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

鼓捣当年

<p class="ql-block">法海寺简介</p><p class="ql-block">法海寺位于京西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落成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由工部营缮所修建,明英宗钦赐寺额"法海禅寺"。法海寺现以大雄宝殿内保存完整的十铺明代壁画而闻名中外。经专家论证,法海寺壁画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是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士和画士官所绘的作品,是古都北京在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和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建。驱车22公里。</p> <p class="ql-block">明朝寺院。</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风吹温低。</p> <p class="ql-block">法海寺的溯源</p><p class="ql-block">法海寺是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由御用监太监<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李童</b>倡导并集资的,内阁朝臣、王振宦官集团、西藏喇嘛教上层共同助缘,由工部营缮所修建。</p><p class="ql-block">建法海寺的李童(1389-1453),字彦真,号朴庵,江西庐陵人,是明代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时五朝太监。关于法海寺的修建,有一段"李童托梦"的传说。明英宗年少即位,李童为报自己累蒙列圣宠幸之恩,亦表自己对列圣的忠心,想建一座梵刹,日思夜想欲寻一风水宝地。一日夜梦神人指点,寻访到京西玉河乡水域有一龙泉古刹旧址,于是在翠微山之阳建寺。历时四载始成,英宗亲赐寺额"敦赐法海禅寺",礼部尚书胡、更部尚书王直亲撰碑文。</p> <p class="ql-block">法海寺是一座具有密宗特色的禅宗寺院。历史悠久、殿宇嵯峨、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寺中的文物众多,为人所称道,其中大雄</p><p class="ql-block">宝殿内现存明代工笔重彩壁画,寺前的"四柏一孔"桥、曼陀罗藻井、千年白皮松及梵文经咒佛钟被称为法海寺"五绝"。</p> <p class="ql-block">“明代工笔重彩壁画”</p><p class="ql-block">壁画是真正的绝!细腻逼真,无以复加。越看越好,不让敦煌莫高窟和山西运城芮城县永乐宫。</p><p class="ql-block">法海寺以大雄宝殿内保存完整的十铺明代壁画而闻名中外。经专家证,法海寺壁画是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工部营缮所画士官、画师绘作品,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p> <p class="ql-block">从壁画艺术价值看,法海寺壁画是明代壁画的巅峰之作,出自工部营缮所画士官之手,绘制十分考究。法海寺壁画继承了唐宋时期的风格,因此专家指出,与唐宋时期一脉相承的《帝释梵天图》唯有在法海寺壁画中才能看到。可以说法海寺壁画的艺术价值根本无法用具体的指标衡量,可以算作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历史成就。法海寺壁画属于寺观壁画中的宫廷壁画,壁画完整的保存着原来的密宗体系,既具有唐代传统的模式,人物形象又有着明代的时代特征,使我们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p> <p class="ql-block">一绝。大雄宝殿前的一对白皮松。阳光下实在震撼!</p> <p class="ql-block">又飞天,不陌生。</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庑殿顶,皇家气。唯幸存,明壁画。大门闭,不透风。黑一片,持手电。专讲解,一百元。</p> <p class="ql-block">药师殿里复制品。官办的就是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是一绝,藻井艳。</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放影片。</p> <p class="ql-block">经幢奇,留匠名。</p> <p class="ql-block">绝!法海寺大钟</p><p class="ql-block">铸造于明正统十二年(一四四七),高一米七五,外延口径一米二一,唇厚零点零九五米,重一千零六十八公斤,系用泥范青铜精制而成。从铸造工艺、精美程度上,该钟可与世界四大钟王之一的觉生寺永乐大钟相媲美。</p><p class="ql-block">该钟的上部钟钮为一对相交蒲牢,钟体上铸有助缘法海寺的功德人一千一百五十四名,铸字三千四百多个,均为楷体。钟肩饰莲瓣一周二十片,莲瓣排列成花环形状,犹如伞盖,分布在蒲牢的正下方。在每片莲瓣内均有汉梵文字。莲瓣上、下部有十三行梵文经咒,第一行位于莲瓣之上,其余十二行位于莲瓣之下。梵文经咒共约一千五百字,在梵文经咒中铸有二十五组汉文题名,梵文经咒下方的钟腰部有「敕赐法海禅寺大明正统丁卯年四月吉日铸造」。</p><p class="ql-block">钟体内壁铸有梵文经文十八行,共两千零七十字。在梵文经文中铸有溪赢文题名二十五组。</p><p class="ql-block">据法海寺《楞严经幢》记载,该钟为「铸冶官李智等三员名」所造。</p> <p class="ql-block">1154名功德人。</p> <p class="ql-block">王振。智化寺。</p> <p class="ql-block">还是北京好地方多。</p> <p class="ql-block">雄鸡一唱天下白。</p> <p class="ql-block">四柏一孔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