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昌:《京报》与邵飘萍

陈小琴 琴心剑胆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5日(星期三)上午10点,<b>“北京古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京报》与邵飘萍,</b>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交道口馆)三层报告厅举行。</p> <p class="ql-block"><b>内容简介:</b></p><p class="ql-block">邵飘萍(1886年10月11日~1926年4月26日),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字飘萍,笔名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也是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等。</p><p class="ql-block">社会上关于邵飘萍的生平介绍和《京报》社址存在一些争议。这些争议可能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传承过程中的误解或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报人,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邵飘萍的优秀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他面对反动军阀的镇压和迫害,毫不畏惧,坚持报道真实情况,为民发声。他的报道和言论极具鼓动性和感染力,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p> <p class="ql-block"><b>主讲人:王克昌,</b></p><p class="ql-block">北京市宣武少年宫高级教师(已退休),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智库专家。在职期间曾荣获中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候选人。主讲并参与近千余场公益讲座,主编及参与50余册相关书籍编写工作。热衷公益事业,在30余年的时间内,先后资助了近250名革命老区贫困学生。2024年获得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小马厂东社区“最美教师”称号。</p> <p class="ql-block"><b>“北京古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b></p><p class="ql-block">由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与市文物局、市社科联、东城区图书馆联合举办。近二十年来共举办两百余场讲座,已形成备受市民欢迎的文化品牌。此项活动多次获评“北京市社科联普及活动组织奖”,并助力协会多次获评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系列科普讲座组织工作先进单位”。</p> 作者:陈小琴,史学研究者,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