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平平仄仄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初学写诗,并非出于爱好,而是由于好奇。在我的理论里,现代人就应该写现代诗,古诗词不是已经作“古”了吗?上学时课本里学到的那些古诗词毕竟是代表着一个时代,是曾经的过去式。现代人写诗词?初听到有些不可思议,进而好奇起来,而且这些人离我如此之近,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跃跃欲试,开始对着平平仄仄左右打量起来。</p><p class="ql-block"> 都说写诗是戴着镣铐跳舞,没有体会过,不免有些不以为然,等到动笔时果然是缚手缚脚,笨拙的东倒西歪,洋相百出,不是格律不对就是生拼硬凑的毫无美感。一首七言绝句短短二十八个字,要把它组合成语言流畅且意境优美寓意深长,还要符合平仄要求,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都说写诗重在立意,的确如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的直观感受和想表达的东西直接影响诗的品质和内涵。有时候,因为平仄的要求一个字或词会不停地换来换去,等换到符合要求了又发现它不那么优美了,怎么读怎么觉着别扭,再不然就完全背离了当初立意的原意,根本没有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本来构思的时候挺好的,可写来写去就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要么写的过于平淡,要么实在写不下去,干脆放弃不写了。当然,这些问题应该是属于个人的学识和文学功底深不深厚有很大的关系,它直接决定了你对事物的感受和看法,直接决定诗词的内涵,不是诗不好写,是自己功力不够。以我的才疏学浅,成不了诗人,还成不了一个写诗的人吗?</p><p class="ql-block"> 关于 写诗词,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打打酱油,自娱自乐为主,至于这个大赛那个征集什么的,望尘莫及咱不望,没有金刚钻咱也不揽瓷器活。刚开始那阵,女儿听说我在学写诗,像看外星人一样的眼神看着我:“老妈,你写诗?你要写诗?”我一本正经的回答她:“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咱不仅要读,直接干脆拿它当枕头,天天枕着唐诗宋词睡觉,看我学不学得会。”现在,对于这缚手缚脚的平平仄仄竟渐渐生出了些日久生情的意思,虽然有点伤神,但不伤身也不伤人,还能提高生活情致,平添几分雅趣,何乐不为?而且沉浸其中真的有很多乐趣;比如,搜索枯肠的乐趣;绞尽脑汁的乐趣;灵光一现的乐趣;还有自认为是妙句时洋洋自得的乐趣,其乐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