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外孙的信

汉们

<p class="ql-block">乐虎收览:</p><p class="ql-block"> 见字如晤。记得上个月末,我俩在卧榻之上,望着星空交谈,说到厦门中日足球赛事,关于界限,关于歌曲,关于强光,没想到,在认知层面,我们爷孙俩竟完全重合一致,甚感欣慰。但在中日韩三国围棋手能否举办围棋十番赛的讨论中,却是翁说翁理,童说童理,见解迥然不同,这体现了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为之感慨良久。说明你在成熟,在思索,这是我想看到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你的一篇作文被老师认可,我读了,也觉得写得真不赖。但有点小建议,供你参考。一是写字不要手捉笔头,往上抓笔,让笔划收放自如,眼睛能看见自己写的字,字体须写工整。二是话语宜简洁明了,五个字能说清楚的一句话,不用笫六个字。三是写完后,请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浏览一遍,看哪些内容写在纸上了,哪些内容还藏在肚子里,没写出来。</p><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我时常与街坊邻居们聊天,我们视聊天为聊人生,聊生活。我谈的那些个人经历体会,他们也表示认同。这些聊天内容,也想给你聊聊。</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他们,人活世上,会经历许多的人和事,慢慢地会有些阅历。其中有三句经验之谈,让我活的更明白了些。</p><p class="ql-block"> 第一句,岁月教会理解。理解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认识的基础上,顺着脉络条理深入考察了解,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理解是素养,也是宽容,更是尊重,这个道理,只有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消磨后,才能有所领悟。</p><p class="ql-block"> 第二句,社会教会谨慎。人具有社会性,其生活与工作,兼具不同的社会角色,家务、公务、世务,都是责任,这意味着说话办事,常常与身份相关,比如代表一个辈份,或一个层阶,或一个部门,故发言说话,不得不深思熟虑,绝不能由着性子信口开河。只有凡事过了脑子,才不至于辱没家人,辱没同事,辱没事业。值得一提的是,谨慎不是自保,也与圆滑和棱角无关。</p><p class="ql-block"> 第三句,生活教会感恩。平常的日子,诸如赏识、支持、谅解和援手等,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力量,时常就在身边,不啻为用之不竭的动力,助推生活前行,成就人生事业。人一旦遇见便是运气,得到即是福气。世上从来没有靠一己之力而成功的,总是于外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人恩惠,当感恩叩谢,用言行表达内心,这是一种教养。但感恩切忌简单地理解为对个人的报答,最上乘的感恩应该是受人恩赐,又施恩于人,也就是要去帮助他人,传递温暖,回报社会,使生活更加生动明亮。</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情况,有必要说两句。人活着,要懂事理,因为事理能使人明智,使人通达。为人处事,混混沌沌不行,装傻充愣更不行,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说出个头绪理由,事后更要擅于归纳、概括、总结,把经验体会等抽象出来。</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对从事的活动,切入点和关注度往往停留在好处、甜头,或坏处、苦头上,并据此作出价值判断,要么坚持,要么放弃,全靠个人感性感觉,以得失衡量,一腔功利心,从来不进行思考和分析,这应归于头脑简单,理性缺失,能力局限。</p><p class="ql-block"> 上述我与街坊们的交流,话题可能离你远一点,但却是我个人的切身体会,不知说得对不对,给你啰嗦啰嗦,听了付之一笑可矣。</p><p class="ql-block"> 你每一天的成长,你每一个进步,都让我喜不自禁。那天,你下厨做的葱烧豆腐,真棒,好吃极了。你在餐桌上说的烹饪过程、方法和配料,我记下来,算是复述一遍,你校核一下,有没有遗漏。</p><p class="ql-block"> 先将豆腐用勺子挖成不规则的块状,打两个鸡蛋裹住豆腐块,油热下锅煎七分熟。把半根葱白切成滚刀,加一汤勺半耗油,一汤勺白糖,一汤勺生抽,一汤勺半面粉,加水调拌后,入锅。搅拌均匀,闷一分钟后盛盘上桌。你学会了做西红柿炒蛋,又学会了做葱烧豆腐,凭这两道菜肴,你饿不着了。</p><p class="ql-block"> 秋光己老,天气转寒,京城气温渐次下降,上下学路上,记着戴帽护好头脸,身上穿暖和,别冻着。为什么我总是不厌其烦,费尽口舌说头脑保温的事呢,盖因人体暴露在外最多、时间最长的是头部,而头部毛细血管会因热胀冷缩而发生变化,寒冷时会变窄、变硬,进而影响到血液的有效供给,这一点老人须时时小心,少年也不可小觑。</p><p class="ql-block"> 顺请</p><p class="ql-block">冬安</p><p class="ql-block"> 外翁字</p><p class="ql-block"> 于京郊庄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