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有着“最低、最甜、最热和最干”四最特征的吐鲁番,这颗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在维吾尔语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 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也是与家人一起,那是三十多年前我们刚结婚时,单位组织员工分批出游,我们申请一同前往,享受了一次免费的旅行结婚,也是我人生中的首次旅游,心中满是激动,这段经历至今记忆犹新。八月的吐鲁番,正如其“火州”之名,那份炽热的热情让我们难以忘怀,许多珍贵的记忆定格在脑海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此次南疆之行,我们辗转了半月之久,于10月末才来到火焰山。此时气温在10℃ 到22℃之间,凉爽宜人。闻名遐迩的火焰山,往昔的高温已然褪去,游客也变得稀少。由于火焰山是一条山脉,沿途皆可打卡留念,我们便没有购买门票,沿着拍摄《西游记》取景点(被栅栏围起来设置成主观赏点,门票40元)的栅栏观赏火焰山。远远便望见一个巨大的芭蕉扇,走近后发现此处没有围栏,可以零距离拍照,我们喜出望外,家人学着孙悟空尽兴打卡。当我们准备前往下一站时,却找不到卫生间,向景区的维吾尔族工作人员询问,得知景区内有卫生间。我们没有买门票,打算忍耐一下,可工作人员却说可以进去使用,只要不逗留就行。从检票口进入景区卫生间,要先通过百十米的地宫,沿途有许多以《西游记》为主题的雕塑和浮雕,有游客在观赏拍照,光线比较昏暗,工作人员难以记住来来往往的游客。对此我们非常感动,并未做停留,快速地离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离开火焰山后,仅20多分钟便到了葡萄沟景区。此时葡萄架上已无新鲜葡萄,回忆起第一次来此的情景,那时葡萄架下挂满了翡翠般的绿玛瑙和富贵的紫宝石,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当时很少吃到新鲜葡萄的我们,每人忍不住买了一大袋子。葡萄甜得让人难以忘怀,成为中国瓜果甜度的标杆。如今,虽然没有葡萄了,但葡萄沟的美景依旧迷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望着景区门口,里面游客寥寥无几,我们也没有了进去的兴致,便在大门口打卡留念。心中总觉意犹未尽,又在附近溜达一圈,重温着火焰山炽热怀抱中的那一抹醉人的清凉诗画。这里与火焰山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心旷神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上次来时没有游览坎儿井,这次一定要看看。姐夫和家人都已游览过,我和朋友便买了门票进入参观。坎儿井与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是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它巧妙地利用地形落差,将远处雪山的融水引到干旱的绿洲,使这片沙漠变成了人间天堂,凝聚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进入景区后,我们深入暗渠,近距离观察竖井和地下河的脉动,将课本上的内容照进现实,令人惊叹不已。我们好奇地拍照留念,不到20分钟便游完了<span>。</span>朋友觉得门票有些不值,得再转一遍,于是我们又认真仔细地游览了一遍才心满意足地离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得益于天山雪水的滋养,火焰山下兴起了一座座古老的村落。吐峪沟麻扎村便是其中留存至今的代表,它是一个静美了1700年的维吾尔古村庄。此次吐鲁番之行,我们主要来麻扎村打卡,一大早便导航来到吐峪沟,游客不多。从停车场到景区大门有一段单程10元的摆渡车,我们到达时,正好有一个欧洲旅游团的游客坐上摆渡车进去。我们咨询后得知只有1公里多的距离,便决定步行前往。一路上,绿色的桑树与葡萄藤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头路旁,每户人家都有扇独一无二的彩绘大门,浓缩了维族同胞的热情与浪漫。我们边走边看边拍,还兴致盎然地走进一户很有特色的人家参观。维族老妇人听不懂我们说的话,听她儿子翻译说我们想进去拍照,面带笑容地招呼我们进入,让我们随意拍照录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被誉为“中国第一土庄”的麻扎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古老的木马车模型。马车上的镂空设计,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韵味。前面先到的外国游客正在马车模型前拍照,他们入乡随俗地模仿中国古人,男的拉车,女的坐在马车上吆喝,惟妙惟肖地表演,饶有兴趣地留影。等他们离开后,朋友让我和家人也来模仿一下,家人有模有样地摆拍起来,让我忍俊不禁,留下一路欢声笑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遥望村庄,焦黄土色与远山沟壑连成一片,略显荒凉;走进村庄,一派生机的景象却惊艳了我们的眼球。无愧“民俗活化石”之称,这个因宗教而传奇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因传统而盛名的入围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小村,让我们不虚此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行走在吐鲁番的大地上,一边沉醉在如画的风光里,一边又浸润在厚重的文化中,另一边还有吃不完的瓜果飘香…….来了吐鲁番啊,心便又一次在这里扎了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