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儿子“左左”的文章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十一岁了,也过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一个年。今天我想写一下“过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现在的过年似乎已经淡化了,只是放个鞭炮,看个春晚,吃个饺子,拜个年,领个红包就结束了。那些年俗也渐渐地消失了,不再被年轻人提起。我以前也照常过着渐渐平淡了的年,直到最近,我看到老舍先生写的《年》后猛然间发现“原来以前的年是那么有年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老舍笔下的年从腊八开始,那碗浓稠香甜的腊八粥几乎承载了所有人对即将到来的年的期盼。还有那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更是千古流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过了腊八就开始为了过年忙碌起来了,年俗也多了起来,像什么贴窗花啊,买年画啊,蒸馒头啊,都是年俗。记忆中那用大铁锅炖的肉着实是年幼的老舍先生为数不多的慰藉。还有那有着雪白梨肉的冻梨,吃上一口 ,冰甜爽口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给人美好的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老舍先生笔下的年和现在的年大有不同。就拿饺子来说吧,老舍先生那时候肉馅饺子可是圣餐,只有春节时才能吃上。但对于现在来说,吃一顿肉馅饺子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春节吃饺子不仅是想要饱餐一顿,更是对过去一年辛苦的告别,新的一年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时过境迁,虽然过年的年味变了,淡了,但是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没有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