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大顺,后向北京进兵,三月十九日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尽,明代宗室及遗留大臣多辗转向南。大顺政权据淮河以北原明代故地。张献忠于同年八月建大西政权,则据四川一带。清代政权据山海关外现今东北地区,控制蒙古诸部落。明代的残余势力据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将拥立朱家王室的藩王,重建明代,史称南明。</p> <p class="ql-block">南明的铸钱先后有福王的弘光通宝、鲁王的大明通宝、唐王的隆武通玉、桂王的永历通宝及郑成功时期日本代铸的永历通宝。</p> <p class="ql-block"> 明•弘光通宝《书法与古钱币》</p> <p class="ql-block">南明福王时期的铸钱。福王朱光崧,明神宗之孙、福恭王朱常询之长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三,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光。即位后,税赋收入不救济灾民、兴修水利,除豢养军队,主要用于皇帝、宫廷和官僚穷奢极侈的生活。下令修建宫殿,筹备大婚购买珠宝。次年南京被攻破后,由清军押解北京,1646年被斩首。弘光年间铸弘光通宝,黄铜质,钱文楷书和隶书,对读,小平钱、折二钱。</p> <p class="ql-block"> 明•大明通宝《书法与古钱币》</p> <p class="ql-block">南明鲁王时期的铸钱。鲁王朱以海,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之后。崇桢十七年(1644年),袭鲁王封爵。次年,清兵陷南京,张国维、钱肃乐等起兵浙东,拥他在绍兴监国,与在福建称帝的唐王政权倾轧。隆武二年(1646年),清兵攻取浙东,流亡海上,走石浦依附张名振,后至舟山。永历七年(1653),取消监国,后病故于金门。监国时期铸大明通宝,黄铜质,钱文楷书,对读,小平钱、折十钱。</p> <p class="ql-block"> 明•大明通宝•背工</p> <p class="ql-block"> 明•隆武通宝•背南</p><p class="ql-block"> 《中国钱币大辞典•元明编》</p> <p class="ql-block">南明唐王朱聿键时期的铸钱。南明唐王朱聿键,南明第二位君主,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父为唐端王之子朱器墭。1645年,弘光帝被清军俘获亦死,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扶朱聿键于福州登基称帝,改元隆武称隆武帝,也称唐王。即位后三面受困,一受制于郑氏家族;二要防鲁王军队;三有李成栋率领的清军节节逼近。仍然消除党争、心系百姓、出师北伐,清顺治二年(1646年),清军入福建,酷嗜读书的隆武帝,逃难中仍然载书十车以行,边逃边读,边读边逃。后在汀州被掳,绝食而亡,享年44岁。即位后铸隆武通宝,黄铜质,钱文楷书,对读,小平钱、折二钱</p> <p class="ql-block"> 明•永历通宝《钱币图鉴》</p> <p class="ql-block"> 明•永历通宝《书法与古钱币》</p> <p class="ql-block"> 明•永历通宝•背工</p> <p class="ql-block">南明桂王时期的铸钱。桂王朱由榔,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明末代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汉族帝王,史称永历帝 (1646-1661年)。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代,维持时间较长。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后逃到缅甸曼德勒,被缅王收留。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1662年6月在昆明被绞死,终年40岁,在位16年。有永历一个年号,铸永历通宝,黄铜质,楷、篆、行、草四种书体,小平钱、折二、折五、折十钱。</p> <p class="ql-block"> 明•永历通宝•篆书《钱币图鉴》</p> <p class="ql-block">永历通宝中的篆书和行书,是郑成功时期在台湾流通的货币,委托日本在长琦铸造。郑成功永历三年(1649年)奉永永历年号,永历五年通好日本,日本用铜铅代铸永历通宝,康熙五年和十三年又有日本代铸永历通宝。永历通宝在台湾一直流通至康熙二十七年以(1688年)以后清廷在台湾铸康熙通宝(背台),但是永历通宝仍有流通。</p> <p class="ql-block">郑成功(1624—1662年),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平国公郑芝龙长子。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61年(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越过台湾海峡,直取台湾。在赤嵌城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发起强攻。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 台湾赤嵌城赤嵌楼</p> <p class="ql-block">南明 (1644—1662年)政权是明朝崇祯帝自缢身亡后,清军入关,明朝宗亲为了反清复明,相继在中国南方建立的明朝政权合称,历时18年。此间,为了抗击清军,维护政权,几任南明王都曾铸钱。这些铸钱中唯有郑成功在台湾委托日本铸的永历通宝流通时间最长约40余年,至清朝康熙通宝台湾版铸造后被替代,但是此后郑成功铸永历通宝仍有流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篇: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一一中国货币简史(78)</p><p class="ql-block"> (每月六期,逢5、10日上午8时发)</p><p class="ql-block"> 敬请指导,欢迎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