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来到苏州,苏州的古韵已深深印在脑海中。那天,在凤凰山墓地,祭拜了父母親大人之后,海外的朋友说,要去逛逛平江路,于是,查找线路,坐了地铁前往……<br> 平江路,这条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街,是苏州古城的缩影。自宋代起,这里便是苏州城的重要街巷,河道纵横,粉墙黛瓦,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与韵味。<br> 街边的建筑,多为明清风格,飞檐斗拱,木雕窗棂,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站在桥头,望向那缓缓流淌的河水,仿佛能看到古时的商船往来,听到摇橹声在水面上悠悠回荡。<br> 平江路的居民,依旧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热情寒暄,那份质朴与纯真,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br> 走在平江路上,脚下是历经岁月打磨的石板路,每一步都似踏在历史的脉络之上,思绪也随之飘远。<br> 时代的变迁,平江路也在不断发展。如今,它仅仅是一条古老的街道,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街区。<br> 漫步其间,各种特色小店琳琅满目。有售卖传统苏绣、丝绸制品的手工艺品店,一针一线绣出了江南的细腻与柔美;有飘散着浓郁茶香的茶馆,人们在此品茗聊天,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还有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书店,为古街增添了几分现代的浪漫与雅致。 平江路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让古老的街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br> 漫步平江路,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传统与现代,城市发展与历史传承和谐共生。<br> 我深切的感到:城市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应忘记历史的根脉,而应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平江路是一条傍河的小路,是苏州一条历史悠久的经典水巷。800多年来,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 外墙多已斑驳,却如丹青淡剥。墙面剥落处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神采灵动。宋时苏州称“平江”,取名缘于此。平江路就像一本打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首悠扬的乐章,奏响着古今交织的旋律。 不少老房子门板上的油漆脱落,门楣古旧,但它们散发出江南建筑艺术的淡雅与别致,给人一种沧桑的美感。 这里充满了浓浓的江南水乡气质。当然,苏式茶楼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碧螺春的原产地,沏上一碗茶,静静坐在河边,看小桥流水,也是非常惬意的。 行走间,耳边响起婉转悠扬的古琴声,老街故事在唱腔声中发酵,穿过古街古巷,品味那穿越时空的美好与惊艳。 那些丝绸店铺在告诉你这里是苏州。沿街不少老宅已充作酒吧、会所,外表并不张扬,悄悄掩隐在木制门之内,乍看起来与普通民居并无二致,只有从格外精致的雕花门廊上窥出些端倪。 或许只有吴侬软语的家长里短是苏州文化中最绵长久远的记忆,评弹书香混杂在记忆中,讲述着苏州当年的风华。 桃花坞,晚清近代即有不少名士寓居在这些窄巷深宅之中,清雅高远的文人趣味自然提炼了苏州的精神气蕴。 旧时王谢堂,已作百姓家,或许故居正厅的形貌还在,雕花窗棂也尚可见旧日气派,只是高墙早已挡不住市井生活的侵近了。 临街而立的店铺,许多会吃的朋友为它专门而来。街边美食,由当地的原著居民烹饪,沿街叫卖吆喝,有桂花糕、酒酿丸子等特色街边小吃,边走边食感受平江路的市井文化。 日常住宅,幽静的河道便与粉墙黛瓦的房屋、楼阁、小桥、花木之间彼此借景,宛如一幅长卷画。 漫步平江路,五步一登,十步一跨,不知不觉就经过了好几座古桥。桥有平有拱,造型不一,年代跨度很大,也承载无数人的匆匆步履。 走几步便能听到古琴悠扬,是一琴馆,据称是请了吴派传人来讲授琴艺。不几步,又是一种江南丝竹之声,喜气热闹,循声向前,是一处评弹博物馆。 绕过前厅,后院即是书场。赶得巧,花上几块门票,听上一段弹词,看台上说噱弹唱,也不由听得人神采飞扬。 明清时期,平江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许多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在此定居,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取道中张家巷,见沈宅。这里既是日常住宅区,也是历史景区,举目望去,古朴典雅,承载悠悠岁月。 柔和的阳光下,汉服打扮的小姑娘轻摇小扇,倚着青石板桥,颇有江南女子的温婉;演绎出苏式生活的精致与典雅。刹那间恍若穿越时空隧道,步入千百年前的苏州,却不知今夕是何年。 难得浮生半日闲,转了许久,流连了几处小巷园林。君到姑苏见,水港小桥多,人家尽枕河。 现代诗人戴望舒写的《雨巷》,描述的就是这里的丁香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岸边垂柳依依,石板路倒映着老建筑,折射出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与安详,撩动过往人员的心弦。 平江河两侧支巷多为历史悠久的小巷,算是苏州保存得最完好的古街了,与观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河道窄处两岸似乎援手可握,宽处可容一船周转裕如,也不过隔水可呼。 平江路与同是苏州老街的山塘街相比,少了份商业气,保住了市巷旧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风貌。 河道西面的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白墙青瓦,木栅花窗,棕红或棕黑色,清淡分明。 偶然一枝柳树斜斜地倚到河面上,颇有拂波之意。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珑,把园林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在平江路行走,小桥流水人家的清丽直入你的视野,江南古城的灵秀迎面扑来。<br><br> 午后的阳光,将柳叶照得通透,搭配上老房民居,簇拥的民众,河对岸店铺成群,这才是传统水乡原本的样子。 “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平江路不仅是一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街道。无论是漫步在青石街道上,还是乘坐手摇船在河上荡漾,都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苏州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领略烟雨江南好风光。<br><br>文/摄影 国强<br><br>2025年2月5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