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有个古镇叫千窑瓦都

悠然🎣

<p class="ql-block">  干窑古镇有“三宝”:廊棚、船坞、古窑墩。这次来到完全没有开发的干窑古镇,主要是冲着沈家窑这座嘉善境内唯一还在用古法烧制砖瓦的古窑墩。古镇的砖瓦窑业可追溯至宋代,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因矗立着上千座窑墩,被誉为“千窑瓦都”。民间传说因为这儿砖瓦窑之多,以至于惊动了乾隆皇帝,但是他在为当地题写“千窑之镇”时却出现了笔误,将“千窑”写成“干窑”,于是就有了干窑镇。</p> <p class="ql-block">  几百年来,干窑古镇一直以烧制“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京砖而闻名于世,相传“一砖抵二金”。沈家窑,是一对相拥而立的和合窑,在明代沈氏祖传砖窑烧制的“沈永茂定造京砖”已经闻名四方。如今,在两百多年来不熄的窑火中,依稀可见当年干窑砖瓦窑业之辉煌。</p> <p class="ql-block">  窑墩内外整齐码放着的京砖颇为壮观。据介绍,全国各地古建筑修缮、寺庙修建是供不应求。2020年,沈家窑曾被确定为“建党百年”砖烧制单位。</p> <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年间由当地首富钱仲樵建造的钱氏船坞,是浙江境内现存唯一正宗的清代船坞。占地108平方米,坐东向西,通面宽7米,进深13米。南侧石柱立在水中支撑,再在上面砌砖,北侧石柱立在驳岸边上,用花岗石错缝砌置。有内河埠及八字河埠各一座。</p> <p class="ql-block">  船坞共四间。东首第一间砌砖,供船工居住,西面三间供船停泊。驳岸边栏杆还建有“美人靠”供人歇息。</p> <p class="ql-block">  钱氏船坞述说着小镇曾经的繁华,是干窑古镇因窑而盛、因水而兴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走进静静的古镇老街,在柔和的阳光下更显韵味,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有一种静默在时光里的闲散和厚重。</p> <p class="ql-block">  河东街上尚存的一段清代廊棚,应该是古镇的精华了。干窑人自称为“窑廊人”,这其中的“廊”便源自老街上的廊棚。</p> <p class="ql-block">  河水把古镇一分为二,有几座古桥静卧在河面上,香樟的树荫遮住了两岸半数光阴,眼前的一切充满着水乡古镇特有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没有热闹的店铺、不见游客的踪影,就连镇中心的“桥边副食品商店”也早早上了门板。但在这里,你可以慢慢欣赏古镇的精妙,感受历史的沉淀,不用担心人潮拥挤而走马观花。</p> <p class="ql-block">  或许“千窑变干窑”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但无论如何,它们都被当地人深深铭记,那份文化的厚重与情感的真挚,远比故事的真实性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