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紫水鸡 (英文名:Grey-headed Swamphen,学名:Porphyrio poliocephalus),是鹤形目秧鸡科青水鸡属的鸟类。但自2015年起,被提升为独立物种。</p><p class="ql-block">成年紫水鸡体型庞大,长度可达38至50厘米,翼展90至100厘米,体重在505至850克之间。头部、颈部及身体呈紫色或蓝紫色,背部和翅膀上部略带绿色。尾巴经常上翘,露出白色的尾下覆羽。腿和脚为红色至粉红色,眼睛橙色至红色。雌雄略有差异,雌鸟头部更偏蓝色,雄鸟头部更偏向灰色。幼鸟颜色较暗淡,缺乏红色的喙和额盾。</p><p class="ql-block">紫水鸡会发出短促的鼻音哼哼声和呱呱叫声。</p><p class="ql-block">与紫青水鸡相比,紫水鸡体型更大,喙和额盾更为显著,腿部关节处颜色更深。幼鸟通过巨大的喙和额盾、丰满的体型和羽毛细节(紫水鸡幼鸟呈蓝紫色,美洲黑水鸡幼鸟呈灰褐色,紫水鸡幼鸟呈黄褐色)易于识别。</p><p class="ql-block">栖息于芦苇沼泽和水生植物丰富的环境,如湖泊、河流、稻田等。它们通常成对或家族群活动,胆小而温顺,多在晨昏活动。善于在地面奔跑和攀爬植物,偶尔会在水面短暂飞行。以植物为主食,包括水生植物的嫩枝、叶、根、茎、花和种子,也会捕食小型动物。</p><p class="ql-block">繁殖期在4月至7月,巢建在人迹罕至的芦苇丛或水草丛中,通常产卵3至7枚,卵呈淡黄色到红黄色,带有红褐色斑点。</p><p class="ql-block">分布于中东、印度次大陆至中国南部、泰国北部,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缅甸南部至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在中国,主要见于云南和广西的湿地。</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泸沽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