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李菲

<p class="ql-block">九龙谷印象</p><p class="ql-block"> 九龙谷的名字我丝毫不陌生,但走近它却还是第一次。与友相约去九龙谷一游,天公不太作美,阴冷的脸似乎就要滴下水来,风吹的人寒意陡生,犹豫片刻后还是毅然前往。抱着对气象预告的莫大信任:今天只是阴天,未说有雨。出得城区,一路上行人稀少。路边青郁的小麦和黄灿灿的油菜花随着车速扑面而来又倏忽奔涌而去。带着寒意的阴冷在田地间、山林间氤氲成一股薄薄的雾气,给人以缥缈幽远的感觉,好像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僻远之地。其实不过距城区九公里而已。</p><p class="ql-block"> 站在谷底的入口处四下打量:石门石碑镌刻着“九龙谷”几个大字,庄重中透着威严;一泓碧水清澈的泥石可见,几株垂柳临岸弄姿,娉娉婷婷;“白石岩”三个字嵌在一块并不大的白色石头上,距潭边不远,透着道教始祖“老子”的温和谦卑;“老君台”、“关帝庙”、“文渊阁”、“卧龙台”均筑在半山石壁,飞檐拱斗被林木半遮半掩,深邃古朴油然而生;唯“玉皇阁”雄踞于主峰顶上,傲然俯瞰芸芸众生,洞察世事百态。</p><p class="ql-block"> 说世间庙宇大多雷同应该不会错太多吧。大殿中央供奉主要人物,什么殿名该供谁就是谁,殿前设一香炉,四围壁上挂着人物画像及介绍生平来历和历史功绩等。这九龙谷遗址其实所剩不多,多是后来建造,便走马观花一番后顺势上山。石级颇为陡峭且红色栏杆摇摇晃晃松松垮垮,都不敢太过借力。路旁有些石碑上或记或赋或诗仔细一看皆是现在人所作,虽不古却也增添不少文化气息。三步一歇五步一坐,终于登到峰顶。玉皇阁分上下两层,主殿里玉皇大帝塑像顶天立地,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前供桌上供品五彩纷呈,有一并不年老的女尼敲着木鱼诵着听不懂的经文,木鱼声空旷通透,诵经声清澈宁静。</p><p class="ql-block">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的意义在于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来达到永恒的目的,认为凡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又关怀他人的生命,便会“死而不亡”使生命具有不朽的价值。站在峰顶处,俯瞰山下,谷底周围别墅栋栋,设计精巧美观,房前屋后栽花种柳,正值桃红柳绿一派嫣然,这和道观庙宇倒也相互映衬,一片和谐。历史和现代在这里重叠,聚合,互相排斥也互相融合。我开始看到别墅群时觉得不解,道家乃清修之地本不便打扰,何以引凡夫俗子而入?现在看来,也许这是刻意而为?让人们暂离尘世的喧嚣,来到山水田园处洗脱红尘杂念,达到返璞归真的状态?让圣贤和凡俗时时互相打量,以便修察自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