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珠海渔女景点位于珠海市香炉湾畔,是珠海的标志性雕塑,也是珠海十景之一。渔女雕像高8.7米,重10吨,由70件花岗岩石组合而成,形象地展现了一个渔女身披渔网、双手高举一颗珍珠的场景,象征着光明和奉献。</p> <p class="ql-block">珠海的"神仙庙宇":海景与姻缘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珠海情侣路海滨公园的北侧,有一座被翠绿植物掩映的许愿屋,它位于渔女公交站的后面。这座许愿屋曾是珠海文人墨客聚会吟诗和泼墨题字的地方,后来演变为了供奉月老、为善男信女祈求姻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月老,又称月下老人,是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媒神,主管婚姻的红喜神。月下老人以红绳相系确定男女姻缘,体现了人们对爱情与婚姻"前世注定今生缘"的认知态度。</p> <p class="ql-block">珠海海滨公园位于海滨南路与香炉湾之间,北起犀牛望月山,南至海景路,东至菱角咀,南距澳门5千米占用地13公顷。海滨路穿越海滨公园,北侧是石景山,南侧为香炉湾。海滨公园内林荫夹道,环境幽静,山景、海景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漫闪公园水秀</p> <p class="ql-block">景山索道</p> <p class="ql-block">山海观景台——城市阳台,是珠海的一大亮点。它不仅将最美的景色呈现给市民和游客,还串联了众多美景,成为一个休闲综合体。站在这里,你可以尽览珠海的壮丽景色,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香炉湾位于广东省珠海渔女景区,是一个半月形的海湾,因过去渔民从这里登岸到石景山香炉洞朝拜而得名。香炉湾碧海银滩,翠林如带,海鸥逐浪,帆影穿行,风景如画。有一个船底山伸入海中,把香炉湾分成两个优美的小湾环,像水中菱角,所以这两个小湾环又称为“菱角嘴”,沿香炉湾畔修建的全长15公里的情侣路,为珠海增添了现代而浪漫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香炉湾沙滩</p> <p class="ql-block">名亭公园</p> <p class="ql-block">野狸岛,又被称作"名亭公园",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东部的情侣路边,是离珠海市区最近的海岛,西距大陆400米,南距菱角咀1.5公里。面积为0.291平方公里。珠海歌剧院"日月贝"就坐落在此岛上。</p><p class="ql-block">公园简介</p><p class="ql-block">野狸岛公园位于香洲区香洲湾,是离珠海市区最近的海岛,野狸岛以海燕桥、新月桥与闹市区相连。</p><p class="ql-block">野狸岛公园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岛内有一条约3公里长的休闲环岛路﹣海语路,是游客观光和骑车的主道;山上建有1.9公里长的登山步道,沿山蜿蜒起伏,游客可从沿路4个登山路口登高望远;半山上建有三个观景亭,在此可观看到香洲的景色,远眺可望到港珠澳大桥。</p><p class="ql-block">公园分山海广场区、海岛新天地区、海岛日常休闲区、海岛野趣区和湿地休闲区等5个区,每个区各具特色。山上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山下周边绿地配植的不同季相的开花乔灌木,呈现四季分明的岭南园林景象,是一个靓丽的城市岛屿风光公园。</p><p class="ql-block">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远离喧嚣、尘埃污染,纯自然的生态环境是大家都称赞的珠海市区一个大氧吧,每天有很多市民和游客来这里观光游客、散步锻炼,吹吹海风,听听浪声,观赏海景,野狸岛公园是市民休闲活动、旅游观光一个最原生态的休闲公园。</p> <p class="ql-block">珠海活体昆虫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得月舫是一个位于珠海的著名地标建筑,同时也是一个知名的餐饮品牌。得月舫四面临海,临水而建,是东南亚最大的海上建筑之一。它位于情侣路旁的海域上,与日月贝和新月桥共同构成了珠海唯美的海上造型景观。</p> <p class="ql-block">日月贝,又称珠海大剧院,是中国唯一建在海岛上的歌剧院,以其独特的“贝壳”设计闻名。它由一大一小两组贝壳组成,象征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日与月、山与海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p><p class="ql-block">中国境内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p><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p><p class="ql-block">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p><p class="ql-block">;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p> <p class="ql-block">拱北口岸是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珠海市的口岸,位于珠海市东南部,毗邻澳门,"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拱北是全国口岸重地,"拱北"是以当时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拱桥的"拱"字和北岭的"北"字定名。</p> <p class="ql-block">无界街角"拱北精点”</p><p class="ql-block">昌平社区"无界街角"位于侨光路交珠平路街角处,周边住户多,人流量较大,却没有相关休闲娱乐场所。而此处靠近整治过的排洪渠,排洪渠沿岸为具有景观观赏性价值的桂花南街角,可开拓利用空间很大。社区党委多次组织社区居民、学生设计团队等开展协商议事会议,历经8场研讨会议,共409人参与,精心打磨出最终方案。如今"无界街角"结合周边场地环境,在保留原有资源基础上,通过运用多色彩、多图案变化,融入珠海丰富的海洋文化,增设多种娱乐健身设施,打造一处符合当下时代审美,居民需求的美丽街角,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使曾经枯燥简单的街角地更多样化,更具元素化。</p> <p class="ql-block">莲花亭:抗日战争时期被烧毁,民国三十五年(1946)由澳门同善堂募资在原址重建,解放后,又在亭东30米处仿建一座。坐东向西。占地165.6平方米。两亭均为四方形,每边各有四根水泥柱。钢水泥结构,四角攒尖顶,绿色琉璃瓦,四面斜屋坡中间各伸出一组梁脊,每面立墙嵌两个陶瓷通花窗,造型精美。拱北莲花亭是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p><p class="ql-block">1994年8月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珠海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莲花路年代:清光绪十三年(1887)</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拱北莲花亭简介</p><p class="ql-block">珠海与澳门,古代同属香山县地珠海关闸的一条"莲花茎"。古道通往澳门半岛的"莲花山",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租占了澳门。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建立了粤海关的拱北关,开放了边境贸易。是年、香山县民间集资在"莲花茎"上建造了一座木结构的凉亭。供两地过往行人憩息,取名"莲花亭"。该亭于1940年遭侵华日军烧毁,1946年由澳门"同善堂"筹款在原地修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81平方米。全国解放后,拱北海关又在亭东仿建了一座凉亭,形成一对"姐妹亭",供出入境同胞候检休息之用。</p> <p class="ql-block">前山河是珠海市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南屏、前山、拱北、湾仔片区,最终由石角咀水闸入湾仔水道。前山河"一河三涌"(广昌涌、洪湾涌、沙心涌)和鸭涌河(右岸)被列为市级主要河道。</p> <p class="ql-block">年夜饭大年三十阖家大团圆</p> <p class="ql-block">瑞蛇呈祥</p><p class="ql-block">愉快的澳珠游圆满结束,打道回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