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出埃及记

浪迹天蝎

2023年10月22日,我们的飞机穿越浓厚的云层,降落在埃及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而2个星期前的10月7日,哈马斯发起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以色列的报复行动如雷霆般降临,中东地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动荡之中。 这次中东之行已经计划了一年,原计划中的行程包含埃及、约旦和耶路撒冷, 大概3千多年前摩西出埃及的路线。但由于局势骤变,我们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取消了耶路撒冷的行程,和摩西一样未能到达上帝应许之地。 踏出机舱的那一刻,一股炙热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丝丝沙土的味道。我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呼出体外。尽管局势动荡,但我们心中仍怀有希望,期待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安全。 Luxor是我们埃及之行的第一站。埃及导游在机场接上我们就开始了第一天的旅行。一路上可见荷枪实弹的士兵,景区门口的警察都带着AK47.<div><br></div> 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的核心是尼罗河,这条河流为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使得古埃及人能够建立起一个高度发达的农业社会。<br><br>古埃及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时期:<br><br>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2686年):上下埃及统一,法老成为国家的象征。<br><br>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2181年):金字塔时代,吉萨金字塔群是这一时期的代表。<br><br>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1650年):文化艺术繁荣,底比斯(今卢克索)开始崛起。<br><br>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1070年):埃及的黄金时代,拉美西斯二世、图特摩斯三世等伟大法老统治时期。<br><br>后期及外族统治时期(公元前1070-30年):埃及逐渐衰落,最终,埃及在公元前30年被罗马帝国征服,古埃及文明的光芒逐渐黯淡。<br><div><br><br><br><br></div> 卢克索作为新王国时期的都城,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巅峰。然而,辉煌之后往往是衰落。新王国末期,埃及逐渐陷入内忧外患。外族入侵、内部权力斗争以及经济衰退,使得这个伟大的文明逐渐走向衰落。<div>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征服埃及,将其变为波斯的一个行省,标志着古埃及独立的终结。<br><br>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击败波斯,占领埃及,随后建立亚历山大港,埃及进入希腊化时期。<br><br>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去世,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div><div><br></div>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Ramesseum)是为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所建。他是第十九王朝的法老,统治埃及长达66年(公元前1279-1213年),以其军事成就、建筑野心和对永恒的追求而闻名。他的名字在埃及几乎无处不在,而这座神庙正是他辉煌统治的见证。 当我走近神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的残骸。雕像虽然已经倒塌,但那威严的面容和雄伟的身姿依然令人震撼。我站在雕像前,仿佛能感受到这位法老的霸气与自信。拉美西斯二世不仅喜欢建造巨大的雕像,还喜欢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每一座可能的建筑上,甚至不惜覆盖前人的名字。他的自恋在古埃及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走进神庙,墙壁上的浮雕栩栩如生,描绘了拉美西斯二世的军事胜利,尤其是著名的卡迭石战役(Battle of Kadesh)。浮雕中的法老驾着战车,手持弓箭,英勇无畏地冲向敌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的无敌。然而,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役实际上是一场平局,拉美西斯二世却将其描绘为一场伟大的胜利。这种自我吹嘘的行为,正是他自恋的典型表现。 神庙的多柱厅是我最喜欢的地方。134根巨大的石柱直插云霄,柱子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神像。阳光透过石柱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轻轻触摸着这些古老的石柱,仿佛能感受到古埃及祭司的诵经声和信徒的祈祷声。拉美西斯二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士,更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他用这座神庙向太阳神阿蒙表达敬意,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仰头望去,柱顶的莲花和纸莎草雕刻精美绝伦,让人不禁想象当年祭司们在这里举行仪式的盛况 古埃及人认为太阳在夜间的旅程是通过船只进行的。根据他们的神话,太阳神拉(Ra)白天乘船横越天空,夜晚则乘另一艘船在地下世界(杜阿特,Duat)航行,从西岸返回东岸,完成循环。这一旅程象征死亡与重生,反映了古埃及人对自然循环和永生的理解。 塞提一世(Seti I)也是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 刚踏入神庙的大门,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便扑面而来。神庙的外观气势磅礴,巨大的石柱耸立在天空之下,墙面上刻画着法老塞提一世与各类神祇的关系,尤其是法老与太阳神拉的崇拜,深深打动人心。<br><br><br> 随着一步步走进神庙,我可以看到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其他神庙不同,塞提一世神庙的布局相对复杂,长廊连接着不同的殿堂。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柱子都镌刻着精美的浮雕,描述着法老的征战与对神祇的崇拜。尤其是墙上的浮雕画,呈现了法老与众神的互动,神秘的埃及符号和图案让我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宗教仪式之中。<br><br><br>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神庙内部的壁画与浮雕,这些精致的艺术作品保存至今,展现了古埃及极为高超的雕刻技艺。塞提一世神庙中的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清晰,展示了神话故事、法老的胜利以及祭祀场面。特别是在王后殿和神殿的后厅,这些画作保存得尤为完好,细节之处令人叹为观止。 一幅幅壁画讲述着法老与诸神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进入神庙深处的一个小殿堂时,看到的是法老与阿蒙神的崇拜场面。画中的法老头戴王冠,双手奉献礼品,神色庄严,令人感受到古埃及人对神明的虔诚与敬畏。 女王谷位于帝王谷的对面,是古埃及皇后和贵族女性的墓葬地。这里的墓葬风格与帝王谷略有不同,更加注重色彩与装饰。 奈菲尔塔莉王后(Queen Nefertari)的陵墓,是埃及王后谷(Valley of the Queens)中最著名、最华丽的陵墓之一。她是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最宠爱的王后,被誉为“最美丽的王后”,她的陵墓也因其精美的壁画和艺术价值而被称作“古埃及的西斯廷教堂”。 奈菲尔塔莉陵墓的壁画是其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墓室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布满了色彩鲜艳的绘画,描绘了王后在来世中的旅程。这些壁画不仅艺术价值极高,还充满了宗教和象征意义。 古埃及的神祇通常以独特的形象出现,这些形象结合了人类和动物的特征。<div>在电影里最常见的阿努比斯(Anubis),木乃伊制作与死亡之神,豺狼头人身。负责引导亡灵进入冥界,并在“心脏称重”仪式中监督审判。</div> 托特(Thoth),智慧、书写与月亮之神。鹭头人身或狒狒形象。<br> 奥西里斯(Osiris),冥界之神、复活与农业之神,木乃伊形象,手持权杖和连枷。 鹰头人身的天空之神荷鲁斯(Horus)牵着奈菲尔塔莉的手<br> <div><br></div> 伊西斯(Isis)是古埃及神話中的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女神 壁画中,奈菲尔塔莉与多位古埃及神祇站在一起。右边是拉(Ra),太阳神,鹰头人身,头顶太阳圆盘,周围环绕着一条蛇(乌赖乌斯,象征王权)。左侧为凯布利(Khepri),是古埃及神话中的圣甲虫神,被视为早晨的太阳,是拉的另一个神格,象征日出及再生。这些场景象征着她与神灵的结合,确保她在来世得到庇护和永生。 壁画的色彩极为丰富,使用了蓝色、红色、黄色和绿色等多种颜料,历经数千年依然鲜艳。奈菲尔塔莉的形象优雅高贵,她的服饰和头饰细节精致,展现了古埃及艺术的巅峰水平。 左侧为玛特(Ma'at)是正义、秩序与真理之神,女性形象,头戴鸵鸟羽毛,手持安卡十字。 古埃及人相信,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向永恒生命的过渡。死者需要经过一段危险的旅程才能到达来世。这段旅程包括:<div>穿越杜阿特(Duat):杜阿特是古埃及的冥界,死者需要在这里通过重重考验,避开恶魔和陷阱。</div><div>心脏称重仪式:在冥界,死者的心脏会被放在天平上,与玛特(Ma'at)的羽毛(象征正义与秩序)进行称重。如果心脏比羽毛轻,死者可以获得永生;如果心脏比羽毛重,则会被怪兽阿米特(Ammit)吞噬,彻底消亡。</div> 古埃及的法老们倾尽国力,建造宏伟的金字塔、神庙和陵墓,制作精美的木乃伊,保存死者的身体,以便在来世中继续使用,从而获得永生。 阿蒙霍普谢夫(Amenherkhepshef)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三世(Ramses III)的儿子。他年幼夭折,他的陵墓位于王后谷。 墓室是陵墓的核心部分,墙壁上布满了色彩鲜艳的壁画。壁画中,阿蒙霍普谢夫与多位神祇站在一起,包括拉-哈拉赫提(Ra-Horakhty,太阳神)、普塔(Ptah,创造之神)和托特(Thoth,智慧之神)。这些场景象征着他与神灵的结合,确保他在来世得到庇护。 下午入住尼罗河畔的酒店,从房间的阳台可以俯瞰波光粼粼的河面,远处是卢克索西岸的群山,隐约可见帝王谷的轮廓。这样的位置让人瞬间感受到埃及的历史厚重感。 尼罗河依旧流淌,夕阳依旧沉落,而法老们的永生之梦,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这一刻,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的低语,感受到了他们对永恒的执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