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北仓门

无锡柳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文/无锡柳叶(原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仓门位于无锡市人民路亭子桥、高墩桥、吉庆街和工艺路。 无锡是民族工商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而位于古运河畔的现存规模最大的蚕丝业仓库充分反映出当年“蚕丝码头”的兴盛。它是历史变迁最真实的记录,是一个城市的年轮与轨迹,重视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品质与文化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穿城而过,创造出无锡鱼米之乡和民族工商繁华之城的美誉。隋唐运河贯通后,无锡集中江南的稻米,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北上漕运到中原地区。元明时期,大运河贯通京杭,皇粮多取自江南,无锡大运河漕运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运河城市功能中,漕运和仓储是相伴而生的。在无锡运河古地名中,带“仓”的河名、桥名、街巷名都是很普遍,如亿丰仓、东仓、西仓、北仓门、南仓门、仓前新河、北仓桥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锡早期的仓库仍以官方的粮仓为主,粮仓代表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物质富足的见证。无锡粮仓沿河而建,便于官府对粮食的统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明朝以前,无锡直河发挥饮用和运输的作用。处在县衙附近的亿丰仓,就是元朝时期区域最大的官府粮仓。无锡、宜兴、溧阳的官粮,通过运河在这里集散。亿丰仓旧址后来成为无锡市、崇安区政府所在地。周边的河名、桥名都与该仓息息相关。明朝初期,无锡直河的运输功能逐渐往“南禅寺-羊腰湾-亭子桥”段运河转移,清康熙、乾隆数次南巡往返,都是经过这段古运河道。后来,原梁溪河西水墩段也改成新运河,无锡运河穿城而过和绕城而过共同发挥运河运输功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朝洪武年间,无锡粮食仓储从直河往外转移,官府在大运河和护城河之间的东门外,修建了无锡最大的官仓称为“东仓”。无锡和周边城市的官粮和漕粮都在东仓集中,然后通过漕船运输到全国各地。粮食从东门南门进,从北门打包上船外运。无锡习惯上把东门南门叫“南仓门”,东仓北门叫“北仓门”。随着无锡稻米产量逐年增高,东仓的粮食仓储空间和运河漕运空间无法达到要求。明朝宣德年间,江南巡抚在西门外的新运河段修建了西仓。西仓所在运河河宽水深,便于大型漕船停泊和运输。到清朝康熙年间,西仓库房不断扩建。到清朝末年,战火连绵不断,西仓也逐渐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无锡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化的演化,东仓逐渐在民族工商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清末,业勤纱厂在羊腰湾开启了近代民族工商业先河,在东仓河对面的工艺研习所、工艺钢铁厂和无锡火车站先后崛起。清朝光绪年间,无锡生丝生产和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蚕茧和生丝交易占有无锡工商业贸易重要比重。永泰丝厂等传统缫丝和先进机器的结合,缫丝工业得到飞速发展。东仓曾是无锡历史仓储之地的粮食码头,逐渐发展以蚕茧仓储为主的“丝码头”。无锡是民族工商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而位于古运河畔的现存规模最大的蚕丝业仓库充分反映出当年“蚕丝码头”的兴盛。它是历史变迁最真实的记录,是一个城市的年轮与轨迹,重视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品质与文化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您走进无锡北仓门蚕丝仓库大门,迎面就是“欢度春节”的屏风造型,让人们心情十分喜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蚕丝公司无锡仓库,坐落于古运河高墩桥东南岸北仓门37号,北邻古运河,南接北仓门,西与保利广场相邻,东临东门亭子桥。1938年,汪伪政府为控制江、浙、皖三省丝茧商贸活动而建造的这个丝茧仓库,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丝茧仓库。该库建成后不久,即被日军占为粮库,后又恢复为丝茧仓库。北仓门无锡的蚕丝仓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锡北仓门蚕丝仓库,其中两幢三层楼是仓库,层高近5米,一幢两层楼是办公用房。最大的一座仓库是典型的清水瓦墙建筑,所有窗户均是两层的,最外一层是黑色的,利于遮光。仓库运用大跨度的砖木结构,构造较大的存储空间和搬运空间。在木结构的接头处采用螺栓加固,使建筑至今仍完好如初。仓库的每块砖上都有清晰的“窑款”,如“正和”“吕恒丰”“吕恒源”等,黛瓦上也都有生产厂家名称,如“利农”“保太”等。仓库的大门、窗户用铁皮包着,门有3米高,2米宽。大门上还留有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门。仓库二楼有一个一米见方的小洞,这是以前方便货物吊上放下时用的。仓库内通透宽敞。杨松木地板完好无损。有关专家称,能够经历70年风雨仍保持原汁原味,没有发现白蚁和蜘蛛网,这在江南的木结构建筑中是很难得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运河文脉荟萃。漫步在这里,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的盛世繁华。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信箱”:给现在一个期许,给未来一个回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亲水步道,醒目可见“本来船往老东门,百年工商发源地”的十回个大字,充分说明了这里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10月,运河申遗考察组在运河岸边高墩桥旁的北仓门37号,发现这座无锡市最大的民族丝绸业仓库,保存依旧完好。市文管会专家认为这里可反映出当年无锡“蚕丝码头”的繁荣兴盛。开始于2004年,由归国留学人员郑皓华女士操刀完成。基于尊重历史建筑,保护建筑原貌,修旧如旧的理念,借鉴美国苏荷艺术街区和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艺术家聚集模式,融合中华建筑之美和现代艺术时尚之风,形成了颇具北仓门特色的“江南苏荷”LOFT城市生活艺术美学空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运河穿城而过,成就无锡百年工商繁华。六百年历史,仓储之地一一北仓门,承载着城市历史年轮的岁月变迁。北仓门蚕丝仓库,是百年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活化石,是大运河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试验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际交流共享文化。跨国文化交流成为一种趋势,各国之间的文化碰撞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近一年的修复改造,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于2005年9月对外开放。昔日的老库房变成了现代艺术展厅,咖啡馆,艺术家和设计师工作室。围绕着“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主题定位,融合艺术、设计、文化及配套商业为主力业态,致力打造多种业态于一身的综合性的多层次的文创园区,北仓门蚕丝仓库的活化利用,让老地名“北仓门”被赋予新的内涵,让百年工业建筑焕发新颜,被业界誉为工业遗产的“北仓门现象”。走进北仓门,这种让历史建筑“重生”的打造模式,可以在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中予以借鉴和推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仓门艺术中心定位于设计研发、商务办公、艺术展示、时尚休闲。北仓门艺术中心主打运河文化创意旅游牌,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有效对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诉求,通过文化创意元素与现代商业形态的嫁接,提升商业形态的附加值,从而带动企业升级和地区经济建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留下难忘的一刻。古运河静谧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建筑物,水天相接,如诗如画,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北仓门让您有一种全新的感觉。阳光明媚,河风拂面,这优美的环境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静谧的古运河边,轻风拂面,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白云,如同一幅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古运河漫步,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古运河水波荡漾,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小径上,一片片金黄像是铺满了一地,这里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悠悠古运河,承载着悠久的文化底蕴,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河水流淌缓慢,清澈见底,像一条绿色玉带在这里延伸。河边的景物秀美而宜人,青草如茵,鲜花如织,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晚的灯光下,北仓门的建筑物更显出它的壮丽,光影交错间,透露出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北仓门文创园取得的成绩获得多方肯定,先后荣获江苏省文化创意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江苏省新侨创新创业基地、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无锡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无锡市文化示范点、无锡市女性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无锡市巾帼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无锡非公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化茧成蝶振翅飞翔。百年风雨,百舸争流。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北仓门了,我在这里等您!这里是无锡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江苏省文化创意留学人员创业园,无锡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过的屋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欢迎您来无锡北仓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运河文化和吴文化在这里碰撞,工业文明和文创经济在这里融合。曾经的东仓,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南仓门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消失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中,只有北仓门蚕丝仓库经历了中国百年风云从昔日的蚕茧仓储旧址,到今日的文创城市坐标,北仓门在新时代的老城里更加焕发新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