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壮观明城墙 古韵今风共辉煌--记南京城墙健步行 2025年2月3日 正月初六

林海雪原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健步行(一)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2月3日正月初五,我迎着温暖的阳光,前往南京中华门景区健步行,以脚步为笔,绘出古稀之年健步行走美丽图画。</p><p class="ql-block"> 当走进中华门第一道瓮城内‌,映入眼前的是南京城门春联‌展:2025年第十季“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活动在中华门举行,增添了节日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在该瓮城内东南拐角处是传说埋聚宝盆的地方。传说朱元璋在修建南京城墙时,城门屡建屡塌。刘基向朱元璋献计,称江南富豪沈万三家中有一古盆,财宝贮藏在盆中就能取之不尽,称为“聚宝盆”。只要把聚宝盆埋于城门下,城门就不会坍塌。于是,朱元璋派人向沈万三借来聚宝盆埋在城门下,城门果然顺利建成,因此这座城门被称为“聚宝门”‌。</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健步行(二)</p><p class="ql-block"> 沿着第一道瓮城内台阶路向城堡顶部攀登来到城堡东侧藏兵洞缓台处,看见城堡墙上镶嵌着“金陵”两个红色大字,人们纷纷在此处打卡拍照,我也兴奋地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沿着城堡东侧台阶路(马道)继续攀登,来到城堡顶部偌大平台。平台上矗立着16米高的充气蛇。整体红金色调,造型优美,头上戴着年兽帽,脖子上围着红色围巾,身上还有铜币、元宝等图案,整体设计非常可爱‌。充气蛇不仅为南京中华门增添了节日氛围,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它的出现使得古老的城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南京新春游园会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健步行(三)</p><p class="ql-block"> 离开充气蛇沿城墙向东前行,边走边欣赏南京城城墙的宏伟壮丽。南京城墙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古城墙之一,广为文人骚客传颂,被誉为“金陵明珠”。它不仅是明朝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更是南京的城市标志和象征。我有幸在春日的午后,登上了这座城墙,感受到了古老和现代的碰撞,心中涌起了无限感慨。</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古老和现代在这里交融。城墙矗立在南京市的市中心,环绕着大片城市区域,有着宏伟壮丽的气势。城墙建于明代,长约35.3公里,高达14一21米,底宽约14米。城墙上建有城楼、箭楼,四面都是河流或湖泊,城内外沟通畅通,一望无际。南京城墙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保护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墙,也是中国四大古城墙之一。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它坚实的城墙下延伸着无数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健步行(四)</p><p class="ql-block"> 今天星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日,打春阳气转。当阳光洒在身上,感到无比温暖,当春风吹佛在脸上,感到春天来了,心情非常愉悦。今天在城墙上健步行走,不仅是在用双腿丈量大地,更是在用心灵感受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律动。站在城墙上眺望,远处的紫金山映入眼帘,近处的城市景观也尽收眼底。城墙两侧无论是市中心直插云天的450米高的紫峰大夏和紫金山上的青松翠柏,还是雨花台那高矗入云的烈士纪念碑和大报恩寺塔,都仿佛是大自然最真挚的祝福,为春日里城墙上健步行走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健步行(五)</p><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因历史悠久而见证了无数风风雨雨,漫长岁月在城墙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走在城墙上,能感受到城墙传承着的历史记忆。城墙由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北伐时所建,是明朝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也是中国四大古城墙之一。沧桑岁月,古城墙虽然历经战乱,但依然屹立不倒,巍然挺立在南京的土地上,见证了南京城的兴衰荣辱,以其恢弘的气势和瑰丽的建筑艺术,让人惊叹不已。 </p><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不仅是南京的一道重要景观,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它承载着南京这座城市的繁荣和兴衰,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目视着南京城墙,让我深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自己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健步行(六)</p><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大城墙,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城墙。朱元璋攻入南京,于公元1366年到1393年,历时28年建成南京历史上最具规模的城墙,城墙长度为35.3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14~21米,底宽约14米,开门13座。</span>其后六百多年,南京城垣基本保持明代以来的格局。今天保存完整的原真性城墙为25.1公里。</p><p class="ql-block"> 明南京城墙在建筑设计时就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规则多边形,"据岗垄之脊,控河湖之势",极有利于军事防御。这座旷世城垣虽经历了六百多年,仍以25.1公里的遗存,雄冠世界城坦。南京明城墙于2012年11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健步行(七)</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城墙上漫步,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厚重历史。南京城墙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部承载着南京人民智慧和勇气的史诗。我被南京城墙的雄伟壮观所震撼,被它那份历史的厚重所感染,也被它那份文化的底蕴所折服。南京城墙是中国历史的丰碑,也是南京这座城市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走进南京城墙,就像走进一部古老的历史长卷,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和丰富文化,也让人对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传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南京城墙的雄伟壮观,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也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p><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让我领略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风貌和气息,也让我感悟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怀和传统美德。愿南京城墙永远屹立,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兴盛,也留下我们对历史的无限想象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健步行(八)</p><p class="ql-block"> 我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一步都踏出了对生活的无限憧憬与热爱;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坚持与希望的光芒;</span>每一步的迈出,都是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和超越。在健步走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快地跳跃,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p><p class="ql-block"> 此次健步行走,不仅是一场身体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它让我在忙碌与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自我,让我在新的一年之初,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迈向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中华门城墙上向北眺望,南京市标志性建筑紫峰大厦矗立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南京紫峰大厦高450米。地处南京市鼓楼中央商务区,东可眺望玄武湖和紫金山、西可望长江和江北新区、南有雨花台和新街口、北有幕府山,是世界第一座完全中国投资、中国建设的超级摩天大楼。</p><p class="ql-block"> 2011年,南京紫峰大厦获得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一等奖。2020年9月,南京紫峰大厦获得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p> <p class="ql-block">  在中华门城墙南侧高高矗立着大报恩寺塔。</p> <p class="ql-block">  在中华门至中山门段城墙上健步行走,这一段约有6公里。</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充滿了迎蛇年庆新春欢乐景象</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俯瞰老门东街景</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城门主楼牌匾上题刻有“中华门”三个字,是由原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题写。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易名中华门,由蒋介石所题,并在原聚宝门的东西两侧开辟中华门东门和中华门西门,同时满足南北双向的通行。1957年, 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中华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明代称聚宝门,是南京城的正南门,南京城墙内城十三座城门中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的城堡式城门,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堡垒瓮城。</p><p class="ql-block">  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是南京老城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高20.45米,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贯通。</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的兴建前后历时21年,采用巨型条石作为城门基础,大块的城墙砖砌筑,粘合剂采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非常坚固。砌城墙所用的大块城墙砖,每块长约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10厘米上下,每块重量15-20公斤不等;聚宝门即中华门的的城墙砖,烧制技术的难度掌控是相当大的,城砖的制作由京师工部、京师驻军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京师四地共125个县承担,京师应天府以外制作的城墙砖烧成后由长江水路运送到京师,用来保证京师城墙建筑材料的供给。</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首道城门高21.45米。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仅存闸槽和门位遗迹。瓮城上下设有藏兵洞13个,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14个,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据估计可容纳三千人。</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内瓮城这种藏军设施,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遇有敌人强攻时,可将敌兵放进城门欲擒故纵,然后关起各道城门,把敌军截为三段,分别歼灭,好像传说中典故描写的“瓮中捉鳖”,又因为中华门的瓮城在城墙内侧,所以这座宏伟的城门楼被称为“中华门内瓮城”。</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主楼即第一道城门分上、中、下三层,高21.45米。上层原建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的镝楼,镝楼毁于1937年12月初侵华日军进攻南京时的炮火,现在仅存台基遗迹;中层为砖石结构,朝内一排设置7个藏兵洞,现在藏兵洞内为南京古城墙、明清建筑图片展览,兼顾经营旅游纪念品出售;下层结构中间为瓮城甬道,两侧各有3 个藏兵洞。</p><p class="ql-block">  中华门瓮城东西两侧筑有宽11.5米、长86.1米的马道,马道陡峻壮阔,是战时运送军需物资登城的快道,将领亦可策马直登城头。</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设置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城门原有双扇木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建国后大跃进时期被毁坏;中华门主体建筑两侧建筑有27个藏兵洞,可以同时屯兵3000余人并储藏士兵所需生活物资。</p><p class="ql-block">  中华门城门主楼和辅助城门楼以及两边连接的瓮城城墙共同构造了中华门内瓮城的主体建筑,中华门内瓮城的主体建筑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东西两侧马道直通主楼顶部,因为明清两代将军可以骑马直登城头,所以称为“马道”。</p> <p class="ql-block">  我行走在城墙上感触最深的,便是脚下的每一块城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筑造城墙时,始终将工程质量视为头等大事,丝毫不敢懈怠。南京城墙历经600多年风雨而未倒,依然固若金汤。其安若磐石的秘密在于它的修建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城砖的烧制都有严格的标准,每一块砖都刻有制造者信息的字样,这在当时属于首创,便于发生质量问题的时候进行排查和问责。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视角来看,南京明城墙堪称卓越质量管理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砌筑城墙的砖块是由相当于现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5个省的28府、118县、工部及三卫、三镇制造。为了确保城砖的质量,砖上刻有负责官员和烧窑、制砖人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  明城墙古砖,砖体侧面刻有出窑产地、监控部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