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大奇迹——千古绝响随州曾侯乙编钟

旭日东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家乡湖北随州不仅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还号称编钟古乐之乡,因为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就是在这里出土的。今年春节期间我陪亲戚再度来到随州博物馆,又一次观赏了编钟乐舞演奏,聆听了这2400多年前人类的音乐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7年9月,驻扎在湖北随县(现随州市曾都区)郊外擂鼓敦的空军某部扩建营房,在平整土地施工时,无意中挖到了一些形状怪异的青铜东西,引起部队首长的重视,于是上报给有关部门。随后省里派出了以文物专家王传振、谭维四为首的考古队前来进行发掘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经过湖北省考古队发掘,发现了一个超级大的古墓,墓地比长沙马王堆古墓大6倍,比出土越王勾践剑的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大8倍。后经专家考证,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曾侯乙墓,它是战国早期,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的国君曾侯乙的一座墓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墓中共出土礼器、乐器、漆木用具、金玉器、兵器、车马器和竹简等文物15000余件,仅青铜器就共计6239件。其中包括出土了震惊中外的著名文物——曾侯乙编钟。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编钟古乐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钟出土时基本保持了下葬时的状态,呈直角尺形摆放,整个编钟合计65件,其中甬钟45件,铺钟1件,钮钟19件,分为三层摆放,最上为钮钟,中间及下层为甬钟,最轻的一件重为2.4千克,最重的一件重203.6千克,编钟总重4421.48千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编钟最神奇的不在于文物的精美,而在于其经历了数千年之久,仍然能够发出美妙悦耳的音乐。全套编钟音域宽广,与现代钢琴的音域相当,能够演奏五声、六声或者七声音阶乐曲。而且很多编钟上刻有铭文,内容有编钟的编号、铭记、标音及乐律,表明中国在战国时期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十二乐间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史学家李纯一等,先后从北京到达随县,对出土的乐器及全部编钟进行了考察与测音,继而与北京大学古文字学家对编钟铭文进行全面的考释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国家一级文物。曾当场演绎过《东方红》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曾侯乙编钟原件现收藏于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自1979年5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厂研究组,经过4年反复试验、试制,终于在1984年7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侯乙编钟以声音和文字互相印证的方式,保存了2400年前人类的音乐记忆。这一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辉煌成就。为了弘扬历史文化,让世人领略曾侯乙编钟的神奇和古代音乐的魅力,湖北省博物馆于1983年组建了编钟乐团,将古代宫廷歌舞盛况再现于今天的艺术舞台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曾侯乙编钟闪耀着古人智慧与文明的光辉。它不仅仅是一套青铜乐器,更是一部凝固的史书,承载着先秦时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技艺,让后世之人得以聆听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悠扬华章,窥探那个时代的繁华与神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侯乙编钟是古代中国文明的集大成者,它融合了冶金、铸造、声学、美术、文字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激励着我们不断探寻先人的足迹,传承和弘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古老的编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使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永载史册,流芳百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