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狮旧址公园观稀世珍宝—沧州铁狮子

亚丽

<p class="ql-block">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2025年2月1日,农历大年初四,我们自驾来到沧州。途经运河区迎宾大道时偶遇狮城公园,便停车观看!</p> <p class="ql-block">沧州狮城公园铁狮是一尊复制品, 比原始文物大。据说因为原始文物比较破旧,距离沧州城区比较远,为了重振铁狮雄风而铸。<b>新铸造铁狮子高7米,长8米,宽4米,重约120余吨。</b>这座新狮子成为沧州的新象征,延续老狮子的雄伟姿态。</p> <p class="ql-block">次日,我们驱车来到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旧州镇东关村铁狮旧址公园,带着极大兴致亲眼目睹中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河北四宝之一 —铸铁狮子。</p> <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b>又称镇海吼</b>,建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当地人为清除水患,自动集资捐钱,铸铁狮以镇遏海啸水患,至今已有<b>1000多年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2025蛇年新春,年味狮城。布置一新的村晚舞台即将开启。</p> <p class="ql-block">林冲被刺配沧州雕像,《水浒传》第八回讲述了林冲被刺配沧州的悲惨经历。林冲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后被发配沧州。在押送途中,林冲遭受董超、薛霸的虐待,险些丧命。最终,林冲在野猪林险地被救,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黑暗与不公。</p> <p class="ql-block">雕塑罗成马踏淤泥河。在沧州旧城南门外有一条石碑河,旧年间叫淤泥河。每逢大年三十半夜,这里就隐隐约约出现一棵粗壮的高梁,人们传说是唐朝名将罗成的五钩枪显灵。罗成战死淤泥河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罗成善使一条五钩神飞枪,在转战征杀中他一杆枪扎遍九州无敌手。古沧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隋将苏烈控重兵据守,齐王李元吉命罗成为先锋对阵苏烈。与罗成交战中苏烈险些丧命,因此闭关不战。李元吉对罗成不但不奖,反而把他杖责四十,硬逼罗成带伤再战。苏烈采用以逸待劳的车轮战术把罗成拖得人困马乏,战马陷在淤泥河中,罗成用枪杆撑岸,跃马登堤之时城上万箭齐发,罗成被乱箭穿身战死淤泥河中。</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在我的认知中,貌似天门阵和沧州没啥关系🤭。当然,天门阵的具体地点存在多个说法,有说山东济宁的、邯郸大名县的、甘肃平凉和泰山南天门的。‌‌这些地点大多与民间传说相关,具体的历史证据较为有限,还需考古专家考证为盼。</p> <p class="ql-block">来到铁钱库院落,铁钱库俗称<b>"铁驴</b>",因露出地面部分形似驴背而得名。民国二十二年《沧县志》载:"铁钱在旧城开元寺北,名铁钱库。</p> <p class="ql-block">1997年6月,相关部门对铁钱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铁钱约<b>48吨</b>,均为宋钱,钱文有<b>崇宁、大观、政和、宣和等年号。</b>从挖掘现场暴露的砖砌拱券炉门及其他遗物判断,铁钱库所在地应为宋代冶制或熔化铁钱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1997年铁钱库出土现场,旧城铁钱出土数量之多,世所罕见,为我国冶铸史、钱币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招财进宝,沾沾财气。</p> <p class="ql-block">坐在铁驴背上,寓意2025年发大财。😀</p> <p class="ql-block">走出铁钱库,忽然听到欢庆锣鼓声响,舞狮表演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与旧城文化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的铸造工艺非常复杂,采用了泥范明浇法,这种工艺在当时的世界冶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显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铁狮子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它经历了风风雨雨,甚至连嘉庆八年那场怪风也没有将它摧毁。</p> <p class="ql-block">清初名士李云峥的[铁狮赋]中,曾对铁狮原有的雄姿有过生动的描述:<b>“飙生奋鬣 ,星若悬眸 ,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 ,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b></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一千多年,河北沧州城外矗立的铁狮,它既代表着后周时期铁器铸造最高水平,更代表了古沧州文明传承,作为地标性建筑而存在。</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馆,观稀世珍宝—铁狮子。</p> <p class="ql-block">一只慵懒的猫咪,见人耍懒讨要食物。</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书写河北四宝‌。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铜铸观音像和赵州桥。‌</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沧州铁狮子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当时,沧州地区夏季暴雨频繁,铁狮子的腿部和腹部经常被积水浸泡,长此以往,腐蚀问题日益严重。1956年,在前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为防止雨水腐蚀,沧州地区文保所在沧州铁狮子上面修建八角亭。</p> <p class="ql-block">苏联专家这个建议听起来似乎是出于好意,但它却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认为遮挡雨水就能保护铁狮子不受腐蚀,然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被忽视了。铁狮子所在的位置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亭子的建设恰恰阻挡了阳光,使得积水无法蒸发,反而创造了一个潮湿的环境,加速了铁狮子的腐蚀。1975年,因积水不能快速蒸发扩散,导致沧州铁狮子锈蚀加速,八角亭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铁狮子是当时著名的铁匠李云,受邀带着81个徒弟在开元寺铸造了铁狮子。沧州铁狮子<b>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40吨。</b></p> <p class="ql-block">铁狮头顶及项下各铸有“狮子王”,腹腔内满铸有《金刚经》文,但因年代久远,字迹多漫灭不全。右项及边皆铸有“大周广顺三年精造”字样,右肋有“山东李云造”5个字。背负巨盆,面南尾北,昂首挺胸,巨口大张,四肢呈行走态。</p> <p class="ql-block">铁狮子显示了中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是研究中国古代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佛教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1984年,因铁狮子足部长期陷于土中,被吊装移建至北侧8米处的水泥防水台,为不让中空的腿部受到挤压,暂时灌注了硫磺锚固合剂。然而,这一决定无疑是在已经受伤的文物身上撒了一把盐。</p> <p class="ql-block">1994年,铁狮子的腿部因硫磺锚固合剂遇雨水膨胀,导致开裂。1995年,用16根直径15厘米的赭红色的铁管,支撑在台基和沧州铁狮子躯体之间。</p> <p class="ql-block">在吊装过程中,铁狮子的沉重身躯被两台吊车勉强吊起,却因为常年的锈蚀而导致结构脆弱,铁狮子的下巴、尾巴以及四肢在吊装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甚至出现了多处断裂。这次吊装不仅未能保护铁狮子,反而直接导致了它的进一步破坏。</p> <p class="ql-block">铁狮子的损毁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失,更是一段历史记忆的断裂。在铁狮子面前留个影,因为未知何时它就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返京途经河间,到河间哪有不吃驴肉火烧的道理。河间驴肉火烧是河北省河间市的一种传统名吃,其味道外热里爽,清爽醇香。</p> <p class="ql-block">驴肉先以大火后以温火炖,配以近20种调料,烹煮时间长,熟度透彻,色泽鲜嫩,肉香而不柴,香味绵长,酥软适口。医书载驴肉补血、补气、补虚。可见驴肉不仅味道鲜美,还有保健功能。近代医学研究,驴肉是低脂肪、高蛋白食品,且钙、磷、铁含量也较高。来趟沧州驴肉火烧吃了,铁狮子看了,园博园灯会逛了,再见,沧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