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杜琼芝,女,布朗族(世界最古老的茶农古濮人后裔),高级制茶工程师、高级品茶师、高级评茶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7年),州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勐海县政协委员,原勐海茶厂(“大益”普洱茶)技术部主任,现为勐海县鹏程茶厂厂长、勐海茶马风情茶叶有限公司技术总监。</p> <p class="ql-block">杜琼芝于1978年10月6日考入勐海茶厂工作,1986年任勐海茶厂制茶副主任,1992年在勐海县茶厂任厂长,1999年在勐海茶厂总经理办任副主任,主管生产技术、加工工艺流程、茶叶品质、茶业拼配、茶青收购以及茶业基地的管理工作,各部制作的生产技术指导工作,2004年勐海茶厂改制,到兴海茶厂任厂长,主管成产技术等,2005年7月29日组建勐海县鹏程茶厂担任厂长。2013年,成立勐海茶马风情茶叶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古树茶,瞄准高端普洱茶市场,同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普洱茶贮存厂所,确保客户能够随时品茶自己的普洱茶的同时又可以使普洱茶保值、升值。</p> <p class="ql-block">她所管理的茶厂先后被评为全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企业、诚信守法先进单位、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她个人曾获百名构建和谐社会新闻人物金鹰奖、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制茶大师等称号,并在中国普洱茶界斩获52项国际和国内大奖。</p> <p class="ql-block">杜琼芝以“为天下人做好茶”为毕生追求,48年如一日地专注于制茶事业。她的茶厂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将勐海茶的独特风味带到了世界各地。她谦逊、醇厚、低调,用自己的大爱守护着家乡的净土,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布朗雷锋”。她在商业领域也有着显著的成就,是多家企业的最终受益人。</p> <p class="ql-block">杜琼芝监制的茶品在收藏界具有较高的价值,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精选原料与独特工艺】</p><p class="ql-block">杜琼芝监制的茶品,如班章孔雀青饼和班章孔雀茶王饼,均选用优质的大树头春茶为原料。</p><p class="ql-block">采用纯干仓老生茶等独特制作工艺,确保茶叶的陈化效果和口感品质。</p> <p class="ql-block">【口感与香气卓越】</p><p class="ql-block">这些茶品具有厚重的茶味、饱满的口感、迅速的生津和强烈的回甘。</p><p class="ql-block">茶香中兰香飘扬,烟香蜜韵融入茶汤,气韵十足,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收藏价值高】</p><p class="ql-block">杜琼芝监制的茶品因其稀有性和高品质,成为了收藏家的心头好。</p><p class="ql-block">例如,班章孔雀茶王饼荣获了中国昆明国际大健康产业联合博览会的“孔明金奖”,进一步提升了其收藏价值。</p> <p class="ql-block">【市场评价方面】</p><p class="ql-block">杜琼芝监制的茶品在茶友和收藏家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这些茶品不仅品饮价值高,而且因其独特的口感、香气和制作工艺,以及杜琼芝本人的监制身份,使得它们在收藏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潜力和价值。此外,杜琼芝亲自参与制作的茶品,如布朗山乔木青饼,也因其优质旧料的精心拼配和迷人的香气,成为了茶友们不可错过的佳品。</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选择几款杜琼芝制作的经典茶品作一些介绍:</p> <p class="ql-block">【1999年杜琼芝“鬼面蓝”普洱生茶】</p><p class="ql-block">背景与特点:</p><p class="ql-block">1. 监制背景:“鬼面蓝”是杜琼芝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属于定制茶或私房茶范畴,产量较少,具有较高的稀缺性。</p><p class="ql-block">2. 包装特征:茶饼外包装采用蓝色调棉纸(“鬼面蓝”名称由此而来),印有独特的图腾或鬼面纹样,风格古朴神秘,辨识度极高。</p><p class="ql-block">3.内飞与内票:饼内压有杜琼芝署名内飞,部分版本标注“鬼面蓝”或定制信息,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4.原料与工艺:选用云南勐海茶区优质大叶种晒青毛茶,以春茶为主,原料等级较高,条索肥壮显毫。延续传统石磨压制工艺,饼形圆润紧实,干茶色泽乌润,经过20余年自然陈化,已进入中期茶阶段。</p><p class="ql-block">品质与口感:</p><p class="ql-block">1. 陈化表现:经过20余年干仓存储(优质仓储条件下),茶饼转化良好,汤色呈橙红至琥珀色,透亮油润。香气从新茶期的花蜜香逐渐转为陈香、木香,部分茶品略带药香或果香,层次丰富。</p><p class="ql-block">2.品饮体验:入口醇厚饱满,苦涩感基本褪去,甘甜显著,回甘生津持久,喉韵深远。茶气内敛而有力,体感温暖,耐泡度高(可达15泡以上),尾水清甜。</p><p class="ql-block">市场价值与收藏:</p><p class="ql-block">1. 稀缺性:因产量有限且年份真实,市场上流通的真品较少,尤其仓储良好的茶品更具升值潜力。根据仓储状态和品相,单饼(357克)市场价在2万左右,具体需结合实物鉴定。</p><p class="ql-block">2. 收藏建议:普洱茶的价值高度依赖仓储环境,建议选择干仓(无异味、温湿度稳定)存放的茶品。收藏前需进行真伪鉴别,需注意棉纸印刷细节、内飞字体、茶饼条索与口感特征,建议通过专业渠道或权威藏家购之。由于“鬼面蓝”名气和价值较高,市场存在仿品,需警惕年份造假或包装仿制。</p><p class="ql-block">品饮时建议用紫砂壶或盖碗冲泡,水温100℃,适当醒茶以激发茶性。</p> <p class="ql-block">【1999年杜琼芝“大红印”普洱生茶】</p><p class="ql-block">这款茶是普洱茶收藏市场中备受关注的经典茶品之一,其名称“大红印”源于茶品包装上的红色印记标识(如内飞、外包装或茶饼特征),结合了杜琼芝女士在制茶领域的声誉和传统勐海茶厂的经典符号。这款茶以原料优质、工艺传统、仓储转化良好而闻名,是中期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大红印”系列名称借用了历史上经典茶品(如1950年代国营勐海茶厂“红印圆茶”)的文化符号,但1999年杜琼芝版为独立定制茶品,非国营厂体系产物。</p><p class="ql-block">1、历史定位:1999年正值普洱茶行业从国营厂主导转向民营定制茶兴起的过渡期,杜琼芝的定制茶在这一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既延续传统工艺,又注入个性化风格。“大红印”产量较少,主要面向资深藏家或高端市场,留存至今的优质仓储茶品尤为珍贵。</p><p class="ql-block">2、包装与辨识特征:</p><p class="ql-block">棉纸特征:茶饼外包装以传统手工棉纸为主,部分版本印有红色印章(“大红印”名称来源),图案杜琼芝署名或定制标识。</p><p class="ql-block"> 颜色与字体:红色印记醒目,字体为传统书法风格。</p><p class="ql-block">3、内飞与内票:</p><p class="ql-block"> 内飞(压在茶饼内的标签)通常为红色或朱砂色,标注“杜琼芝监制,“1999年”及“大红印”字样,部分版本有手写编号或印章。</p><p class="ql-block"> 内票(夹在茶饼外的说明书)可能包含原料说明、工艺特点及监制人信息,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4、原料与工艺:原料精选自核心产区勐海茶区高海拔古树茶园,以春茶一芽二叶为主,条索肥壮显毫,叶底活性强。部分版本拼配有布朗山或巴达山茶菁,以增强茶汤层次感和陈化潜力。</p><p class="ql-block">5、制作工艺:沿用传统石模压制工艺,饼形圆润饱满,松紧适度,利于后期转化。毛茶经适度杀青、日光晒干,未过度揉捻,保留茶叶内质,适合长期存放。</p><p class="ql-block">6、品质与品鉴表现:</p><p class="ql-block">经过20余年干仓存储(优质仓储条件下),茶饼已进入稳定转化期,汤色呈深琥珀色或酒红色,通透油亮。香气从早期的花果香转化为陈香、樟香,部分茶品显梅子韵或蜜甜香,杯底留香持久。</p><p class="ql-block">7、口感特征:</p><p class="ql-block"> 入口醇厚饱满,苦涩感完全褪去,甘甜绵长,喉韵深沉,带有老生茶的“化感”。茶气温和通透,饮后体感温暖,回甘生津持续数小时,尾水甜润如冰糖。</p><p class="ql-block">8、耐泡度:</p><p class="ql-block">优质仓储茶品可冲泡15泡以上,茶汤稳定性强,中后段甜度逐渐凸显。</p><p class="ql-block">9、市场价值与收藏建议:</p><p class="ql-block">因产量稀少且年份真实,市场流通量极低,单饼(357克)价格根据仓储品相差异较大,普遍在5万至10万元人民币区间。整筒(7饼)或原件(84饼)保存完好的茶品更具升值空间,但罕见度极高。</p><p class="ql-block">10、收藏要点:</p><p class="ql-block"> 优先选择干仓存储(无霉味、无异杂味)、茶饼油润有光泽的茶品。真伪鉴别重点比对内飞字体、棉纸印刷细节及茶汤口感,需警惕后期仿制的“复刻版”或做旧茶。</p><p class="ql-block">11、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市场上存在以“大红印”为名的仿品,尤其1999年杜琼芝版因价值高昂,需通过专业藏家或权威机构鉴定。1999年杜琼芝“大红印”普洱生茶是兼具历史意义与品饮价值的中期茶珍品,其稀缺性和品质沉淀使其成为藏家追逐的对象。若有机会接触真品,建议结合仓储状态、口感表现及专业鉴定综合评估,谨慎入手。</p><p class="ql-block">冲泡建议使用高温(100℃)和透气性好的紫砂壶,醒茶1-2次以唤醒茶质,前几泡出汤稍快,后续可延长坐杯时间。</p> <p class="ql-block">【1999年杜琼芝“大黄印”普洱生茶】</p><p class="ql-block">这款茶是普洱茶收藏领域中较为罕见的定制茶品,其名称源于茶饼包装或内飞上的黄色印记标识(可能与“大红印”系列形成色彩区分)。作为杜琼芝监制的中期茶代表作之一,该茶以原料精选、工艺传统及陈化潜力著称,但因产量稀少且市场流通有限,相关信息相对隐秘,需结合实物特征与专业品鉴综合判断。 “大黄印”系列是其早期尝试的个性化定制作品,借用了国营厂经典“黄印”符号(如1970年代中茶黄印),但实际为独立监制茶品,非国营厂系列</p><p class="ql-block">1、历史定位:</p><p class="ql-block"> 1999年是普洱茶行业转型期,民营定制茶逐渐兴起,杜琼芝的“大黄印”可视为对传统经典茶品的致敬与创新,产量极低,主要面向小众藏家。 因名称与国营厂“黄印”易混淆,需注意区分:杜琼芝版为独立定制,非中茶体系产物。</p><p class="ql-block">1、包装与辨识特征:</p><p class="ql-block">棉纸主色调:以米黄色或浅褐色手工棉纸包裹,封面中央印有醒目的黄色印章(“大黄印”名称来源)。印章文字多采用繁体字或手写体,标注“杜琼芝监制”“1999年”及“大黄印”字样,部分版本边缘有轻微虫蛀痕迹(老棉纸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2、内飞与内票:</p><p class="ql-block">内飞:嵌入茶饼的纸质标签为黄色或土黄色,印有红色或黑色油墨字迹,内容包含监制人、年份及茶品名称,部分版本加盖朱砂印章。 </p><p class="ql-block"> 内票:说明书可能提及原料产地(如勐海古树茶)及工艺特点,文字风格简洁古朴,无现代防伪标识。</p><p class="ql-block">3、原料与工艺解析:</p><p class="ql-block">核心原料精选勐海茶区高海拔古树春茶,以一芽二叶至三叶为主,条索粗壮显毫,叶底肥厚柔软,活性明显。 </p><p class="ql-block"> - 部分茶品可能拼配临沧或易武茶菁,以增强口感层次与陈化复杂度。</p><p class="ql-block">3、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 传统石模压制,饼形圆润,松紧适度,边缘自然脱落,无明显机器压制痕迹。 日光晒青工艺,毛茶经适度揉捻与自然晒干,保留茶叶内质,未使用高温提香,适合长期存放。</p><p class="ql-block">4、陈化表现与品鉴特征:</p><p class="ql-block">优质干仓存储条件下,茶饼油润泛光,茶面呈乌褐色,金毫显露,无仓味或异味。 汤色深琥珀至红褐色,通透如玛瑙,陈香、木香为主导,间有淡药香或干果甜香。</p><p class="ql-block">5、口感体验:</p><p class="ql-block">滋味入口醇滑绵密,苦涩感完全转化为甘甜,喉韵深沉悠长,舌底鸣泉感明显。 </p><p class="ql-block">茶气茶性温和但穿透力强,饮后体感温暖,后背微汗,耐泡度可达15泡以上,尾水冰糖甜持久。</p><p class="ql-block">6、市场价值与收藏建议:</p><p class="ql-block">因产量稀少且鲜少公开流通,市场参考价模糊,单饼(357克)预估在3万至5万元人民币区间,具体需结合仓储状态与品相评估。 整筒或原件茶品近乎绝迹,偶现于资深藏家圈层交易,溢价空间显著。</p><p class="ql-block">7、收藏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真伪鉴别重点比对内飞颜色与字体、棉纸印刷年代痕迹(如油墨渗透)、茶饼转化状态,避免混淆后期仿制茶。 </p><p class="ql-block">仓储验证优先选择无异味、茶饼松紧适度的干仓茶,霉变或过度潮湿仓储会大幅降低价值。</p><p class="ql-block">8、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因“大黄印”名称易与国营厂经典茶混淆,且杜琼芝定制茶知名度高,市场存在大量做旧仿品,需依赖专业机构或资深藏家鉴定。 部分学者对“大黄印”是否真实存在持保留态度,建议结合实物口感、历史文献及监制人访谈多方验证。</p><p class="ql-block">1999年杜琼芝“大黄印”普洱生茶作为小众定制茶,兼具历史意义与品饮价值,但其稀缺性与信息不透明性要求藏家谨慎对待。若遇实物,建议通过科学检测(如纸张碳化分析、成分比对)与专业品鉴双重确认,避免盲目追高。</p> <p class="ql-block">【2000年杜琼芝“7502”普洱生茶】</p><p class="ql-block">这款茶是普洱茶收藏领域中较为小众的定制茶品,由资深茶人杜琼芝监制,其名称“7502”源自传统普洱茶配方编号体系(如“75”代表1975年研制的配方,“02”或指原料等级、批次等),但需注意此类编号在民营定制茶中多为符号化借用,与国营厂经典唛号(如勐海茶厂7542、下关茶厂8653等)无直接关联。该茶以原料精选、工艺传统及中期陈化潜力为特色,但因产量稀少且市场流通有限,相关信息相对隐秘。</p><p class="ql-block">7502”是其早期定制茶中的实验性作品,结合了经典配方编号与个性化监制风格,产量极低,主要面向资深藏家圈层。</p><p class="ql-block">1、历史定位:</p><p class="ql-block">2000年前后是民营定制茶的探索期,杜琼芝的“7502”体现了对国营厂经典唛号的致敬与创新,但实际配方与国营厂体系无关,属独立监制茶品。 因编号与国营茶厂唛号相似,需注意区分,杜琼芝版为独立定制茶,非国营厂延续产品。</p><p class="ql-block">2、包装与辨识特征:</p><p class="ql-block">采用手工棉纸包装,主色调为米黄色或浅褐色,封面印有“7502”红色或黑色编号字样,部分版本标注“杜琼芝监制”及“2000年”信息。 </p><p class="ql-block">3、内飞与内票:</p><p class="ql-block">内飞嵌入茶饼的纸质标签多为白底红字或黄底黑字,明确标注“7502”“杜琼芝监制”“2000年”等关键信息,字体风格古朴,无现代激光防伪标识。 </p><p class="ql-block"> 内票内容可能简要说明原料产地(如勐海、临沧古树茶)及工艺特点,文字简洁,纸张泛黄自然。</p><p class="ql-block">4、原料与工艺解析:</p><p class="ql-block">以勐海茶区古树春茶为主料,可能拼配临沧或思茅地区乔木茶菁,一芽二叶至三叶占比高,条索肥壮显毫,干茶色泽乌褐油润。 原料等级较高,叶底转化后柔软有弹性,活性显著。</p><p class="ql-block">5、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传统石模压制,饼形圆润,松紧适度,边缘自然蓬松,无明显机器压制痕迹,利于长期陈化。 工艺采用日光晒青,毛茶经适度杀青与自然晒干,避免高温提香,保留茶叶内质,奠定后期转化基础。</p><p class="ql-block">6、陈化表现与品鉴特征:</p><p class="ql-block">优质干仓存储条件下,茶饼表面泛油光,金毫逐渐转为红褐色,茶香纯净无杂味。 汤色呈琥珀色至深橙红,通透度佳,香气以陈香、蜜甜香为主,中期可能出现樟香或果脯香。</p><p class="ql-block">7、口感体验:</p><p class="ql-block"> 入口醇厚顺滑,苦涩感已基本褪去,甘甜饱满,喉韵深远,回甘生津持久。 茶性温和但底蕴扎实,体感温暖,耐泡度约12-15泡,尾水清甜如蔗糖。</p><p class="ql-block">8、市场价值与收藏建议:</p><p class="ql-block">因产量稀少且鲜少公开交易,市场参考价模糊,单饼(357克)预估在1.5万至3万元人民币区间,具体需结合仓储品相、批次差异综合判断。 整筒(7饼)或原件茶品近乎绝迹,偶见于资深藏家内部交流,溢价空间较大。</p><p class="ql-block">9、收藏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真伪鉴别重点核对内飞字体、棉纸老化痕迹(非人为做旧)及茶汤转化特征,警惕后期仿制的“同款编号”茶品。 </p><p class="ql-block"> 仓储优先选择干仓存储(无异味、茶饼干燥)、转化均匀的茶品,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的碳化或霉变。</p><p class="ql-block">10、注意事项与风险提示:</p><p class="ql-block">因“7502”编号易与国营厂经典唛号混淆,且杜琼芝定制茶缺乏公开文献记录,市场对其真实性存在争议,建议结合实物口感、监制人访谈或权威藏家背书多方验证。 </p><p class="ql-block">部分商家利用编号相似性仿制茶品,需通过专业检测(如纸张年代分析、成分比对)降低风险。</p><p class="ql-block">2000年杜琼芝“7502”普洱生茶是小众定制茶中的潜力品种,其价值源于监制人声誉、原料品质及中期陈化表现,但因信息透明度低,收藏需极度谨慎。若遇实物,建议依托专业品鉴(如开汤试饮、叶底分析)与科学检测相结合,避免盲目追高。对于普通茶友,更推荐通过可靠渠道接触此类茶品,或优先选择信息公开度更高的经典茶系。</p> <p class="ql-block">【2000年“班章生态销台版”普洱生茶】</p><p class="ql-block">这款茶是普洱茶收藏市场中备受关注的经典中期茶品之一,其名称结合了产地(班章茶区)、生态种植概念及销售渠道(专供台湾市场)三大核心要素。该茶以班章茶区原料的浓烈口感、生态茶的品质定位及台湾市场定制背景而闻名,是早期班章茶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较高的品饮与收藏价值。</p><p class="ql-block">老班章村位于云南勐海县布朗山,2000年前后其茶叶因独特的“霸气”口感(苦底重、回甘迅猛、茶气强劲)逐渐被市场认可,但当时尚未形成如今的高价神话,生态原料价格相对亲民。 “生态茶”概念在2000年左右兴起,强调茶树自然生长、无农药化肥干预,符合台湾市场对健康茶品的需求。</p><p class="ql-block">1、销台版背景:</p><p class="ql-block">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台湾是普洱茶消费与收藏的重要市场,许多茶厂或茶商定制“销台版”茶品,包装风格与内飞设计常带有繁体字、台湾茶商标识等特征。 </p><p class="ql-block"> 此茶是台湾茶商联合云南茶厂(如勐海茶厂或民营定制商)选用班章生态原料制作的定制茶,产量有限,专供台湾藏家。</p><p class="ql-block">1、包装与辨识特征:</p><p class="ql-block">采用手工棉纸,主色调为米黄色或浅褐色,封面印有繁体字“班章生态茶”或“销台专用”字样,部分版本标注“2000年”及定制茶商名称。棉纸质地较薄,易出现自然虫蛀或油渍渗透痕迹。</p><p class="ql-block">2. 内飞与内票</p><p class="ql-block"> 内飞纸质标签多为白底红字或黄底黑字,标注“班章生态茶”“2000年”“销台”等关键信息,部分版本加盖定制茶商印章。 </p><p class="ql-block"> 内票说明书强调原料的生态属性与班章茶区特点,使用繁体中文印刷,纸张泛黄自然,无现代防伪标识。</p><p class="ql-block">3、原料与工艺解析:</p><p class="ql-block">班章生态茶菁选用老班章及周边村寨(如新班章、坝卡囡)的乔木春茶,以“一芽二叶”为主,因当时尚未过度开发,茶树生态环境优越,茶质纯净。干茶条索粗壮显毫,色泽墨绿油亮,叶底肥厚柔韧,活性显著。</p><p class="ql-block">4、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工艺沿用手工杀青、石磨压制工艺,饼形圆润松紧适度,利于后期转化;毛茶经日光晒干,避免高温提香,保留班章茶的浓强底韵。 </p><p class="ql-block">部分版本拼配布朗山其他茶菁,以平衡班章茶的苦底,提升口感层次。</p><p class="ql-block">5、陈化表现与品鉴特征:</p><p class="ql-block">经过20余年转化,茶饼乌褐油润,金毫转为红褐色,香气纯净,无仓味或异味。 汤色橙红至琥珀色,透亮度高;香气以陈香、蜜香为主导,中期显梅子韵或淡樟香,杯底留香持久。</p><p class="ql-block">6、口感体验:</p><p class="ql-block">入口浓强度高,苦底明显但迅速化开,回甘生津猛烈,喉韵深沉悠长,带有班章茶特有的“霸气”与“冰糖甜”。 </p><p class="ql-block">茶气强劲通透,饮后体感发热,后背微汗,耐泡度15泡以上,尾水甜润如甘蔗。</p><p class="ql-block">7、市场价值与收藏建议:</p><p class="ql-block">因班章茶区原料在2000年尚未被大规模炒作,此茶产量较少且多留存于台湾藏家手中,市场流通量极低。 目前单饼(357克)在优质干仓条件下,价格区间约为5万至10万元人民币,具体取决于批次、仓储状态及品相。</p><p class="ql-block">8、收藏要点:</p><p class="ql-block"> 真伪鉴别重点核对繁体字包装细节、内飞印章与茶商信息,真品茶汤浓强度与班章特征明显,仿品常因原料不足而口感单薄。 </p><p class="ql-block"> 仓储验证优先选择茶饼干燥、香气纯净的干仓茶,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的碳化或异味。</p><p class="ql-block">9、注意事项与风险提示:</p><p class="ql-block">因班章茶名贵,市场存在大量以“班章生态”“销台版”为名的仿制茶,甚至使用做旧棉纸与拼配茶菁,需通过开汤品鉴(真品苦底化甘快、茶气通透)及专业机构背书降低风险。 </p><p class="ql-block">部分学者认为2000年班章茶尚未形成规模生产,此茶可能混用布朗山广义“班章茶区”原料,需结合茶品实际口感判断。</p><p class="ql-block">2000年班章生态销台版普洱生茶是早期班章茶的珍贵标本,兼具历史意义与品饮价值,其稀缺性和班章茶区背书使其成为藏家追逐的对象。但因市场信息不透明且仿品横行,建议通过权威渠道(如台湾老茶行、资深藏家圈层)获取实物,并辅以专业品鉴(如对比同年份班章茶特征)确保真伪。对于普通茶友,可将其视为了解班章茶陈化脉络的参考,谨慎对待高价交易。</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杜琼芝监制的茶品以其精选原料、独特工艺、卓越口感与香气以及高收藏价值,在茶界和收藏界均享有较高的声誉和评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