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过年串门,我听到这样一件事:她16岁的孙子还嚷着叫姥姥洗澡搓背。讲者无意,听者有心,我连想到一些男孩子扎小辫、打耳钉、穿女性化的卡通服饰,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为这些雄性褪化的男人,也为这个教育引导缺失的社会。</p><p class="ql-block"> 男孩子不能没有血性!</p><p class="ql-block"> 我最钦佩有血性、有骨气的男孩子。记得还是下乡那会儿,我们几个男知青骑车进山买核桃,有位同学用带侮辱性的称呼问路边一个约12、3岁的男孩:“x娃,这是啥地方?”那男孩听后怒目圆睁,咬着牙说:“哦不知道!”同学欲上前教训男孩,我一把拉住,同时向那男孩伸出大拇指,说:“好样的,小伙子!……”事后,男同学问我:“他见咱那么凶,你咋还夸他?”我说我喜欢这样有血性的男孩,同时反问他:“难道你喜欢一个遇事只会哭爹喊娘的男孩子吗?”……</p><p class="ql-block"> 血性是一个男人最基本的要素,也是雄性旺盛的重要特征。有人说过:男人雄性的褪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衰弱的开始。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不解的是:是谁把魏魏“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类文章从中学课本中删除的?他们要把孩子带到何处?他们想把孩子都培养成没有血性和反抗精神的小绵羊吗?假如把孩子都培养成小绵羊,那将来靠谁抵御侵略,保家卫国?靠谁保护父母妻儿?这不是在坑国吗?!</p><p class="ql-block"> 归来吧,男人的血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