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好的故事(小小说)之七

春风和畅(曹世斌)

<p class="ql-block"> 师生情结</p> <p class="ql-block">  九月初的一天早上,生产队的钟声响过,男女社员很快来到村口老槐树下,待老队长分派好农活之后,各自离去。一旁立站的麦好急切地问:队长,还有我呢,我干啥?队长看了他一眼说:昨天晚上在大队部开队长会,支书宣布,让你去学校教书。说实话,我真想把你留下当会计,你看咋办?麦好一阵惊喜,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可面对老队长期盼留下的目光,麦好说,回家跟俺爸说说吧。</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喜出望外的消息,爸妈高兴的不得了。麦好妈走街串巷,逢人就说,俺麦好当教书先生啦。还自诩先知先觉地说:我早就知道俺麦好是教书的材料。其实,这是当年宋老师鼓励她努力供麦好上学的话。麦好妈还不厌其烦地夸麦好脑子聪明;文章写得好;六年级时就会写春联;是全村考上中学的六个人之一,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天早饭,麦好妈特意给麦好做了荷泡蛋,看着麦好一口口吃完,又从箱斗里拿出一双崭新的布鞋,让麦好穿上。麦好爸让麦好换上军式上衣。这军式上衣还是麦好当年在北京“串联”时购买的。虽有些褪色,却依旧时尚潮流。麦好妈要用梳子给麦好梳理头发,被麦好拒绝。麦好妈把麦好从头到脚上下打量了一番,笑咪咪地说,中!像个教书先生的样子。麦好爸也再三叮嘱麦好,听校长的话,好好干。麦好连连点头,大步向学校走去。他没有回头,不知道爸妈在门口站了多久,目送了多远。</p><p class="ql-block"> 教书的学校就是麦好读过书的小学。校长竟是他当年的语文老师——宋老师。麦好不会忘记,宋老师多次在课堂上念他的作文;不会忘记,用宋老师的金星钢笔答完了中招试卷;也不会忘记是宋老师把平安县第七中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他家……更让麦好庆幸的是,能在老师的手下工作,接受再教育,再指导,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当他走进校长办公室,看到宋老师依然和蔼可亲的样子,麦好竟立正向宋老师鞠了一躬。宋老师笑着说,免啦免啦。</p><p class="ql-block"> 谈话间,麦好无意提到了林凯同学。林凯是当年毕业时的班长,学习好,也很聪明,却未被中学录取。麦好问其原因,宋老师说,他呀?很可能是吃了字没写好的亏。麦好对宋老师说:“我记的,你常说他把字写工整,还比喻他写的字像萝卜丝咸食……”宋老师笑了,又戛然而止,严肃地说道,麦好哇,你可得要求学生把字写好,从小养成好习惯。麦好说,一定会的。麦好心想,自己𣎴正是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鼓励下成长进步的吗?</p><p class="ql-block"> 叮铃铃……上课钟声响了。麦好走进三年级教室,面对几十双天真无邪、渴望求知的目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让麦好热血沸腾。他决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教给可爱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我叫乔麦好,”说罢转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乔麦好”三个字,“这学期,我教大家的语文课,希望大家打开课本……”麦好的自我介绍突然停止,他知道说错了话——把“希望大家喜欢”说成“希望打开课本。”</p><p class="ql-block"> “老师,第几课?”“第几页?”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话,让麦好一时手忙脚乱,他马上翻到备课的那一页,然后,开始有声有色地范读课文。</p><p class="ql-block"> 教室里霎时安静了下来。像是同学们被他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征服了。他心中暗喜,充满自豪——终于可以像宋老师那样和同学们分享课文的乐趣了。麦好咬文嚼字地解释词语,逐段逐句地分析课文,可谓精益求精,无所不及,恨不得把他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给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然而,几分钟过后,他口干舌燥地说教,并没有完全得到学生的认可。课堂上开始出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现象。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胖男孩儿竟站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坐下!”麦好停下讲课,开始维持秩序。说着,讲着,吆喝着,总算到了下课时间。他找到那个胖男孩儿,还没等他开口,胖男孩儿倒先问:“老师,你会讲故事不会?”麦好没回答。旁边另一个男生说,俺秦老师讲得可美啦!</p><p class="ql-block"> “她还会画画,唱歌,跳舞,表演节目哩。”一个扎小辫子的女孩儿骄傲地补充着,似乎还有点想念秦老师。其他同学看了麦好一眼,失望地离开了教室。</p><p class="ql-block"> 晚上,麦好躺在床上碾转反侧睡不着。孩子们的话,不时在耳边回响。他知道,孩子们说的秦老师,是下乡到杏树岭村的女知青,开封师范毕业的,是孩子们二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升入三年级上了一周课后,去教六年级语文课了。相比之下,麦好明白了:孩子们怎么会喜欢他这个,只会咬文嚼字的书呆子呢?他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和专业技能的欠缺。他想到了宋老师,想到了王老师。他们讲的课为什么百听不厌呢?</p><p class="ql-block"> 腹有诗书气自华,谁人爱听乏味话。麦好决心在课堂教学艺术上下番功夫。他多次去听秦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语文课。课余时间看故事书,学简笔画,写艺术字。麦好就把这些小本事,随时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甚至讲个成语故事,用英语说几句“好,很好,非常好,请坐下,保持安静”等课堂用语,竟对稳定课堂秩序,活跃课堂氛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的吸引,拉近了麦好与孩子们的距离。他也像个孩子似地同孩子们一块儿谈学习、谈生活,谈啥东西好吃。和同学们一块儿打扫卫生,美化教室。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时间,让同学们讲故事、表演节目,与外班学生进行篮球、拔河比赛。后来,麦好又学会了吹笛子、弹风琴、拉二胡、板胡。为文艺节目增添了色彩。麦好还把班上的好人好事编成三句半节目。让学生上台表演。在学校组织的文体比赛和卫生评比活动中,他的班多次获奖。孩子们围着他说这说那,笑声不断。这时的麦好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冬去春来,一年过去。麦好与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同步升级。终于有一天,麦好的牙疼病发作,脸肿得张不开嘴。上午语文课,他手捂着嘴,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看学生读课文,写生字。一直坚持到上午放学。没想到下午上课前,还是那个在课堂上站起来的胖男孩儿,走进了麦好的办公室。他手里拿着一包药,说:“老师,俺爷爷说,让你吃吃这药就不疼了。”麦好起身接过药,打开一看:是六小包西药。麦好鼻子一阵酸楚,把胖男孩儿紧紧搂在怀里。两天后,胖男孩儿又带来一包中草药,让麦好天天泡茶喝。</p><p class="ql-block"> “多么可爱的学生,多么善良的家长啊,我该用什么回报他们呢?”麦好扪心自问。</p><p class="ql-block">(七)</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曹世斌,巩义人,笔名:春风,中共党员,高级教师,河南小小说学会、郑州市作家协会、巩义市杜诗学会会员,退休后热心公益,创作诗文,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刊平台,部分作品获奖,著有诗词集《春风和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