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城 捍天下

我叫王经中

<p class="ql-block">商丘古城重修建后,将张巡祠、应天书院、文庙、炮台、壮悔堂等周遭格局环卫水路统一修葺,使之统一,颇显其四千余岁风度。在应天书院——天下庠序,视此而兴,西南立了一块儿极大的牌坊,上书——商丘古城。靠近之前,在古护城河一段架起了一座石拱桥,桥上多是宋朝往事。</p> <p class="ql-block">由此入,一路向前是拱阳门。新春佳节的喜庆在元宵节前都不会消退,这时候高高的古城墙上是两张巨幅门神,我不太懂,大概是尉迟恭与秦叔宝两位。还有两幅对联,贴合了商丘悠久历史与现代巨变。</p><p class="ql-block"> 弟弟拎着包,我拉着王子,信步来逛。城楼上正在演绎《张巡演兵》。张巡之名,多数人只从文天祥“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里听过,但是,若无此二公,大唐会更快退出历史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睢阳之战在安史之乱时期的诸多战役中非常耀眼:</p><p class="ql-block">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军派大将尹子奇率兵13万夺取睢阳。睢阳太守许远求助于雍丘(今河南杞县)防御史张巡。张巡自宁陵率兵3000进入睢阳,合兵6800人,睢阳之战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这场战役历时10个月,前后大小数百战(一说是400余战),共计歼敌12万人,使叛军不能南下江淮,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为唐朝恢复元气提供了时机。</p><p class="ql-block"> 张许二人由此被朝廷追赠立庙、图像凌烟阁。这就是——守一城,捍天下!</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因为是初四,游人不算多。文昌阁附近多了许多亭子,粗壮的红木,底下是鼓似的青石,基上也是一层青石,镂空雕刻了许多吉祥。每一个亭子都巍巍耸入云霄,距离很远,无不一一矗立半空。就近则庄严、厚重气息环绕,然而不逼人。这是北方亭子的特点:望之俨然,即之也温。</p> <p class="ql-block">弟弟也感慨亭子魄力。他常往来江浙苏沪间,以为南方亭子重情调、点缀,是风花雪月一类,浅薄了些。北方则重气魄、排场,凡一亭之起,都抱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野心。企图是有目共睹的,但不引人反感,见者又多竖大拇指而称赞,北方建筑从来以“德高望重”示人。</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旁是各县往事,新建的墙上是起于宋的成语、商丘土话。燧人氏、炎帝、帝喾、王亥、商汤、花木兰、庄子、墨子等商丘老乡史事轶闻点缀角角落落,不经意一瞥就顿感生于商丘的骄傲来。</p> <p class="ql-block">未重建前,南湖一带小摊儿云集,吃喝玩乐应有尽有,无论何时都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烟火气浓郁,繁华一时。如今,汉服馆鳞次栉比,小吃摊没了踪迹,多的是小哥哥小姐姐拍照打卡,或者带着孙子指点着壁画讲古宋城、商丘遥远往事的爷爷奶奶们。我总觉得那天少了一场柔和的小雨:青石街道、不拥挤的人群、安静柔和的午后、屹立了五百年的古城墙、林立的亭台楼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