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祭灶

水美工作室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水美</p><p class="ql-block">​ 按照传统文化,每年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这天,人们要祭灶王。</p><p class="ql-block">​ 祭灶,有一套完整的文化,有好多讲究。</p><p class="ql-block"> 祭灶时,先将旧的灶王爷神像从厨房灶台上揭下,与纸马、草扎的马和元宝等一起焚化,表示恭送灶君上天。‌</p><p class="ql-block"> 祭灶时间: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必须在晚上六点之前祭灶。</p><p class="ql-block"> 供品选择上要包括糖瓜、清水、草料和秣豆或饦饦馍等。糖瓜是为了让灶王爷嘴巴甜,只说好话;清水和草料是给灶王爷的坐骑准备的;秣豆或饦饦馍则是灶王爷路上的干粮。其他常见的供品还包括水果、干果、糕点、茶叶、酒等。‌ </p><p class="ql-block"> 据说:灶王,亦被称作灶神,他掌控着人们的厨房事宜,默默守护着家庭的安宁。此外,灶神还担起了监督人间善恶的重大使命,并且每年都要向玉帝汇报一次人间的情况。灶王这个一家主,在腊月二十三要上天汇报一年来,主家的生活情况,到腊月三十再回来过年。人们希望灶神客观说,不要多说免得出现差错。祭灶当日,要在原来挂或贴的灶王像前,(贴时,不能让灶王看见大锅,因为平时偶尔吃点好的,怕灶王汇报)。祭灶结束要把像烧掉。为了避免灶王多说或出现纰漏,祭品里特别要放上糖瓜,就是麦芽糖。麦芽糖除了甜,意思让灶王说好话;这糖还黏,是希望把灶王嘴黏住,他到天庭就不开口打小报告了。</p><p class="ql-block"> 烙灶饦,也是很重要的一道程序,这灶饦白白的面,黄黄的油,红红的火色,特别好吃,意思让灶王路上吃。祭奠者在焚香燃烛后,口里念念有词:“年年的腊月二十三,各位的神仙上青天,天又黑来的路不平,灶爷灶婆你慢慢行,白面的饦饦,你背上,青红的马儿你骑上,一程𠰻赶着𠰻云头上。”非常虔诚。</p><p class="ql-block"> 祭灶的禁忌:供品必须新鲜,不能用残破的餐具或吃剩下的食物。残破的餐具象征着不稳定的收入,而用吃剩下的食物祭拜灶神是不尊重的表现。 灶王爷的画像不能贴在水池上面或灶台后面,这样会被认为不吉利。一般应贴在墙壁上,下面有台子,如果没有台子则要保持清洁。在一些地方,女性不能参与祭灶仪式,因为女性可能会说些不吉利的话,影响灶王爷的汇报工作。‌ </p><p class="ql-block"> 2025.1.22</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