动、迎喜接福的财神爷喜乐可爱、高悬空中的七彩蛟龙震撼飞翔,地摊上各种小玩意儿,花花绿绿的,身穿节日盛装在景点儿打卡留念的人们,喜悦之情写满每个人幸福的脸庞。</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诸事皆宜的美好时光里,泼天富贵从天而降,生活成了一首欢快和谐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咚锵、咚锵、咚咚锵……;磬磬起、齐磬罄、罄罄齐罄、起磬齐……”原来是流转千年的扭秧歌和踩高跷的社火表演。</p> <p class="ql-block"> 那些扭秧歌的大爷大妈们,穿着大红大绿的衣服,脸上画着浓浓的妆,挑着花篮手舞足蹈,摇着旱船活力四射,骑着毛驴叼着旱烟,手中红绸绿扇,脚下进三退一,扭得那叫一个夸张,笑得那叫一个开心。</p> <p class="ql-block"> 踩高跷的民间艺人们身穿古装戏服,浓妆艳抹青丝墨染,携一壶酒戴一枝花,造型或妩媚动人或正气凛然,或龇牙咧嘴或逗趣滑稽。个个背插彩旗,胸前带着大红花,踩着一米多的高跷,踏着鼓点儿,在嘹亮哨声的引领下,或扭或转、或蹦或跳,水袖轻挥,似梦非梦,一颦一笑,千年风华。粉面上一点朱唇,神色间欲说还羞,桃花马威风凛凛,关山月白蛇西游,笑人生能几度有此风光?高跷队在空中舞得很优美,扭得很从容,笑得很灿烂,满是对生活的自信和对幸福的期盼。哪吒和悟空扮相的小高跷队员跟在队伍的后边慢慢地扭着,有模有样的……</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我被看红火的人群簇拥着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难掩兴奋之情,踮起脚尖随手拍了好多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也是越走越热,歇歇脚,方觉暖阳在顶,和木条凳上抽着烟晒太阳的老者唠叨,才知今儿个又值“立春”。</p> <p class="ql-block"> 春立今朝。立是起始,春是温暖,是希望。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咱们北方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节点,说明寒冬已尽,自此春回大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万物更新。</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民间流传着“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春打五九尾,家家不迈腿”的谚语,前者说是年景好,吃穿不愁,后者说是立春后依旧天寒地冻,在家呆着,保暖为好,节省为妙。今年的立春恰是“五九”最后一天,倒没有应古人之言“不迈腿”,而是结伴赶庙会、看红火,这或许是古人当时没有料想到的,姑且是一种进步吧。</p> <p class="ql-block"> 立春,在文人墨客眼里,是“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不胜浪漫,是“万物随春醒,美好皆可期”的等待牵挂,是“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触景生情,是“春意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的无限清愁,是“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馀龄”的惬意自在。</p> <p class="ql-block"> 立春,在我眼里,是季节的更迭,也是心灵的触动。在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我习惯在春天打开自己。细细回想起来,年少时无拘无束、随心所欲,青年时追逐梦想、行且益坚,中年时云卷云舒、安然如初。走过的那些春天的日子,有“风如软语,轻拂柳腰”的清新细腻,有“我心欢悦,恰似雀儿”的欢快向上,“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欣荣美好,但也不全是,在某个春日亦有生活的烦恼与忧愁,或许“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或许“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曾经茫然过,曾经感伤过,也曾经徘徊过。</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再学学古人也无妨。或是咬上一口无贵贱脆生生的萝卜,或是吃上几张“纷藏丝缕缕,才嚼味融融”的春饼,再摆上几枝嫩黄的迎春花,去迎新纳吉,去感受春风的轻抚,去聆听春雨的呢喃,去开启诗情画意的又一年。</p> <p class="ql-block"> 春立今朝。</p> <p class="ql-block"> 这便是春天在我们心中的印象吧。</p> <p class="ql-block"> 备注①: 红火,方言,为庙会活动之意。</p><p class="ql-block"> 写于正月初六晚家中“躲春”时,图片拍摄于呼和浩特市大召寺广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