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一舟(郑永津)</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84027</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绍兴,是春秋越国的古都。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遐迩。这里孕育了越剧、黄酒、兰亭书法等传统文化瑰宝,也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在绍兴,您可以游览鲁迅故里,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学氛围;可以漫步在沈园,品味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可以参观兰亭景区,领略古代书法艺术的魅力;还可以游览东湖景区,欣赏山水相依的自然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去年10月27日,我们再次踏入水乡绍兴。首日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周恩来纪念馆,该馆是依托周恩来祖居、故居而建和陈列。祖居初名“锡养堂”,俗称“百岁堂”,是周氏家族在绍兴的聚居地。它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建筑,整体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周家祖上在绍兴世代繁衍,周恩来总理也常以自己是绍兴人而自豪。祖居见证了周氏家族的兴衰变迁,也承载着周总理对家乡的深情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恩来纪念馆内陈列着他生前大量珍贵照片、实物以及详实的文字资料,这些无声的展品讲述着动人心弦的故事。从早年在绍兴的求学经历,到投身革命的峥嵘岁月,再到为新中国建设的奔波操劳,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总理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走进纪念馆,仿佛踏入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总理那伟岸的身影留在了我们心中。他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8年周恩来诞辰百周年之际,纪念馆扩建了纪念广场,正面是周恩来铜像,身后是巨型汉白玉照壁,镌刻着周恩来手书“努力学习,精益求精”八个鎏金大字。广场回廊陈列着周恩来给亲友题词而镌刻的石碑。2001年6月在周恩来祖居的东侧又建风范园,由展览厅、缅怀厅、党课室、留言壁等组成。展厅陈列以“风范垂青史”为主题,生动详细地介绍了周恩来一生爱国、爱民、勤政、廉政的丰功伟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绍兴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而鲁迅先生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星辰。我们怀着敬仰之情,参观了绍兴鲁迅祖居和故居。鲁迅祖居又称周家老台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鲁迅故居原为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从厅堂到卧室,从书房到厨房,每一件物品都透露出浓郁的历史气息,每一处细节都再现了祖辈或鲁迅当年的生活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鲁迅故居还包括百草园、三味书屋。故居的后院是著名的百草园,园内有一棵皂荚树,绿草如茵,菜地整齐。鲁迅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摘果实,采中药,捉昆虫。穿过小石桥,便是三味书屋。它是鲁迅曾经求学的地方,书屋内陈设依旧,鲁迅当年的座位上刻着的“早”字,无声地诉说着先生勤奋好学的精神。这两处也是鲁迅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他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这里的趣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鲁迅纪念馆属于鲁迅故里一部分,始建于1973年。它的陈列厅由序厅、南北主展厅、辅助展厅、名人文库及休闲区等几部分组成。这里陈列着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手稿、书信、衣物等珍贵文物。通过这些展品,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创作历程。他毅然弃医从文,用笔作武器,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国人。站在鲁迅先生的铜像前,我心中充满了敬意,仿佛看到了他那坚定的眼神和不屈的精神。</span></p> 敬请关注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