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我们有过最好的遇见

祥子

<p class="ql-block">离成都不远,有座古镇叫城厢。大年初六,我来到城厢,除了又一次看到百姓逛庙会、过大年的年风年俗,还看到众多的历史遗迹,以及没什么游人的幽静之处,我好欢喜,我和城厢有过一次最好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城厢西街,是一条古街,有三百米长,是镇里人口密集,商贸繁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过年了,商铺大开,街市上人来人往。</p> <p class="ql-block">城厢镇原来是金堂县治所在地,西街原来有金堂县衙、县政府,但现在只剩下了历史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但道教三清观里,倒是张灯结彩,浓浓的祥和气氛。</p> <p class="ql-block">木架青瓦之下,屋里屋外,人们找到位子就坐下用餐,热热闹闹。</p> <p class="ql-block">吃过饭就喝茶,吃瓜子,打牌,聊天,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喝茶,聊天,是四川人到哪儿都丢不掉的悠闲。</p> <p class="ql-block">镇里有很多有年头的地方,有很多祠堂,这是陈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城厢古镇有文庙和武庙,文庙正在修缮。</p> <p class="ql-block">这是武庙,里面供奉着关圣帝君关羽,两边的回廊陈列着关羽事迹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武庙前的大广场,是城厢百姓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处有民国风味的建筑吸引了我。</p> <p class="ql-block">这一处建筑,更让我久久佇立。这是创办于1927年的金堂县立中学的大门,一座法国教堂式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厢镇在历史上曾经叫金堂县,</span>1981年,金堂县中改名为成都市城厢中学,2010年学校迁往另址。</p> <p class="ql-block">大门里有“绣水书声”照壁。金堂县立中学的办学宗旨是“文武之道,绣水书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学生既要以文武之道报国,又强调教育要注重美学的思想,现在,城厢中学仍然传承了这一办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与县中毗邻的是绣川书院,书院创办于北宋,匾额由四川著名学者、书法家流沙河先生新题,一副楹联是:“学无先后,白发同青丝共勉;志有因果,春华与秋实相辉。”</p> <p class="ql-block">绣川书院历任院长皆为博学之士,九任院长,有进士一人,举人六人,拔贡两人。</p> <p class="ql-block">绣川书院曾走出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全宋诗》编者黄中庸、北宋理学家谢湜、清代文史家张晋生、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著名作家流沙河、成都大学校长何寿等。</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透着书卷气息的书院一角。</p> <p class="ql-block">这是书院后面明教寺旧址中的觉皇殿。</p> <p class="ql-block">一边是喧闹的节日气氛,一边还可找到这样一些让你安静和悠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璞域,好有文化味道的两个字。璞之所在。或者指主人姓璞,是他的家宅,或者意指石里藏玉、外拙内秀之一种品格。</p> <p class="ql-block">两只小红灯一衬托,立马有春天要来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一段青墙,一座小亭,一株黄叶尚未落尽的冬树,由此简约的画面,足以让你心生欢喜,归复平静。</p> <p class="ql-block">我想,当春节过完,春风真正开始吹进这里,城厢春天的美丽,又该是怎样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别了,城厢,一个外乡人,在这里曾和你有过最好的遇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