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随堂·250206观势

乐耘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你要知道我们读帖的目的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 读帖的目的就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知其然,知其所以然</span>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不要把精力都停留在表面上。 我们看的细没问题,但是最终落脚点要知其然。读帖读细致没问题,到了我们现在这个阶段,要找一些有效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我们都要弄出来,而是能够导致这个字最终形成某个关系的这些信息提炼出来。 并不是你读的所有的信息都是最终能够得出这个字的关系。找出导致这个字的关系有哪些特点?那你把这些特点抓出来。我们不要把用笔的一些东西带到结果里面来,我们只要把笔势理解清楚就可以。</p><p class="ql-block"> 理关系得精华:因为左右部件都有错位才形成了中间的空间,所以就形成了疏密的关系,而不是我看出来了他有这个关系。 我们分析部件的特点有什么含义?分析部件的特点,最终一定要形成一个势和关键性的特点。 观势的目的是指导我们去写,我们怎么去写,所以我们要往里推,它是如何形成的这个势。读帖最终的目的是要读出它里面的关系,读出它的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自我觉醒是一种什么状态?</b></p><p class="ql-block"> 就是我们小时候很容易摔跤,一不小心就甩磕到膝盖磕到额头。 但是我们为什么长大了,即使摔倒了也不会磕到碰到哪里?因为我们会有很强的反应,会去撑住。那小时候摔倒就由他摔倒嘞,那手不会去撑,他不会去抓东西嘞。我们现在通过读帖是一个体验结构巧妙的过程。当我们积累的足够多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能写出来。 你不要说我怎么这么蠢?我怎么写不出来?我怎么用不上?这个时候请你记住黄老师一句话:说明你体验的周期、体验的过程不够,你就老老实去读,就可以了。包括后面我们 还有写的阶段,还有用的阶段。你进到我这个训练营,我就会对你负责。你要做的,跟着来就行。我说到哪一步你就做到哪一步,我说让你去读,你就不要想着去写,因为后面我会安排的。等你把读写用这三个阶段走完,你回头一看,你就已经在山顶上了,一览众山小,以前的那些问题、那些苦恼。都烟消云散。所以你不要去东想西想,驭笔大师训练营也好,观势训练营也好,这道体系它不是说我黄聪一个人凭空捏造出来的 ,不是制作一个模式让大家去套。我给的是方向和方法,你们只要去做,就能够得到我真正想教给大家的东西。所以像这样的课程,你拿给任何一个人去看都没有用,他知道他也写不出来,他没有这个过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个课程它为什么分为读写用?而不是说一步就到位?他到不了位。读帖花这三个月的时间。他到底是浪费了你的时间?它是节省了你的时间?</b> </p><p class="ql-block"> 你读了你就真的会有收获,你甚至这个字都不看,你就知道会他会是怎么写。就好像电视剧你看多了,这个人物一出现,你就知道会发生转变。女主人一旦出来,你就知道肯定会构成三角恋,剧情就是这么安排的。</p><p class="ql-block"> 读帖是一种捷径,在座的各位都是走了这条捷径。还有多少人还在走另外一条捷径,另外一条什么捷径?死记硬背。把这个字记住,有用吗? 我们现在还是刚刚的有那么一点点感觉,不要着急着去用,因为你的感触和体会还不是很深。学习书法,整个的过程是从一个体验的过程到自我觉醒的过程。只有你体验的过程足够长,你的体会就足够深。足够深的时候,就能够达到一种自觉的状态,一种自我觉醒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什么要分三个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什么要分三个阶段?</b></p><p class="ql-block"> 让大家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面非常有效率地、有针对性地、反复地去消化我要跟大家讲的东西。 朝这个方向用这个方法有了很深的体会了,这就学到家了。在座能报我的班,说明你的认知都非常高。还有很多他不会做的,他一上来就问老师教的什么书体?那我不学,我只学米芾,我不喜欢苏东坡,圣教书我不写,我只写某某某,某某某上不了展!我学董其昌,容易上,这就是认知低,他就越学越苦恼。但是读帖它有个周期,前面这段时间确实很迷茫,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做对了没有,做错了没有?你只要度过了这个阶段,你就会发现,读帖慢慢的有意思了,好玩了。是不是这种感觉呀?目前基本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读出来的部件的特点,没有跟这个字的势最终形成的势挂钩!读帖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的方法方向理念不错,就没有错,你读出来是啥就是啥,但是你不断地要去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读帖,读它是如何不正不平不匀,又去读它是如何导致的不正不匀不平。</b></p><p class="ql-block"> 例如:说字的理关系:不是为了要写出开合关系而这样做,而是需要化解这边的矛盾。所以他这一点到了这里了,他不得不已往左边走。一般通常的我们写到这里,他为什么要拉过来,为什么这个钩不在这里,而在这里?倒推吧。当你不确定的时候就倒推。因为每个人站在的角度看到的点他都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什么是势与重心?重心与势是对抗的,所以观势。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势如何形成的?</b></p><p class="ql-block"> 势,我们需要去分析的,那分析出来的特点, 又达到了这个势,说明我们这个字就分析明白了,就既知其然,既知道是这么一个关系,同时又知其所以然,也知道这个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最终它能够达到一个平衡。所以左右结构是左右两个部件之间制造和化解,形成了最终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因为A部件和B部件形成的。不管是相同的势还是相反的势,他最终能够达到一个平 衡。A部件和B部件的是都是正的。都是板的,这个字它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动态的。这个字得动起来!你只有打破了才能动,你没有打破它就动不起来。所以你们看是怎么打破的?我们在读帖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主线。既然A部件形成了这个势,B部件要么就顺应这个势,通过最后的部件来平衡前面所有的点形成的势。部件的特点,形成了字的势,形成了字的关系,所以就形成了整个字的势。所以你读的特点一定是要跟这个字最终形成的关系和势要有联系,是因为部件有这些特点,形成了部件的势。因为A部件的势,所以有B部件的势,就形成了这个字的某些关系,就形成这个字,一个“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重塑六步法</b></p><p class="ql-block">第一步❤️:明确重塑方向。</p><p class="ql-block">第二步❤️:读出形成这个关系的特点。</p><p class="ql-block">第三步❤️:把字帖放在右上角或者盖上。</p><p class="ql-block">第四步❤️:把每一个点化的来龙去脉写熟练,每一个偏旁部首符号要搞清楚,了然于胸,不要看一笔写一笔,把笔路起行收动作做到位,起行收写连贯。每一个符号了然于胸,知道自己在写个什么,部首代替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符号。</p><p class="ql-block">第五步❤️:把关系反复的表达,反复地表达。</p><p class="ql-block">第六步❤️:合理。反复表达的过程当中去追求合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圣教序》刘铁云本(原版单字)</b></p> <p class="ql-block">《圣教序》刘铁云本(原版单字0001—0200)<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zhcqjc?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97969"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圣教序》刘铁云本(原版单字0201—0400)</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zhe8kl?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97969"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圣教序》刘铁云本(原版单字0401—0600)<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zhfx5v?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97969"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圣教序》刘铁云本(原版单字0601—0800)<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zhh900?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97969"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圣教序》刘铁云本(原版单字0801—1000)<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zhigkg?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97969"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圣教序》刘铁云本(原版单字1201—1400)<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zhpixw?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97969"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圣教序》刘铁云本(原版单字1401—1600)<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zhrmbv?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97969"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圣教序》刘铁云本(原版单字1601—1892)<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4yzht0f4?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97969"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网页链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