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到疏属山了,这里有博物馆,还有扶苏墓,我是为了扶苏墓来的绥德呢。</p> <p class="ql-block"> 到了博物馆前的广场,算是来到了疏属山的最高处了吗?看到这一片几个展馆还是挺集中的。</p> <p class="ql-block">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广场上的三座人物雕像,走近一看,竖立的是三位革命先辈王震、李子洲、习仲勋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门前立着文物保护的牌子,原来这里是三五九旅司令部旧址。而在古时候,是绥德县城内粮仓所在地,被当地人称为“仓疙瘩”。</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里面空间很宽敞,周围一圈砖砌窑洞围合而成,现在是绥德警备区展厅。</p> <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五县被设为警备区,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兼任警备区司令员,驻扎绥德,居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 驻防期间,三五九旅在击退日军进犯、瓦解国民党在绥德的统治、边区建设等各项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紧挨着三五九旅旧司令部的是绥德汉画像石馆,展馆看上去古朴典雅,颇有汉代的遗风。</p> <p class="ql-block"> 一进门,一幅巨大的复原雕塑画映入眼帘,内容为王侯显贵生前夜宴场景,上方为主人想象的死后世界,表达了当时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展览馆陈列着众多的绥德汉画像石精品,譬如这墓门石上的伏羲女娲分立两边,两千多年的岁月过去了,形象还是那么的清晰。</p> <p class="ql-block"> 通过石像画,我们可以窥见汉朝时人们的生活,譬如农耕植禾、宴饮庖厨、军事征战、神话传说、舞乐百戏等,</p> <p class="ql-block"> 你看这幅车马出行,就那么简单的刻画,却能感受到马儿在奋蹄疾走,女婢裙裾飞扬,整支车队好像在前进一样。</p> <p class="ql-block"> 这幅狩猎放牧,一匹飞奔着的马,上面的人蓄势待发拉了满弓,追赶着猎物。猎物争相逃跑,甚至还回头看着后面追赶的人,简直是太生动了。</p> <p class="ql-block"> 展览馆里,有一座原样复原的延家岔一号墓,尽管发掘前已遭破坏,还是能清晰地看到石像画原来的结构和位置。</p> <p class="ql-block"> 后壁门楣的画像石被敲去,破坏还是比较严重的,盗墓破坏的都是不可复原的历史啊。</p> <p class="ql-block"> 石像画分室展出,中间有通道可直通各个展室。为了保护文物,光线很暗、冷气很足、游客寥寥。我一个人穿行其中,常常被顶上的空调声音吓一跳。</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展馆属实不错,题材丰富的石像画,真实再现了东汉时期塞上的社会风貌,让我得以在两千年后还能领略到当时的民俗民风。</p> <p class="ql-block"> 汉画像石馆的旁边就是绥德博物馆,高高的台阶上,双阙对开,喜迎天下客。</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设计成秦代风格的建筑,尽管不高,看着就觉得很气派。</p> <p class="ql-block"> 一进门,这张贴的四张文物消防安全宣传画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年画般的设计,把传统的门神和消防员形象结合在一起,很推陈出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展厅里有绥德的历史介绍,往前推至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在这里设立上郡。</p> <p class="ql-block"> 到了秦始皇的高祖秦惠文王时期,魏国把上郡十五县献给了秦国,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上郡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民族和少数民族长期的融合,使得这里的文物有着多元文化并存的因素。</p> <p class="ql-block"> 展厅里陈列着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的陶器,从简单的泥质灰陶到彩色釉陶,再到括青铜的食酒器、兵乐器等。</p> <p class="ql-block"> 也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精美的陶瓷,精美程度是肉眼可见的技术精进,这些都是见证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汉代的铁剑早已锈迹斑斑,当年仗剑何所去,剑锈人老空蹉跎。</p> <p class="ql-block"> 这把商代的蛇形铜匕,又曾系于何人身旁,又有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只可惜这些都无从得知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还陈列展出保存完好的清代千字文。这是在2016年维修绥德县文庙时,在尊经阁内壁四周墙面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 供皇子们学书之用。</p> <p class="ql-block"> 全文均为四字句,对称的四个楷书大字,篆刻于正方形的石板上,共同组成了《千字文》里不重复的汉字。</p> <p class="ql-block"> 《千字文》对仗工整,条理清晰,适合孩童启蒙背诵,因此成为千百年来的蒙学教科书,如今整墙陈列着,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你看绥德地区风云动荡的几千年历史,只语片言,都浓缩在一面墙上了,或许这就是我们逛博物馆的意义吧! </p> <p class="ql-block"> 逛完博物馆,该去秦太子扶苏墓缅怀一番了。</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dIYaAICiAYg741CIajIA5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