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天颐乐园的秋

刘爱琴

<p class="ql-block">  在这人生百年的中途,我曾阅读过诗人笔下的秋景,也曾体验过人生悲凉的秋意,然而最难忘的是我在天颐乐园里感受到的秋天。那几年,我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到郊外的一家养老院去做志愿者,主要是教老人们画画,带领他们读书、陪伴他们聊天,有时也帮着工作人员做一些文字工作。我因为投入的工作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在长期的陪伴中,我对生活在养老院的老人们也产生了眷恋之情,在充实而繁忙的志愿服务中我也得到了丰厚的馈赠,那就是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秋景,体验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秋意,灿烂的秋意。</p><p class="ql-block"> 每天繁忙的工作结束后,我会到养老院的广场上和老人们聊天。从广场南望,苍茫的清凉山宛若屏风横亘在眼前。十月的关中平原,金风浩荡。清凉山下,葡萄园里硕果累累,紫色的、红色的、黄红色的,宛若水晶一般。猕猴桃架上翠绿的猕猴桃披上了一层毛茸茸的外衣。一眼望去,平整的土地等待着农人的播种。被土地包围在中央的村庄也是一幅幅秋的景象。村里的柏油马路上你可以看见收割机和其他农用机械。马路上有农户在晒玉米,金风吹拂,金光遍洒,黄灿灿的玉米宣告着季节的丰盛。宁静安详的天怡乐园被黄玉一样的玉米围绕在中央。</p><p class="ql-block"> 秋,深情地把天颐乐园调到她自己的频道。清晨,村庄里悠扬的钟声在秋风的护送下愈加显得噌吰有力,徐徐地唤醒了一夜安眠的老人们,洗漱完毕,他们即到主楼前的广场稍加活动。秋风拂动广场四周的高树,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表达着晨起的喜悦与兴奋。这时候,早餐的香气从厨房里飘出来,老人们已经在等候用早餐了。用餐完毕,老人们在院长的带领下做拍手操,天天如此,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由于天气转凉,老人们已经穿上了毛衣。如果天气晴朗,就在广场上做拍手操。每当下午,秋阳温和的沐浴着广场的树木、花草和老人们,他们要么读书看报,要么共享畅聊的愉悦。天颐的护理员和志愿者们陪伴着他们,照顾着他们的所需。在金色的秋风里我终于明白了“天颐乐园”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天颐乐园的老人们平均年龄都在七十岁以上,他们中有的人曾是医生,有的曾是教师,有的就是附近村庄的农民。每一位老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往事,老人们最喜欢给我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讲他们儿女的成就。随着我和这些老人们的关系越来越亲近,他们也给我讲他们过去的一些伤心事,这个时候我都尽力去安慰他们,尽我所能把他们带入愉快的心情。每天上午,我在三楼大厅教他们画画,画的有喇叭花、向日葵、西瓜、鱼虾、蚂蚱、蜜蜂等,全是老人们比较熟悉和容易学会的东西。老人们完全没有画画的基础,但他们的画色彩浓烈,线条天真,仿佛一朵饱经风霜的秋菊,散发着他们生命的芬芳。画画给他们平淡的生活平添了几多的乐趣。他们执笔时的笨拙,染色时的执着与认真,得到我表扬时的宛若孩子一般的开心微笑也让我看到了一副从未看到过的秋景,人生的平淡而灿烂的秋景。</p><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之余,最惹我恋爱的便是广场四周的秋菊。它们虽然没有春天的牡丹那么华贵雍容,那么绚烂,但金黄色的花瓣却蕴含着生命中的深沉,暗绿色的叶面上透出秋的苍劲,有的菊蕊已被秋雨刷得残缺不全了,但仍在顽强地展示着那独属他们的美丽,仿佛养老院里老人们的晚年,虽然失却了青春的活力,但却收获了晚秋的苍劲和坚韧。有时候,面对着这一群银发芬芳的耄耋老人,我会联想到我自己。我也不再是昔日里那充满活力的少年郎了,岁月的秋风已经不知不觉地给我的双鬓蒙上了一层秋霜。再过上十多年,我可能就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去走过我人生的秋天。</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秋天既然不能全由悲凉寂寥的感觉来定义,人生的秋天也要像秋菊那样灿烂。</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自网络,在此表示谢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