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手机上又刷到关于中国早期留洋女医学博士的文章,便想到十几年前我在新浪博客上也写过一篇题为“<a href="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ad1e4c4010171u9.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19世纪末学医的中国传奇女子 </a>”的文章。<br><br>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ad1e4c4010171u9.html<br><br>因为新浪常常不能正常显示,我重新贴在下面:<br><br><i><u><font color="#ed2308"><b>19世纪末学医的中国传奇女子 </b><br> (2012-11-03 10:22:28)<br>标签: 博习医院 soochow hospital 苏州大学 女医学堂<br>分类: 苏州大学<br><br>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本书的介绍,封面很是吸引我的眼球。这是2011年11月,美国Lehigh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作者为Connie A. Shemo的一本书,The Chinese Medical Ministries of Kang Cheng and Shi Meiyu, 1872-1937: On a Cross-Cultural Frontier of Gender, Race, and Nation。国内对这两位在西方称为Drs. Ida Kahn and Mary Stone的在医学领域拥有很高声誉的传奇中国女子康爱德和石美玉,也有不少关注。例如,“医野掇拾:中国最早的两位西医女博士传奇故事”(<a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b21fc0100npa6.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b21fc0100npa6.html</a>)和“谁是中国最早的博士”?(<a href="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627081.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627081.html</a>),就是介绍她们的。<br><br>回国后,她们创办了江西九江妇幼医院(Kiukiang Hospital)和上海伯特利医院(Bethel Hospital)。当然,她们1896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获得的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Ph.D.),也并不是最早在美国获得医学学位的人。不过话说回来,称早期的Doctor of Medicine(MD)为医学博士也不为过,虽然事实上是现代的医学士,正规医生。但一点可以肯定,据密西根大学网站,她们的确是在该大学获得学位最早的亚洲人。<br> <br>需要一提的是,这是美国南监理会“妇女海外布道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Woman's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在中国传道的成就之一。早在1912年,教会便出版了“Story of Ida Kahn and Mary Stone”的小册子传扬她们。<br> <br>我要说的是,也是在1896年,美国的远东,中国苏州,同样有两位女性在医学堂毕业,她们就是石馥梅(Miss Zha Foh May)和俞灵芝(Miss Yue Ling Tsz),为苏州“博习高等医学堂”下的“女医学堂”的首届毕业生(1896/6/20)。这个“女子医学堂”是否中国第一,她们是否为最早在中国学成的两位女西医,尚待考证。而“博习高等医学堂”,设立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建成的苏州博习医院 (Soochow Hospital)。博习医院为苏州第一所西医医院,创办人美国人柏乐文(W·H·Park),创办伊始就十分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在创建医院的同年,柏乐文就在医院中设立了医科学堂,1883年招收七名学生进行教学,此为苏州最早的西医教学机构。后来成为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医学院的前身,同属美国南监理会(MECS)。博习医院是监理会的得意之作,“博习高等医学堂”虽然算不上象美国密西根大学那儿正式的医学院,但不管怎么说,一中一西,西方教会对中国医学教育的贡献,可见一斑。在华长达四十多年的Dr. Anne Walter Fearn在其自传"My Days of Strength"一书里,对石馥梅和俞灵芝两位学生,也多有褒扬。俞灵芝后来更名余慈度,成为著名的宣教士。<br> <br>博习医院(Soochow Hospital)现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明年(2013)博习医院建院130周年,不知有没有人研究研究石馥梅和俞灵芝这两位前辈?</font></u></i><br><br>究竟谁是第一位在海外获得医学博士的女性?“清末在美获医学学位的四名中国女性”一文说得比较全面(<a href="https://archive-share.america.gov/zh-hans/the-first-chinese-women-ever-to-become-western-trained-physicians/index.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https://archive-share.america.gov/zh-hans/the-first-chinese-women-ever-to-become-western-trained-physicians/index.html</a>)<br><br>第一位在海外获得医学博士的中国女性是石美玉和康爱德。之前还有两位更早获得医学学位的女留学生,一位是金韵梅,于1885年获得医学学位,成为第一位在美国获得该学位的中国女性,也是最早接受西式训练成为医护人员的中国女性。另外一位是许金訇,于1894年获得医学学位。<br><br>我不说这四位,还是讲苏州“博习高等医学堂”下的“女医学堂”的首届毕业生石馥梅(Miss Zha Foh May)和俞灵芝(Miss Yue Ling Tsz)(1896/6/20)。文献里对石馥梅的报道较少,俞灵芝(后更名为余慈度,Dora Yu,1873年-1931年)因为是著名的宣教士,关于她的介绍很多,甚至有人专门研究并出版专著。以“石馥梅”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不管是用谷歌还是百度,甚至用ChatGPT or DeepSeek,出来的大部分是与余慈度相关联的内容。基本可得以下信息:<br><br>1888年,余慈度15嵗时,离家到苏州博习高等医学堂学医,那时她的名字叫俞灵芝。1896年她和石馥梅成为苏州博习高等医学堂的首届女毕业生。<br><br>对余慈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美国波士顿学院历史系教授吴秀良的《余慈度--二十世纪中国教会复兴的先驱》和《余慈度传》。<br><br>虽然没有查到石馥梅太多的信息,却发现了另外一个相关的人物陶漱石(1888-1984)。她于1909年进入苏州天赐庄的妇孺医院女医学堂,1914年夏毕业,后留妇孺医院任职;1915年2月参加了中华医学会成立会,是初创会员之一。我将用另文描述。<div><br></div><div>欢迎对石馥梅有研究的人士提供信息。</div><div><br></div><div>本文照片,来自网络。</div> 石美玉和康爱德的故事 妇孺医院女医学堂(来自Dr. Anne Walter Fearn自传"My Days of Strength"一书) 石美玉和康爱德,美国密西根大学 俞灵芝(余慈度,Dora Yu,1873年-1931年) 石馥梅和俞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