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厦门</p><p class="ql-block"> 宛如散落海上的珍珠</p><p class="ql-block"> 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厦门老城沙坡尾</p><p class="ql-block"> 一块承载着岁月痕迹与海洋记忆的瑰宝,其前世今生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缓缓展开在碧海蓝天之间。昔日,这里是渔舟唱晚的港湾,渔民们披星戴月,撒网捕鱼,海风中弥漫着咸鲜与勤劳的气息。沙坡尾见证了无数渔船的归航,也见证了厦门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繁华都市的辉煌历程。</p> <p class="ql-block"> 今朝的沙坡尾,依旧保留着那份古朴与宁静,但又不失现代都市的活力。街巷里,斑驳的老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街角的小店则散发着咖啡与茶香的现代气息。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历史与未来对话,一砖一瓦都似乎在低语,讲述着沙坡尾的变迁与重生。</p> <p class="ql-block"> 沙坡尾的老街小店,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记录着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厦门的独特魅力,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沙坡尾不仅是厦门的一处地理坐标,更是这座城市文化的缩影。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海洋的宽广与深邃,也可以体会到厦门的包容与创新。无论是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还是夜幕下的灯火阑珊,沙坡尾都以它独有的方式,迎接着每一个寻找故事与美好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p><p class="ql-block"> 校园之美耳熟能详,慕名前来,但当日预约已满,留下了美丽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南普陀寺</p><p class="ql-block">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五老峰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初名泗洲寺,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兴衰更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寺庙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等主要建筑错落有致,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前方左右挺立着两座万寿塔,通高十一层,塔身洁白,蕴含生气。高耸的双塔俯瞰全寺,为南普陀寺醒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佛教自古有绕佛塔的规矩,要求向右旋绕佛塔,不能左旋,这是表示恭敬仰慕之意。</p> <p class="ql-block"> 南普陀放生池,是一处充满慈悲与祥和气息的圣地,池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四周绿树成荫,环境幽静而庄严。放生池不仅是佛教信徒践行慈悲精神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感受佛教文化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寺中有四通乾隆御碑,为南普陀增添了几分皇家气派和历史厚重感。它不仅是寺庙的一处重要景观,更是研究清代历史和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漫步寺院,能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这里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集美学村</p><p class="ql-block"> 是由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建。陈嘉庚出生集美,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坚信"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怀着这样的信念,他倾资创办了集美学村,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师范学校等多所学校,逐渐形成了集美学村的雏形。这些学校不仅为当地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前来求学。</p> <p class="ql-block"> 甫一踏入集美学村,不经意间在牌坊右边发现有集美始祖墓,牌匾上如是介绍:河南固始人陈煜于唐末五代随王绪军队入闽,后其子陈基定居集美,故集美陈氏尊陈煜为一世祖,陈基为开基祖、其墓在今集美学村牌坊右侧的旷地上,有"集美始祖"砖坊一座。</p> <p class="ql-block">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学院以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为己任,秉承"诚毅"校训,致力于航海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p> <p class="ql-block"> 福南大会堂, 由陈嘉庚于1952年主持兴建,1954年10月落成,其初衷是为集美学村各校提供集会、演出和电影放映的场所,是学村师生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陈嘉庚故居,建于1918年,是陈嘉庚为家人和自身居住而建。故居位于集美学村中心,毗邻龙舟池,环境清幽。1950年陈嘉庚回国定居,晚年在此居住办公。</p> <p class="ql-block"> 南薰楼,1959年由陈嘉庚主持兴建,是其教育理念与建筑美学的杰出代表。楼高十五层,为当时福建省最高大楼。其名称取自《诗经·南风歌》中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寓意着教育与文化如和煦的南风,能够抚慰人心、启迪民智。</p> <p class="ql-block"> 集美学村面积颇广,且有上下坡,要走完全程,恐速度不够,影响行程,于是租个共享电车,解放了后半程的脚力。</p> <p class="ql-block"> 集美龙舟池,建于1950年,是为丰富学村师生生活,强身健体而建。池呈长方形,长约800米,宽约300米。现已成为集美标志性景观,突显了陈嘉庚教育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龙舟池畔的集美中学,创办于1918年,是集美学村最早建立的学校之一。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建筑风格独特。校园内既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实验室,也有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如南薰楼、道南楼等。197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集美学校时,称集美中学是世界上最美学校。</p> <p class="ql-block"> 集美大学,由陈嘉庚初创于1918年,校训"诚毅"。1994年10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交通部所属的集美航海学院、农业部所属的厦门水产学院、福建省所属的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厦门市所属的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五所高等学校合并组建成了新的集美大学,2004年,又并入了厦门市工业学校。。现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p> <p class="ql-block"> 时间真快,不觉天色已近傍晚,牌坊亮起了彩灯,半日游圆满收官。</p><p class="ql-block"> 游集美学村最大的感受是,于集美而言,陈嘉庚的身影无处不在。以一人之力,终其一身,建设一座学村,学校涵盖了大、中、小教育体系,实践了自已提出的"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理念,实为一代圣人。</p><p class="ql-block"> 集美学村是一塊当今文旅游的真正宝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您曾来过🌷</p><p class="ql-block"> 🌹在此祝您蛇年大吉!身体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