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卡萨布兰卡,——摩洛哥、突尼斯之旅(一)

bcq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1月下旬,‌参团去摩洛哥和突尼斯一游,往返14天。这两个北非国家梦幻而神秘、多彩而迷人,且都对中国免签。这次旅行,堪称魅力与历史的邂逅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经了跨越两天、连续两段、每段8个多小时的航程,加上赴京集合及迪拜转机的时间,奔波劳顿了30多个小时,才终于抵达了摩洛哥、突尼斯之旅的第一站——摩洛哥卡萨不兰卡。摩洛哥是非洲唯一没有“黑人”的白人国家,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摩洛哥及卡萨布兰卡概况</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摩洛哥】是摩洛哥王国的简称,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1979年摩洛哥占领了西撒哈拉,但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只有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领土),海岸线1700多公里;人口3780万人,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伊斯兰教是摩洛哥国教,99.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主要为逊尼派,少数人口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摩洛哥最早的居民是柏柏尔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8世纪建立第一个阿拉伯王国。1660年阿拉维王朝建立并延续至今。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12年沦为法国保护国。同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条约,摩洛哥北部地带和南部部分地区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56年摩洛哥独立,1957年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同时通用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摩洛哥2024年实现GDP1543亿美元,经济总量在非洲排名第五,北非排名第三。磷酸盐是摩洛哥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已探明储量50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71%。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 摩洛哥是非洲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已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和吸引就业行业。货币为迪拉姆,汇率1美元≈9.97迪拉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摩洛哥原实行君主制,国王拥有最高权力。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于1999年即位后,2011年主动进行全面宪法改革,推动制定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新宪法。按新宪法的规定,国王放弃了许多重要权利,同时扩大了首相和议会的权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摩洛哥国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摩洛哥国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都拉巴特是摩洛哥的政治首都,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被誉为是摩洛哥的经济首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萨布兰卡】许多人是通过电影《卡萨布兰卡》知道与电影同名的这座城市的。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历史名城,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商港和最大的工业基地(集中了全国80%的现代化工业,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3左右),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萨布兰卡市区面积778.16平方公里,人口约320万,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城市临海,树木常青,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是北非著名的旅游城市。位列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16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萨布兰卡原名叫达尔贝达,意思是“白色的房子”。18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把城市改名叫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语里,“卡萨布兰卡”同样是“白色的房子”的意思。1907年,法国殖民者占领了卡萨布兰卡。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将城市名称恢复叫达尔贝达,但人们仍习惯于称之为卡萨布兰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讨论了二战后期战局和作战问题。这次会议使得卡萨布兰卡更出名,成为世界名城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在卡萨布兰卡逗留时间不到两天,重点游览了以下几处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哈桑二世清真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建造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有着直接关系。哈桑二世国王在位30多年,在人民中极具威望。国王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真主的指引,因此他决定要在摩洛哥这个穆斯林世界的最西部修建一座大清真寺,以感谢真主,并将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实现国王的梦想,摩洛哥举国捐赠,筹措建设资金5亿多美元,其中3/5是国内外捐款。工程于1987年8月正式动工,1993年8月底建成启用,清真寺从此成为卡萨布兰卡的新地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桑二世清真寺占地9公顷,寺区面积2公顷,长200米、宽100米、高60米,共分4层:下面两层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男人小净和祈祷的场所;中间一层面积为3550平方米,专供女人祷告使用;最上面一层则是活动式屋顶,只要按动电钮,屋顶就会在几分钟内自动开启,阳光便直射寺内。宣礼塔高达200米,可通过楼梯或电梯直达其顶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真寺分主体大殿和露天广场两部分,清真寺主体大殿内可容纳2.5万名穆斯林祈祷,广场上可以容纳8万名穆斯林同时礼拜,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真寺有1/3的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来自海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亮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真寺殿内外回廊玉柱气宇轩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真寺内部则是另一番景象: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在四面墙壁上镶出阿拉伯人喜爱的几何图形。在高达20米的巨型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整个大厅更显得富丽堂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真寺的底部是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浴池,可容纳1400人同时入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打卡穆罕默德五世广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默罕默德五世广场在卡萨布兰卡的地位,类似于天安门广场在北京的地位,是这座城市的中心,但面积却只有天安门广场的百分之一,广场中央有一个圆形喷水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广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市政广场,市政府、市议会厅、市法院、邮局和银行等核心部门和机构都围绕它分布。整个广场的设计规划是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可以看到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风格,卡萨布兰卡也因此被称为“北非巴黎”。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有成群的鸽子自由飞翔,因此这里也被称作鸽子广场。这里是感受市井生活和欣赏装饰派与伊斯兰结合风格建筑的好去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漫步迈阿密海滨大道</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迈阿密大道沿着大西洋蜿蜒伸展,是卡萨布兰卡最迷人的地方。沿着迈阿密滨海大道漫步,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海风轻拂,海水湛蓝,天空的晴朗与大西洋的温柔相映成趣,行人在砖石路面上自在渡步,街边棕榈树随风摇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往昔。略感遗憾的是,在这里逗留的时间比较短暂,没有沿着迈阿密大道走出很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瑞克咖啡馆晚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克咖啡馆是卡萨布兰卡行程中必不可少的景点。一部影片造就一个景点、捧红一个城市,瑞克咖啡馆就是其典型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家咖啡馆‌是根据1942年好莱坞二战题材的经典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主要场景复制建设的。这部电影上映后,一举获得了第十六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最佳导演、 最佳电影剧本三个大奖。美国前驻摩洛哥大使馆参赞夫人是个电影迷,她从影片风靡全球和卡萨布兰卡走红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在卡萨布兰卡选址开了这家瑞克咖啡馆,复制了影片中咖啡馆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家咖啡馆不仅是影迷们向往的地方,更是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就餐,成为了卡萨布兰卡超热门打卡地。尽管价格不菲【据说人均消费大约为1200迪拉姆(约120美元)】,但生意异常火爆,天天座无虚席,并且很难预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瑞克咖啡馆是一座三层高的白色小楼,里面播放着电影《卡萨布兰卡》的主题曲《时光流逝》,营造出浓厚的电影氛围‌。底楼一角是乐池,一架钢琴,一把大提琴,一个架子鼓,三个乐手演奏的是爵士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部《卡萨布兰卡》电影让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名声大噪。它没有非洲大陆给人的刻板印象,蓝天下的卡萨布兰卡,用白色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无数影迷和游客追逐着那并不存在的咖啡馆,也许这就是想象中的美好。卡萨布兰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能说再见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