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都”——江西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四)

东方君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b>红井景区(下)</b>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人民委员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成立于1931年11月,是中央人民委员会下设的机构之一,张鼎丞为首任部长。1932年8月邓子恢为土地部代部长。土地人民委员部下设没收分配局、山林水利局、土地建设局和调查统计局,并设立了农业实验场,以后,还专门组建了土地税检查委员会,生产合作社指导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土地人民委员部成立之初,在叶坪谢氏宗祠办公。1933年4月,随中央机关迁驻沙洲坝杨氏众厅。1934年7月迁往云石山。该旧址1999年由国家农业部拨款维修并恢复原状陈列。现为全国农业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人民委员部山林水利局旧址</b></p><p class="ql-block">山林水利局于1931年11月成立,是苏区山林水利工作的领导机构,隶属于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首任局长由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部长胡海兼任,李崇林、胡魁元先后接任局长。</p><p class="ql-block">山林水利局主要职能是:负责植树、育林、护林,木材采伐销售,林产品加工出口,水车等木制器具的修复、添置;管理和指导河堤、陂圳、池塘的修筑与开发等。</p> <p class="ql-block">山林水利局始设于叶坪谢氏宗祠,1933年4月随中央机关迁至沙洲坝办公。1934年7月,迁驻云石山,同年10月,随中央土地部编入中央纵队,离开瑞金,进行长征。</p><p class="ql-block">该旧址2002年由水利部修复开放,并恢复原状陈列。</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委员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委员部,于1931年11月在叶坪成立,是中央人民委员会下设机构,内设劳动保护局,失业工人介绍局,经济评判局和社会保险局等,由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兼任部长。主要职责是管理有关劳动保护、劳动力的使用调剂和社会保险等事项,同时,对下级劳动部门的工作予以检查与指导。</p> <p class="ql-block">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劳动人民委员部认真组织实施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范了劳动用工制度,加强劳动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了职工权益,这对支援革命、巩固苏维埃红色政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于1934年2月成立,陈潭秋为部长,部址设在沙洲坝村的廉太屋。在它成立之前,粮食工作先后由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中央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管理。</p><p class="ql-block">粮食部内设置了备荒科、仓库保管科、粮食调剂局、红军公谷委员会、土地税谷保管委员会和合作社指导委员会等适合战时粮食工作的机构 。以中央粮食部为代表的粮食组织运筹帷幄,保证了粮食的军需民用,为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以及支援革命战争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随同中央机关一起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长征。</p><p class="ql-block">该旧址1997年按原貌修复开放,现为全国粮食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消费合作总社旧址</b></p><p class="ql-block">中央消费合作总社于1933年12月在瑞金成立,它是苏区消费合作社的最高领导机构,隶属中央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徐常山、邓伟林为中央消费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正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消费合作社是苏区群众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抵制商业资本家对苏区军民的层层盘剥而成立的经济组织。中央消费合作总社成立后,领导各级消费合作社在粉碎国民党对苏区经济封锁,保证军需民用,支援革命战争,巩固苏维埃革命政权,限制私商剥削,打击奸商,平抑物价,缩小“剪刀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该旧址于2001年由中央供销合作总社拨款进行维修并恢复原状陈列,现为全国供销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于1931年11月成立,是中央人民委员会下设的主管苏区教育工作的国家行政机关,瞿秋白为部长、徐特立为副部长。因瞿秋白在上海,未能到职,1932年3月,任命徐特立为代部长。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到苏区之前,已经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是个很有名望的教育家。1934年2月,瞿秋白来到中央苏区就任教育部部长,徐特立和瞿秋白密切配合,克服重重困难,进一步推动了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教育部分设初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局、社会教育局、艺术局和编审局、行政局、秘书处。并设置了巡视委员会、消灭文盲协会、临时中央干事总会等。同时,直接创办了列宁师范学校,徐特立兼任校长。</p><p class="ql-block">教育部先设在叶坪谢氏宗祠,1933年4月迁驻沙洲坝杨氏众厅。该旧址于2001年按原貌修复,并陈列开放。</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中华新闻台旧址</b></p><p class="ql-block">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中华新闻台旧址位于沙洲坝大布村,是一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土木结构的客家建筑。。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创建了红色中华新闻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红色中华新闻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为新中国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2005年10月,国家广播电视局拨出专款修复沙洲坝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中华新闻台旧址,并新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中华新闻台历史陈列馆。2006年10月举行揭幕仪式,同时决定将该旧址作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中央纪委监察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在瑞金叶坪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工农检察部(后改称工农检察委员会),这是苏区时期中央政府的行政监察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督促检查苏维埃政府机关执行政策、法令、训令,惩治贪污浪费、官僚腐化等违法违纪行为。1933年4月,工农检察委员会迁驻沙洲坝老茶亭杨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后,又在瑞金沙洲坝成立了以董必武为书记的中央党务委员会,这是苏区时期党的中央纪律检查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党的路线方针的贯彻执行,监督检查党内违反党章、破坏党纪、不遵守党的决议以及官僚腐化等行为。为适应新时期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并便于参观,2007年,中共瑞金市委、市人民政府在沙洲坝旧址群内重建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旧址。现已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b></p><p class="ql-block">中央审计委员会会旧址位于沙洲坝廉太厅下。1933年9月,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十九次常会,决定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并委任高自立、梁柏台、吴亮平为委员。1934年2月初,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阮啸仙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p><p class="ql-block">中央审计委员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财政经济监督部门,主要职责是审核国家的岁入与岁出,监督国家预算的执行,它对统一苏区财政,加强财政管理,实行财政监督,严格财政纪律,起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苏区第一任审计长阮啸仙在这幢简朴的房子里经常工作至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为领导苏区的审计工作立下汗马功劳。1934年10月,中央机关长征时,阮啸仙奉命留下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3月6日壮烈牺牲。陈毅同志《哭阮啸仙·贺昌》诗中,“阮誉传岭表”,“审计呕心血”,就是对阮啸仙工作的高度赞美。</p><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中央审计委员会随中央政府迁往云石山,10月,随中央机关长征。该旧址原系杨氏众厅,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997年按原貌修复开放。现为全国审计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部旧址</b></p><p class="ql-block">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成立于1931年11月。1933年4月,跟随中央政府从叶坪迁驻沙洲坝,内设市政、卫生、交通,社会保证、邮电、优待红军家属管理等局,何叔衡、曾山、梁柏台先后担任该部部长。在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管理下,中央苏区的市政、卫生、交通、邮电、“优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和各项事业建设作出了良好的社会保障。在此房办公和居住的有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长梁柏台、曾山以及各部门负责同志和部分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从这里迁驻云石山。2001年,国家民政部拨款维修了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旧址,并进行原状陈列,现为全国民政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部交通管理局旧址</b></p><p class="ql-block">交通管理局是中央内务部下设的工作部门。该旧址已成为了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和国防交通战备系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交通教育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市政行政局旧址</b></p><p class="ql-block">市政管理局是中央内务部下设的工作部门,根据《内务部的暂行组织纲要》规定,它主要管理市政的建设事宜,如马路、街道、电车、电灯、自来水及其他公用的市政企业的建设和管理。当然,那时苏区比较落后,没有电车、电灯和自来水,所以,这几项工作没有开展。虽然,市政管理局工作内容与内务部的其他机构相比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它的设立为新中国国家内务部的组织构架和职能提供了借鉴。</p> <p class="ql-block"><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科技史料陈列馆</b></p><p class="ql-block">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科技史料陈列馆,以丰富的历史文物、史料和照片完整系统地反映我党科技工作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展现我党科技工作一代先驱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p> <b>沙洲坝群众路线广场</b> <b>雕塑《毛泽东送棉被》</b> <b>雕塑《周恩来全家帮助杨大伯》</b> <b>雕塑《朱德为警卫员补草鞋》</b> <b>雕塑《张闻天帮助红军家属砍柴》</b> <b>雕塑《徐特立“管闲事”》</b> <p class="ql-block"><b>沙洲坝红井景区风光</b></p> <p class="ql-block"><b>红军小学</b></p> <b>谢觉哉的诗</b> <b>墙上的宣传画和文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