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感恩节假期乘邮轮旅行

赵秀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是北美洲独有的传统节日——感恩节。</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感恩节始于1621年。1863 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她定为国家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4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有4天假期。趁长假,很多人都会赶回家庆祝佳节。美国感恩节的盛大和热烈情形不亚于中国的中秋节和春节。</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让我们做父母的在美过好感恩节,是儿子、儿媳的很多心愿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于5月27日赴美签证后,他俩就开始筹划。在反复比较中,选择了当今欧美人民热衷的邮轮旅游。定下后,于9月份就通过互联网把船票订了下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早餐后,我们把头天准备好的4个旅行箱装上了儿子驾驶的汽车,于8时出发,开始驶向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湾的邮轮码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出门驶入50号公路后,一直往东直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感恩节的早晨,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宽阔而平坦的公路上,汽车比往常的这个时候少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8时零8分,一只鹤鸟出现在公路上的右边。它好像早早来到这里,欢送外出旅行过感恩节的人们;也好像在等候搭乘提前约好了的哪辆车,一起到什么地方过感恩节。我蛮感兴趣地用相机拍下了它那不知何去的身影。</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8时12分,我们驶入了520号公路。这儿汽车限速是65迈。</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上百头的牛,早早被赶到了这公路旁的辽阔牧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初冬的牧场,草还是那么绿,牛儿吃得还是那么甜、那么香。我们路过它们的身边,它们也很少有抬头与我们打招呼的。</p> <p class="ql-block">  路旁和路中间草坪上青青的草,挂满了欲滴的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亮发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直行的公路这边,停着四、五辆警车。这里很可能是刚刚发生过交通事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8时38分,我们驶入95号公路,开始向南行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95号公路,是美国州际公路系统的一部分,共计跨越15个州,是美国东部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北起缅因州与加拿大的边界上,南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与美国国道1号相连,大体上与大西洋岸平行,全长3098公里。是美国政府投资于1957年建成的,全程不收费。</p> <p class="ql-block">  右边又是大片的牧场。过了牧场,又出现了望不到边的沼泽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左边,有大片的树林。树林过后,是一片很漂亮的居民小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时的汽车限速是70迈。</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与我们同向行驶的二层大汽车,拖着十几辆日产新丰田、凌志轿车。大车头部上方也是二层的一部分,上面照样放着新轿车。</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来美国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无论是在居住的小区里,还是在佛罗里达州的公路上,看到日产的汽车是比较多的,像丰田、本田、凌志、马自达等。</p> <p class="ql-block">  前面有一辆大客厢车,拖着一辆小轿车。儿媳告诉我们说,这是家庭外出旅游的,大车厢内拥有卧室、厨房、洗手间、电视等。旅游到那里,就扎营食宿在那里。小轿车是大客厢车扎营后,再到周边外出旅游时使用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公路两边大片的树木只剩下黑乎乎的树干,大部分是松树干。这是火灾造成的。这次火灾时的风力可能很大。二、三十米宽的公路都隔不住火势的蔓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公路两旁大片的橘子园很快取代了那难看的火灾林。硕大的橘子挂满了枝头,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显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  行驶中,我们又看到了路中间一片狭长的树林。路中间的树林将公路双向道分开一段的情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每次旅途中。这一奇特的景观是保护树木远见卓识的生动体现。</p><p class="ql-block"> 9时25分,我们来到公路旁专门设置的休息场所。这里设有停车泊位、多个休息桌椅,洗手间旁还设有自动缴费购物处。四处的树林和草坪,让人们更觉得舒适愉悦。</p> <p class="ql-block">  9时40分,我们又驶上了95号公路。</p><p class="ql-block"> 从公路两侧的支路上插入95号公路的汽车越来越多,使整个公路形成了浩荡的车流。快速的汽车有序地奔腾着。</p> <p class="ql-block">  朵朵白云,悬浮在蓝天上,千姿百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公路由单向4车道变为5车道。</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公路左边一大片盆景树木,像栽在地里一样,摆放得成垅成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公路两边的牧场、牛马;林立的高压线塔;漂亮的居民小区;清澈的河水、湖泊;路中间保护性的树林……,交替着与我们相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路旁,一个小城市接着另一个小城市,相继出现在我们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前面的那座横跨公路大桥十分别致。95号公路上的车可从公路的中间上去,也可从公路的两侧上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会儿,我们驶上了有三、四层多的公路立交大桥。纵横交错的桥梁,擎架着数不过来的车道。飞驰在上面的汽车川流不息。整个场景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很快进入了美国东部最大的都市圈。这个都市圈由戴德县、布劳沃德县和棕榈滩县组成,人口超过559万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迈阿密是这个都市圈中最大的城市,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在金融、商业、运输业、媒体、娱乐、艺术和国际贸易等方面拥有重要的地位。她还是滨海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迈阿密坐落在佛罗里达大沼泽和比斯坎湾之间广阔的平原上。东临大西洋,南接加勒比海,西眺墨西哥湾。</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1时22 分,我们驶下了95号公路。5 分钟的功夫,就到达了提前预订好了的迈阿密海湾邮轮码头旁的停车楼4楼。</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邮轮公司接站的汽车司机,把我们的行李箱装上他的车。用了5分钟就把我们接到了邮轮码头。据说,全球70%的邮轮从北美始发,而其中70%的又从这里始发。迈阿密因此被誉为“邮轮之都”。</p> <p class="ql-block">  12时20分,我们通过了登船安检;12时35分,办妥了入船登记手续;12时43分,登上了邮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们乘坐的邮轮</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这艘邮轮是嘉年华命运号。它建造于意大利。船籍是巴哈马。吨位101352 吨,全长272米,平均航速21 节,载客量3400人,船员总数1050人,船舱总数2119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二、六、七、八层是住宿房间。我们住在八层的8308 房间。房间内设施齐全,摆设讲究。相当于星级宾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午,我们来到九层自助餐厅,品尝了一些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说整个船上负责饮食的厨师就有150名。</p> <p class="ql-block">  九层的餐厅、厨房位于邮轮的后半部分,约占全层总长的五分之二。前半部分的中间两侧各有两处现场做餐的供餐窗口。你想吃什么口味的美食大餐,即可到做什么风味的窗口去排队,让厨师现做。右侧专设了一个中餐窗口。</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间部分是约1000平米左右的大厅。大厅前边分两侧,各侧长台上摆放着同样的各种美食佳肴和水果、蔬菜。游客们都非常自觉地在两侧排队,自己选择自己喜爱的。应有尽有的东西,丰盛得让人真的无法选择。</p> <p class="ql-block">  大厅四处摆放着的桌椅,是游客们任意选择的就餐地方。坐在靠船边的那些座位,可以边品尝美食,边欣赏大海的风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大厅后边两侧的自动门出去,还有个拥有两个供餐窗口的中厅。人们在这里用餐比较安静。</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九层大厅和后边中厅的上部是与十层联通的。从九层可通过 3 处楼梯到十层靠海两侧摆设的桌椅上用餐。</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用餐的人们熙熙攘攘。大家拥有不同颜色的皮肤和头发,身着不同的服装和装饰,享用不同的美食和佳肴,却像一个大家庭那样的和谐。在这里没有吵闹,没有嫉妒,没有争斗,没有敌视。</p> <p class="ql-block">  15时37分,我们按照船上广播的通知要求,来到四层右侧走廊集合,统一接受安全教育。先是每隔十几米有一位工作人员做如何穿着救生衣的示范动作,然后,是广播员讲了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英语。前后总共用了10分钟。</p><p class="ql-block"> 离开船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乘电梯来到十层的甲板上。</p><p class="ql-block"> 啊,蔚蓝的迈阿密海湾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临海高楼大厦远近交映;多艘游船、邮轮停泊待发;忙碌的集装箱码头,展示着这儿的良港重地;葱郁的椰树环绕在海湾岸边的公路旁和别墅间;海湾上几座跨岛大桥更是美丽壮观!</p> <p class="ql-block">  16时20分,邮轮鸣起了长笛。嘉年华命运号这个“巨无霸”启航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徐徐地离开了景色优美的迈阿密海湾。</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航行中,美丽的迈阿密海滩映入了我们的眼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邮轮上看到的迈阿密海滩</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邮轮的航行,这著名、美丽的迈阿密海滩很快变成了我们记忆中的美好憧憬。</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邮轮离海湾越来越远。站在夜幕降临的邮轮上,远眺浩瀚的大西洋,天海一色,无际无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8时,我们来到了邮轮四层宴会厅,出席感恩节晚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邮轮三、四层的后半部分,分前后两个宴会厅。每个宴会厅中间部分的三、四层是错层的。三层是一个圆形的大宴会厅,四层是一个环三面弧形的宴会厅。</p> <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员按游客订购船票的组团人数,提前安排好了座位。一般8人以下安排在四层环形宴会厅,8人以上的安排在三层圆形大宴会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无论安排在什么地方,宴席标准和服务都是一样的。我们的餐桌是四层里边的560号。</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邮轮四楼宴会厅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  宴席全是人性化的服务。好多食谱、菜谱、果谱和饮料任每个人选。选好后稍等一会儿就给你端上了餐桌。可一次性选好,也可用后再选。我们在按照合适口味点好菜后,又特意点了一道“火鸡”菜。因为美国过感恩节,“火鸡”是不可缺小的一道菜。</p> <p class="ql-block">  我们斜对面的那张桌,坐的是祖孙三代6个人。两位老人和他们的孙子在一侧,孙子坐在外边;老人的儿子、儿媳和孙女在另一侧,孙女坐中间。今天是两位老人结婚43周年纪念日。服务员给他们端上蛋糕,点起蜡烛。周围的三、四位服务员都凑到这儿,为他们歌唱祝福!</p><p class="ql-block"> 游客在订购船票时,如果在旅途中有那天需要纪念和庆贺的事情,都可注明。服务人员届时会根据游客的登记,如期安排妥当。</p><p class="ql-block"> 19时20分,邮轮通过广播向游客致辞,祝大家感恩节快乐!接下来,三、四层的服务员都与游客互动起来。大家载歌载舞,同欢同乐,将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 <p class="ql-block">  24日16时20分,我们乘坐的嘉年华命运号邮轮从迈阿密海湾启航后,一直在佛罗里达海峡往西南行进。</p><p class="ql-block"> 25日清晨,我和儿子来到邮轮10层的甲板上,准备观看海上日出。谁知,一大块不规则的云彩正遮在日出处的海平面上。</p><p class="ql-block"> 6时54分,我们才看到刚刚露出一点的太阳。她那欲喷的光芒照红了云彩,映出了朝霞。</p><p class="ql-block"> 不到7时,天蒙蒙亮,邮轮就驶入了基韦斯特码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基韦斯特岛是美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和城市。它位于迈阿密西南207公里,离古巴首都哈瓦那只有170公里。面积 19.2平方公里,人口25400之多。</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地图上看,迈阿密以南不是陆地,而是一系列的岛礁,形成一条长长的链条,从迈阿密南端一直延伸到基韦斯特,而基韦斯特是这一系列岛礁的最后一个岛屿。</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基韦斯特岛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它扼守着大西洋、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从1822年开始肃清加勒比海盗起,这里就成了美国的主要海军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基韦斯特码头停泊的邮轮</span></p> <p class="ql-block">  基韦斯特岛是我们离开邮轮游览的第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基韦斯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市东南有基韦斯特国际机场。这里是多条豪华邮轮航线的停靠港。整个岛上充滿热带风情。溫暖的气候、美丽的海滩、周围的珊瑚礁,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度假环境。再加之慵懒的气氛和西班牙殖民地式的建筑,置身在这里很容易忘记平常的生活,而达到完全放松的目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用过早餐,我们于8 时35分离开邮轮,登岛乘中巴车,仅用了10分钟,就来到了基韦斯特岛北边的停车点。这停车点的对面,是两条街角的一座老建筑,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这个岛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 25.7 摄氏度。我们在这初冬的辰时漫步在这儿,穿着一件单衣还有点热呢。</p><p class="ql-block"> 基维斯特的北边,矗立着一座座漂亮的三、四层高的欧式建筑,大多是宾馆、酒楼。</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马洛里广场的时候,金色的阳光已经洒满了大地。别看这儿这时没有多少人,可每到傍晚,许多游客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儿,观赏难得一见的海上日落。每天 16 时左右,游客们乘船到大海里观看日落,也都是到这儿的码头登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街前行,很快来到了艺术和历史博物馆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与其他博物馆庄严的外形不同,这座艺术与历史博物馆俏丽的外形就足以让我们眼前一亮。这是一座红色砖块砌成的小楼。尖尖的楼顶和圆形的窗户,为这座建筑增添了更加靓丽的景色。</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个博物馆主要是展览基韦斯特岛上的文物和艺术品。有不少珍贵的照片、绘画和实物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博物馆楼前,有一对舞姿优美的男女雕塑,仿佛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我和夫人模仿雕像的舞姿,拍了一张有趣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艺术和历史博物馆旁的四裸女雕塑,吸引了不少游客。还有的人在这儿作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沿街前行,尽兴地观赏着美岛的绝色风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邮轮码头又驶来了一辆满载游客的小游览车。</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街旁的巨树到处可见。她们的古老,她们的宏壮,她们的劲拔,让我们感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9时47分,我们走到了上面标着“1”、下面标着“0”的这个路标处。看起来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路标。但她标志的公路却是美国的一条重要公路—1号公路,而且是这条公路的起点—“0”。</p><p class="ql-block"> 整条公路南起这儿的“0”点,北起缅因州肯特堡与加拿大边境连接,全长 3846 公里,中间经过东部多数大城市,包括迈阿密、华盛顿、费城、纽约、波士顿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贯穿美国东部各州。</span></p> <p class="ql-block">  路两旁是一幢幢的私人 别墅,它们多数是木质建筑,色彩明亮。</p><p class="ql-block"> 楼旁、路边盛开着许多招人喜欢的簇簇鲜花。</p> <p class="ql-block">  基韦斯特养育了不少艺术家和文学泰斗,岛上至今仍保留着海明威、毕晓普、威廉士、弗罗斯特等文豪的博物馆和故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4时27分,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海明威故居。这时,来参观的人们已经排成了长队。</p> <p class="ql-block">  海明威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曾获得过普利策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 1899 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帕克村,1961 年在美国爱达荷州的肯德郡逝世,享年61岁。海明威是位传奇人物,参加过“一战”“二战”,以及西班牙内战。他在“一战”中负过重伤,身上中了37块弹片,动过13次手术。他因作战英勇,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战功十字勋章和勇略勋章。他作为战地记者,报道过多次战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海明威故居建1851年。海明威搬到这里的时间是1931 年,离开这里的时间是1940年。</p> <p class="ql-block">  这座房子有上下两层。有10多个房间,院落很大,长满了巨树和花草,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现在这所房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博物馆,供人们参观游览。里边的东西都是用玻璃橱窗装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在海明威故居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位作家还有一个奇怪的嗜好——养猫。据说,他曾在这里饲养了50多只猫。人们把这个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现在仍有10多只海明威那些猫的后代,占据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基韦斯特岛的大海,给海明威提供了无尽的生活乐趣和写作素材。</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海明威在这个小岛上居住不到10年里,作为渔夫、猎人、成功的作家和基韦斯特最受尊敬的公民,过得十分愉快。他在这里创作了《死在午后》《非洲的青山》《一无所获》《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雷》《有钱人和没有钱人》等一系列作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个人有生有死。”海明威有一次说过,“但是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充分享受生活。”这话说得,对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个人,是多么的坦诚而真切,是多么的实际而重要啊!</p> <p class="ql-block">  海明威故居对面,是一座高高的灯塔。据说,海明威喜欢饮酒。每当他晚上从酒吧返家时,灯塔还能帮他找到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沿杜瓦尔大街一直往前走,在尽兴地游览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基韦斯特的最南端。</p><p class="ql-block">哇,这么多人在这儿排队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走到跟前才知道,人们这是在排队等待在美国"最南点"的标志立柱处拍照呢。</p> <p class="ql-block">  这个"最南点"标志立柱,看上去是一个彩绘的、像个大陀螺似的。上面赫然写着:离古巴90英里(90 Miles to CUBA)。</p><p class="ql-block"> 这儿距海对岸的古巴只有145公里。据说,古巴的民族英雄何塞·马蒂曾在美国侨居了15年。1895年,他领导古巴人一起反抗西班牙殖民者,并身先士卒地指挥并参加战斗,最后牺牲在前线上。当年,马蒂的起义指令就是夹在雪茄内从基韦斯特送回古巴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儿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好不容易拍下了一张留念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与夫人在“最南端”标志立柱处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拍照后,我们来到离“最南端”标志立柱不远的海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啊,好漂亮的海滩上有好多人在阳光浴。据说,作家海明威当年在这个岛居住的时候,沐浴在阳光之下的基韦斯特海滩上,是他的乐趣所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沿这儿的石垒桥往里走,领略了美国最南端的大洋风光。</p> <p class="ql-block">  在返回停车站的途中,我们走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等候拉客的车夫,在自己的车子上相互交谈。</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去海滩冲浪的人,正驱车拉着小舟走在这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看到的杜鲁门“小白宫”所在区域,是一片高大上的别墅区,绿化极好,房子依次排列,装饰简约而不简单。</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杜鲁门“小白宫“,原本是美国海军潜艇基地的指挥所和军官住所,后因杜鲁门总统在多个冬季曾在此居住、办公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左边的商店。这儿卖的纪念品,许多是以1号公路“0”点的“0”为标志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老艺人在路边用心地编织着小筐,供游客们欣赏、购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几百年来,这里经过古巴、西班牙和美国多少代移民的开拓,留下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教堂。</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路旁的这座住所是基韦斯特最古老的房屋。她是船上的一位木工于1829年建造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位木工共有7个女儿。1887年他死的时候,把这所房子给了他的七女儿,七女儿终生未婚。1936年七女儿死的时候,又给了她的一个亲戚。以后,这个亲戚又捐给了政府。</p> <p class="ql-block">  基韦斯特的大街上,到处都有骑着出租的自行车游览的游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3时零5分,我们乘电动小火车离开了基韦斯特岛,往停泊在码头的邮轮处驶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经过码头安检处,我们于13 时30分来到了邮轮。</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4时25分,命运号邮轮游启航了。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我来到邮轮10层甲板后端,一边眺望着徐徐离开的基韦斯特,一边拍摄着她那美丽的岛影。</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基韦斯特,她那温润的气候,随风摇曳的棕榈树和棵棵巨树,欧洲风格的别致建筑和著名的历史古迹,美丽的大海和海滩,以及岛屿上的热带风情,构成的这片田园诗般的世外桃源,让我赞叹不已,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与美国的“天之涯、海之角”——美丽宜人的基韦斯特告别后不久,我们开始准备出席今天的晚宴了。</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晚宴是特别的船长晚宴。要求游客们都着正装入席。</p><p class="ql-block"> 18时,我们按要求着装,按时来到了四层宴会厅。</p><p class="ql-block"> 噢,不同国度、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游客们都身着正装,陆续结伴来到了这里。有些女士穿着的连衣裙非常的高贵华丽。</p><p class="ql-block"> 宴会的场面隆重而奢侈。</p><p class="ql-block"> 在今晚船长宴会的很多菜谱中,多了一道“波士顿龙虾”。</p><p class="ql-block"> 波士顿龙虾主要生长于大西洋西岸的缅因湾冷水区。与生长在温水区的龙虾不同,它拥有大的虾钳,口味柔和,肉质坚而细,富有弹性。还低胆固醇、低热量。</p><p class="ql-block"> 为了留下出席船长晚宴时的美好记忆,我们拍下了穿着正装出席晚宴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与夫人出席船长晚宴时留影</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3> <p class="ql-block">  25日14时25分,我们乘坐的嘉年华命运号邮轮离开基韦斯特后,在佛罗里达海峡往西南方向航行中,很快进入了墨西哥湾。</p><p class="ql-block"> 11月26日清晨,我又来到了邮轮10层的甲板上看日出。</p><p class="ql-block"> 噢,昨天早晨来拍摄海上日出的那位外国人,比我来得还早。他已把支相机用的三脚架摆好了。</p><p class="ql-block"> 7时零5分,我拍下了第一张墨西哥湾上的日出照。</p><p class="ql-block"> 7时零7分,我请那位外国人,以墨西哥湾日出为背景,给我拍了个留念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在墨西哥湾日出时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又经过6个多小时的航行,邮轮驶入了加勒比海。于13时30分,停泊在墨西哥的科苏梅尔岛码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离开邮轮游览的时间规定为8个小时。可在科苏梅尔岛自选项目游览,也可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海崖上的图伦玛雅古城遗址。我们选择了去探访图伦玛雅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次探访要在科苏梅尔码头乘快艇,跨过加勒比海,再乘一段时间的车,才能到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离开邮轮后,我们沿码头石桥来到了科苏梅尔岛。</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科苏梅尔岛紧邻墨西哥东南的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于加勒比海的交界处。面积489平方公里。四周有沙滩,中部为丘陵平原。盛产乌木、水果、剑麻、玉米和木薯。有军用机场。人口71000 人。是墨西哥最佳的旅游胜地之一,最著名的是向游客提供潜水和游艇服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3时45分,我们来到了科苏梅尔码头,登上了开往加勒比海对岸的快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坐在没有玻璃窗的快艇2层左侧。</p> <p class="ql-block">  快艇开得不是很快,但很晃。整个快艇左右大幅度地摇晃,大家像在一个大摇篮般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左后方的海面在强烈阳光的照耀下,滚滚的浪涛银光闪烁;左前方的海面波澜起伏,蔚蓝碧绿。前后不同的海景,令人陶醉不已。</p><p class="ql-block"> 忽然,在左边不远的海面上,有好几条海豚在跳跃。看到的人们欢呼起来。当我拿起相机准备拍摄时,海豚已经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飞溅的浪花不时地打在身上,我们更感到了与大海的亲近。</p><p class="ql-block"> 14时25分,快艇摇晃得特别厉害。引起了人们一阵阵的吆喝声。</p><p class="ql-block"> 彼岸的海滩、楼房越来越清晰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彼岸的海滩、楼房</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40分钟的航行,我们到达了墨西哥的卡门海滩码头。</p><p class="ql-block"> 卡门海滩原本仅是一个小渔村。随着日益增加的游客和扮演着前往科苏梅尔岛的码头角色,她也随之发展起来。这里有许多西式餐厅、酒吧、旅馆等。</p><p class="ql-block"> 上岸后,由墨西哥导游带着我们步行10分钟,乘上了大巴车,开始往图伦玛雅古城进发。</p><p class="ql-block"> 导游是一位不到50岁的墨西哥男子。他一停不停地用英语向我们介绍着。有时还拿出地图比划着讲。</p><p class="ql-block"> 公路是双向四车道。有的路段中间还有路灯。路旁的树虽绿,但很矮,没有像样的树林。偶尔见到一些孤零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15时40分,我们到达了游览地点的停车处。</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我们乘这辆车来的游客,胸前都佩上了“12”的标记。在导游的引领下,向图伦玛雅古城遗址走去。</p><p class="ql-block"> 路旁有卖东西的小摊点;有正在卖艺表演的艺人。</p><p class="ql-block"> 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墨西哥这儿是用拖拉机接送游客的。</p><p class="ql-block"> 路旁的浓密灌木丛下可能是常年有水,一棵高大的树木也没有。</p> <p class="ql-block">  16时10分,我们通过城门进入了玛雅古城。导游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比较宽阔的地方,指点着古城遗址,向我们讲解了近20分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座古城始建于玛雅后古典时代早期的公元564年(中国南北朝时期),14 世纪进入她的鼎盛期,没落于16世纪。繁荣了几乎1000年。</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的这座古城,它占有无与伦比的天然地势。东临加勒比海,其余三面筑有厚厚的石头墙,东西长165米,南北长385米。墙身厚度平均达6米,高度平均为5米,在东南和西北两个角上,筑有瞭望塔。</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城内有60多栋石头建造的神殿、宫殿及柱楼等建筑群。建筑的墙身涂满了富丽堂皇的色彩。城内矗立着有高高梯阶的小型金字塔式的神殿,神殿四周装饰有形状古怪的反映玛雅文明的雕像。</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石头城墙是抵御外寇侵略的屏障,也是城内集权阶级与城外劳苦百姓的分水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她是一处唯一建在海边的玛雅古城,曾是贸易活跃的港口城市。</p> <p class="ql-block">  远至中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近至包括墨西哥湾沿线的产品,通过陆地、河流或海洋,千里迢迢运输到这里进行贸易,使这座古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商品贸易中心。</p><p class="ql-block"> 活跃的商贸活动,使这里的生活几乎每天都得与政治、宗教、艺术、天文学甚至星象学密切相关,从而进入发展的鼎盛期。1523年前后,西班牙人踏上美洲大陆后的70多年间,这座古城渐遭废弃而衰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城遗址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绿色草坪环绕的古城遗址间,浏览着处处遗址,品味着她们散发出的庄严神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我们步入古城临海崖边的时候,加勒比海上乌云翻滚,海风呼啸,汹涌的浪涛卷着白沙不停地拍打海岸。海崖上骤然下起了雨。虽然我们打着雨伞,雨水还是被海风吹洒到我们的身上。海风吹起海滩上的白沙也不时地飞到我们的脸上。</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海里和海滩上玩耍的游客,陆续沿阶梯爬到崖上。但还有一些仍被这大自然的魔力深深地吸引在那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兴致勃勃的儿子顶风冒雨沿阶梯下到崖下的海滩上,踏着滚来的海水,拍下了浪涛汹涌卷白沙的景观。</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等儿子上来后,我们沿崖边前行。以加勒比海和古城堡为背景,拍下了难得的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  突如其来的风雨很快过去了。我们继续在古城遗址间探访。</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说,这座海崖上的玛雅古城,在16世纪西班牙入侵之前就因流行病与内乱而衰亡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对玛雅文明的消失,人们曾提出了许多假设,诸如外族入侵、人口爆炸、疾病、气候变化,各执己见,给玛雅文明涂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人们经过对多处玛雅文明遗址进行考察认为,玛雅文明是因争夺财富及权势的血腥内战,自相残杀而灭亡的。</p><p class="ql-block"> 以前,没有接触玛雅文化的我,经对这座古城遗迹的探访而有了一知半解,算是这次旅行的一大收获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古城遗址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按导游约定的时间,我们于17时50分提前回到了停车处。</p><p class="ql-block"> 不到18时,我们乘车离开了这里,驶上了返程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  谁知,墨西哥的导游同中国一些地方的导游没有什麽两样。于18时,他把我们带到了购物中心。这儿没有什麽高档商品,多是些留念性质的小商品。</p><p class="ql-block"> 18时30分,我们离开了购物中心。</p><p class="ql-block"> 19时35分,我们从卡门海滩码头乘坐快艇,于20时10 分返回科苏梅尔岛。</p><p class="ql-block"> 我在科苏梅尔码头,拍下了嘉年华命运号邮轮的夜景。</p><p class="ql-block"> 科苏梅尔岛的夜晚灯火通明,街上、店里人来人往。</p><p class="ql-block"> 码头上,墨西哥海关长长的走廊通道,摆满了多种商品。</p><p class="ql-block"> 20时30分,我们回到了温馨如家的邮轮,准备离港返程。</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3> <p class="ql-block">  26日22时,我们乘坐的嘉年华命运号邮轮,在加勒比海岸的墨西哥科苏梅尔岛码头停泊了8个半小时后鸣笛离港,开始了返回美国迈阿密海湾的航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7日清晨,我又早早来到了邮轮十层甲板上看海上日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邮轮已航行10多个小时了,不知邮轮现在处在墨西哥湾的什么位置。</p> <p class="ql-block">  7时,太阳从海平面露出了一大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7日清晨海上日出</span></p> <p class="ql-block">  7时零1分,太阳露出了全貌。</p><p class="ql-block"> 1分钟的时间,太阳在不断的变化中,很快升起。</p> <p class="ql-block">  熙熙攘攘的人们相继来到自助餐厅用早餐。我们邻桌是一对70多岁的美国夫妻。妻子坐在轮椅上。她打扮得非常时髦。上衣是紫红色的,有十分协调的大小暗花,花旁伴有飞舞的蝴蝶。一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描着一对柳叶眼眉和一对漂亮的眼睫毛。耳垂戴着一对宽厚的白金耳环。双手的指甲上涂着枣红色的指甲油。脸上虽有些皱纹,但白白的脸庞、端正的五官、大大的眼睛,再加上这般装饰,仍显得漂亮、安详。丈夫身体很好,在餐厅里不停地为妻子忙碌着。两位老人吃得非常香甜,心里肯定非常舒适。</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相依为命的两位老人在邮轮上愉悦地生活,使我深深地感到,邮轮是老年人的天堂;邮轮旅游是老年人的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  这艘12层高的邮轮,好像一座移动的城市,堪比一座豪华的“海上皇城”。她不仅是艘船,更是一个豪华精彩的世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天晚上回到房间时,我们都会看到一份第二天的活动安排,还有推荐的活动焦点。从早上到次日凌晨,都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各种活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用过早餐的人们陆续来到各自喜欢的地方活动,尽兴地娱乐、体验和享受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邮轮后部的十二层是一个小型高尔夫球场。当我们上去的时候,那里已经有很多人在玩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十一层是露天的缓跑道。我每天早晨拍完日出照,都在那儿溜达几圈。我们在十二层还能看到正在那里慢跑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邮轮的前部十一层有一个可以打半篮的篮球场。我们来到这里时,就有不少人在这儿打了起来。这层与篮球场相邻着的是水上滑梯。</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本来也想上去滑上几滑,可一看全是些孩子,有几个大人,他们也是在照看孩子的。我就也不好意思再想了。那确实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都排着队在急切地等待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下到十层,前边是乒乓球活动场地,两幅球台都有人在打球。打球的都是美国人。打球的水平很一般。有位打球的美国人几次把拍子让给我打,都被我婉言谢绝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国的国球在异国他乡这么受欢迎,我特别高兴。如果现在是像40年前“小球转动地球”的乒乓外交那么重要,我肯定是要上场的了。</p> <p class="ql-block">  最热闹、最吸引人的莫非是邮轮九层中部的露天娱乐场了。从上午八九点钟到半夜的十几个小时里,这里一直是游客们欢乐的海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来到中央舞池载歌载舞。有个狂欢的戴礼帽的外国人,兴奋地抑制不住,把与自己对舞的女子抱了起来,让人们开怀大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面朝邮轮前方、身着洁白结婚礼服的一对新婚伴侣,也来到了中央舞池。人们齐声让他们接个吻,可他们一直没有满足大家的这一不算过高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舞池的热闹活动,是有主持的,还有拍录像往上边大显示屏同步播放的。上面的十层那里还有负责音响的,搞伴奏的,在歌唱的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观看的人比参与的多得多。九、十、十一、十二层的甲板上都载满了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央舞池旁,有个游泳池,游泳池的一头两侧,各有一个桑拿按摩浴池。在这里玩耍的多数是些孩子和年轻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个别孩子进水还有些害怕。这个孩子有老人护着还不肯下。</p> <p class="ql-block">  这欢乐的海洋,也成了年轻姑娘们赛美的舞台。无声的比试中,让人们形成一种感觉:越是漂亮的,越是穿得少。</p><p class="ql-block"> 邮轮九层的后端,又是一处游泳池,游泳池的一头两侧也各有一个按摩浴池。它有一个电动顶盖,下雨时和日落后就移动盖上。</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这儿是大人和情侣的天地。我们在悠闲地漫步中,随意地吃上一点喜爱的水果,喝上一杯咖啡,品尝一个现取的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海上旅行中再也没有比美食更有力量,能直接打动人们的身体和感官了。是的,今天九层自助餐厅的午餐,仍是荟萃世界的各种美食,真是令人垂延。在这里,吃不再是为了填饱肚子 ,而是一种美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躺在甲板上的躺椅上,享受日光,看看书,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是许多游客的嗜好。邮轮有上千把躺椅供人们享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日光浴的习惯,但那清新的海风、灿烂的阳光,也把我们吸引到了躺椅上享受了一番。</p> <p class="ql-block">  迎着海风,漫步在甲板上,欣赏着船与海构绘的美好景观,怎能不让人神旷心怡呢!欣喜间,我们拍下了一张张值得留念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在甲板上远眺夕阳,也是一天很美的时刻。</p><p class="ql-block">17时38分,一轮红日落在了海平面上。彤红的晚霞映照着碧蓝而平静的海面。</p><p class="ql-block"> 海上日落的美景,不时地进入了我们的相机镜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和夫人手托红日照</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一天内看见海上日出,又看到海上日落。</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在海平面上,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是10个小时37分钟。</p> <p class="ql-block">  四层宴会厅,灯火通明。18 时,人们相继来到这里。</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享受着世界各地美食的时候,训练有素的侍者,丝毫不亚于五星级酒店的水准。</p><p class="ql-block"> 我们斜对角的那家祖孙三代6个人,依然是那样就坐着。就餐中,周边的几个服务员又凑过去唱生日歌。原来,今天是老人的孙子过生日。</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服务员又为我们对桌的那对中年夫妻献歌祝福。儿子说,今天是这对夫妻的结婚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几百人的宴会厅,像这样的纪念活动不知有多少。</p><p class="ql-block"> 整个宴会厅庄重而热闹,高雅而祥和。宴会不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国际化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丰富多彩的海上夜生活,让我们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 三、四、五层有七八个风格迥异的酒吧。富丽堂皇的三层大堂及电梯,十分美丽壮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鸟瞰三层大堂及电梯</span></p> <p class="ql-block">  晚上到大堂里饮酒、喝咖啡、聊天和欣赏钢琴等乐器演奏的人很多。3个并排着的电梯载着上下的人们穿梭不停。</p><p class="ql-block"> 从三层到五层一片辉煌。</p><p class="ql-block"> 四层后半部的一个500平方米左右的酒吧里,人们正在欣赏着歌手和着慵懒的爵士歌唱。</p><p class="ql-block"> 四层的后半部两侧,是夜间临时摆置的许多个布景不同的摄影间。游客们熙熙攘攘地在选择摄影间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19时30分,我们来到五层其中的一个中型剧场。这儿今晚有两位著名演员,各有两场轮流演出。我们进去观看了不到20分钟。</p><p class="ql-block"> 出来后,我们左拐前行,来到了赌博大厅。整个赌场的设备与我2007年9月在拉斯维加斯看到的差不多,只是场面没有那么大。</p><p class="ql-block"> 五层中间部分的两侧有许多精品店,精品店柜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名贵手表、女式皮包,有金银、珠宝首饰,还有名烟名酒和名牌服装。据说,这些商品都是免税的。</p> <p class="ql-block">  五层的前部是一个拥有1000多个座位的华丽壮观的大剧院。精彩演出、现场演奏,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p><p class="ql-block"> 我一边欣赏着带着原汁原味的欧美风情的文艺演出,一边品味着这次旅行的特别感受:</p><p class="ql-block"> 邮轮旅游,是一种最轻松、最自由、最休闲、最浪漫的旅游方式;邮轮上的生活,是令人向往的梦幻生活!</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h3> <p class="ql-block">  28日6时30分,我们乘坐的嘉年华命运号邮轮返回了迈阿密海湾码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迈阿密海湾码头</span></p> <p class="ql-block">  8时,我们告别了相处5天的嘉年华命运号邮轮,回到了1月24日那天我们停放汽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星期一,是儿子、儿媳感恩节后开学的第一天。由于这次邮轮旅游的日程安排,这天不能及时赶回学校。所以,他俩感恩节前就在学校请好了假,并提前安排了今天在迈阿密的活动——游览比斯开博物馆和花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驱车经过了迈阿密漂亮的金融大街,穿过浓荫蔽日的幽深曲径,来到了比斯开博物馆前的停车场。</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儿的巨树丛林中,到处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雕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刚刚下过雨的树林,还不时地嘀哒着雨水。</p> <p class="ql-block">  9时,我们来到比斯开博物馆时,大门还没有开。开门的时间是9时30分。</p><p class="ql-block"> 到开门的时候,我们作为今天的第一批游客,首先踏进了这处十分迷人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这栋博物馆和庭院中的花园,建于1916年。当时号称美国最大的私人住宅。她是亿万富翁、国际哈贝斯塔公司副总经理詹姆斯.蒂亚伦左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比斯开博物馆掠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建造的5年中,他聘请了3位出色的设计师,动用了 1000多名工人,包括从加勒比和欧洲雇来的劳工和工匠。当时,迈阿密城市大约10000人,也就是说,这所建筑是动用了相当于迈阿密十分之一的人建造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说,詹姆斯.蒂亚伦左建造这座豪华宅邸的目的之一,是收藏古董。在建造时,他让整个建筑充分体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虽然到现在这座建筑只有100来年,但看上去却是非常的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  建成后,从1916年的圣诞节,直到1925年他过世,詹姆斯.蒂亚伦左每年冬天都到这里生活。他去世时才66岁。仅在这里居住过10个年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后来,由政府将这所建筑开辟为博物馆,供人们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博物馆前两侧,各建有欧式建筑的门,十分别致。现在,那儿还有拍婚纱照的呢。</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里规定,进博物馆室内游览时不允许录像、摄影。</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一层,中间是个方形庭院,四周是建有70多个房间的上下3层的建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说,庭院上顶以前是露天的。开辟为博物馆后,就把她进行了改造。大厅前后各立的4根大柱子,牢牢地顶着钢架与玻璃制成的庭院上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庭院中一尊有一位男士和两旁骑着怪兽的孩子组成的精美雕塑,格外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从一层到三层依次参观浏览了每个房间。</p> <p class="ql-block">  一层左侧茶室里的壁柜中,展示着欧式的瓷器。据说,主人订购的一套瓷器是在当年的泰坦尼克号邮轮上,随着那段历史一起沉入海底。之后,他又从欧洲订购了一套,就是现在展示的这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餐厅的墙上悬挂着两张壁毯,一张的图案是人物,一张的图案是花鸟。墙壁上挂着的4座烛台,展示着细致的雕文和艳丽的图案。</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高大的壁炉上面是意大利风格的雕像。音乐室有钢琴,吊灯和壁画别具一格。有一个房间的空中吊着一只船模,像正在海上航行一般。</p> <p class="ql-block">  右侧有一间是客厅。客厅的壁炉比餐厅的那座大一些。墙壁一侧悬挂着两条竖式壁毯,一条是狮子图案,一条是花纹图案。另一侧悬挂着一条人物图案的横式壁毯。一边摆着钢琴,放着4把椅子;一边摆着方桌,放着2把椅子;还有一边摆着几个沙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一间是电话室,房间不大。那时的电话还摆放在那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会客厅比较大,上顶是精美的木雕。室内摆设得十分阔气。最耀眼的是那块大木钟、那个大沙发和那个大茶几。厅内两侧各摆放着的3把椅子也特别大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书房里有2个大书橱和1个小书橱。书橱里的书都是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  二层左侧有几间是客人卧室。室内有大镜子、椅子、躺椅、大床,床上方都挂着很漂亮的帐。</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还有几个女客的卧室。室内有梳妆台、大镜子,床上方挂着的帐是刺绣的,比其他卧室挂的漂亮得多。</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房间外的走廊上摆放着雕刻着人物和花鸟的椅子、柜子等木制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与庭院正对着的二层正面有一间最大的豪华办公室,是詹姆斯.蒂亚伦左专用的。大大的老板桌旁有临时的休息床、沙发。前边是一尊尊精美的雕塑。电梯就设在房间的一侧。</p> <p class="ql-block">  与办公室相邻的是他本人的卧室,上方挂着帐的大床床头两侧,摆放着床头柜,一个柜上摆有台灯,一个柜上放有书籍。床的对面是壁炉,里侧是大镜子。里间是卫生间。卫生间里还有浴缸。</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临间是豪华的双人卧室。</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双人卧室相邻的是两处摆设讲究的会客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层的右侧是早餐厅和厨房。这个房间门口有两只头朝前、两只头相对的4只貔貅。</p> <p class="ql-block">  早餐厅属亚洲风格装饰。厅内摆放着1张大圆桌和6把椅子,有壁炉、壁画、屏风,有两个青花瓷大缸,还有“八仙过海”的几个人物雕塑像。据说,这里摆放着的艺术品都是从中国运来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厨房很气派。有3个洗菜盆,4个大小锅灶和锅,2个水龙头,还有1个很大的捣臼子。</p> <p class="ql-block">  三层有几个卧室,还有洗刷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有房间窗的设计很独特,共分3层,里边层是玻璃,中间层是百叶,外边层是钢丝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个房间摆设和悬挂着的装饰品都是当时收藏的15—19世纪初的艺术品和古董。</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博物馆里面出来后,经博物馆前右侧的门进入博物馆外右侧的庭园。</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右面的外边有1处淡水游泳池。从室内可直接进入游泳池。</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后面濒临大海。正前方的海上有一艘石雕船,船上的雕作真是神来之笔。据说,它雕作的是“亚诺方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雕船—亚诺方舟</span></p> <p class="ql-block">  亚诺方舟是取自圣经《创世记》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说的是,上帝喜欢看中的亚诺遵照上帝的嘱咐建造了一艘方形大船,载着他的家人避免了由上帝降雨 40 天而形成的洪水灾难。</p> <p class="ql-block">  这艘石雕亚诺方舟的雕作不只是一个装饰,更有着雕作它的深深寓意。</p> <p class="ql-block">  石雕船的左侧是漂亮的棕榈树和石拱桥。在桥那边能见到繁华的迈阿密城的一角。</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石雕船的右侧,是一个从船上岸的亭子。</p><p class="ql-block">我们从亭子那边进入了博物馆的后(北面)花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花园的面积很大。整个布局是对称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里是一处别致的小庭院。庭院墙上有专门雕作养花的石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这儿两侧可以登上高处,观赏整个花园。</p><p class="ql-block">花园内片片绿屏环绕,株株巨树成荫,处处流水潺潺,朵朵鲜花绽放,尊尊雕像矗立,座座建筑精美。</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个小时的参观游览,我们仿佛去了一次17世纪的欧洲。</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4时30分,我们驱车驶上了返往奥兰多居所的公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