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咸宁 楚风韵远——咸宁博物馆古代文物展小记

锋星

<p class="ql-block">咸宁市博物馆建筑主题寓意是天圆地方。</p> <p class="ql-block">馆里中庭大厅。迎面挑空墙上只有一个电视好象有点单薄。很多博物馆此位置都是一巨幅铜版浅浮雕。</p> 大地藏珍——咸宁古代文物展 <p class="ql-block">咸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厚,形成了苗越、荆楚、赣鄱、湖湘等文化因素交融积淀的多元文化。咸宁文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它们灿若殊贝,共同串起咸宁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脉络,凝聚着成宁先民的劳动智慧结晶,折射出咸宁各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内涵。其中,石器古老原始,陶器古拙质朴,瓷器玲珑剔透,铜疆庄严肃穆。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象征、艺术的化身,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p> 第一单元  远古石器 <p class="ql-block">远古咸宁地貌多样、水源充沛、气候温和、物种丰富,为史前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咸宁境内迄今陆续发现从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的多处文化遗存,如大熊猫头骨化石、古人类牙齿化石及古人类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类石器等,为我们寻找古人类活动踪迹、复原古人类生活场景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在遥远的史前时期,就有动物、古人类在这块土地上栖息繁衍,拉开了咸宁沧海桑田历史发展的大幕。</p> <p class="ql-block">大熊猫头骨化石(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前)。1987年9月,咸安区古田乡新铺村村民在飞仙洞开山炸石时,发现一具大熊猫上颌骨化石。咸宁地区博物馆文物专家对现场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后,新发现大熊猫下颌骨及部分肢骨化石。它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大熊猫头骨化石之一,属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巴氏亚种。这一发现,为我们复原远古时期生态环境和大熊猫种属的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人牙化石。1981年阳新县(原属咸宁地区)荻田宝下洞出土两枚人牙化石,其中一枚为门齿,另一枚为臼齿,保存完整,距今约1万年,属于智人人牙化石,是研究古人类体质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石箭鏃。新石器时代</p> <p class="ql-block">石钺。西周</p> 第二单元  古雅陶瓷 <p class="ql-block">咸宁市博物馆馆藏有较多的陶瓷器,种类繁多,或古朴高雅,或玲珑剔透,它们共同见证了咸宁的悠久历史及咸宁先民的勤劳智慧,也反映了咸宁不同时期的陶瓷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青瓷辟雍砚。六朝</p> <p class="ql-block">青釉执壶。宋</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双鱼瓷碟。宋</p> 第三单元  青铜光华 <p class="ql-block">咸宁地区先秦青铜器出土较多,其中崇阳铜鼓庄重厚实,古韵浑然,是国内仅存的一面商代铜鼓。</p> <p class="ql-block">崇阳铜鼓。通高75.5厘米,重47.5公斤。1977年6月14日出土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是由四位农民在洪水冲刷过后的岸边发现。鼓整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仿木质皮鼓形制,鼓冠为马鞍形,中间有一圆孔可供悬挂时穿绳索用;鼓身为现代腰鼓形;鼓座为正立方体形,中空,与鼓腹相通。鼓面无纹饰。其它部位均饰有云雷纹和乳钉纹组成的饕餮纹,鼓身两端还饰有三圈乳钉纹。崇阳铜鼓是世上仅存的二面商代铜鼓之一(另外一面为“双鸟墨鼓”,比崇阳铜鼓年代略晚,解放前流失日本,现藏于京都泉屋博古馆)。</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是一件复制品,原件在湖北省博物馆。这是咸宁市博、同时也是湖北省博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青铜甬钟(西周)。1972年在通山南林桥南城河道出土,通高94厘米,重102公斤。甬端、右鼓部及左右铣角稍残,部分枚乳缺失。甬部饰饕餮纹,周身饰蝉纹和云雷纹。这件大钟有浓郁的早期南方甬钟特色,钟腔平整均匀,无调音痕迹。出土于古河道边,未见其他伴存物,推测为祭祀仪式结束后就地掩埋。</p><p class="ql-block">青铜甗(东周)。古代蒸食用具,相当于现代的蒸锅,此件甗为分体式,上半部是甑,底部有孔,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下半部是鬲,可用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p> 第四单元  锋锐兵戈 <p class="ql-block">咸宁地处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留下了众多古代兵器,它们无声地述说着金戈铁马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青铜剑,东周</p> <p class="ql-block">铭文弩机:1987年赤壁古战场哈西山墓地出土,弩机上有铭文“上大将军吕侯都尉陈文和弩一张”。</p> <p class="ql-block">弩是由弓发展而成的一种远程射杀伤性武器,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马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弩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创造之一。</p><p class="ql-block">弩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用骨片制成的弩机。春秋时期,青铜弩机出现,弩逐渐成为各国军队的重要武器,至战国时期军队已大量装备。汉魏和唐宋时期,弩的使用都曾达到高峰。随着火器的发明与应用,十五世纪左右,弩基本退出了战争舞台。大约1100年前后,弩传入欧洲。</p><p class="ql-block">“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800多年前的赤壁之战,让咸宁赤壁名垂千史。“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硝烟散尽,英雄远去,可那场大战留下的一件件班驳的弩机,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金戈铁马的沙场。</p><p class="ql-block">1960年,赤壁三国古战场遗址周边,出土3件青铜弩机;1973年,赤壁镇同心村汉基,发现2件弩机;1986年春,赤璧哈西山两座东吴墓葬,各出土1件弩机:M1弩机上刻朱雀图案,实属罕见。M2嘉弩机上有铭文曰:“上大将军吕侯都尉陈文和弩一张”。据《三国志》等文献记载:上大将军昌侯乃东吴名将上大将军番禺侯吕岱,陈文和在其部下任都尉。这一件件弩机,无声地诉说着发生在成宁的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了咸宁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p> 第五单元  缤纷杂件 <p class="ql-block">悠久的历史,为咸宁大地留下了精彩纷呈的文化遗存,包括琳琅满目的杂件文物,如带钩、印章、金银器、竹木器、牙角器等。这些杂件文物种类多、形制奇,既是精美的工艺品,也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凝结着岁月的沧桑,蕴含着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乐舞魂瓶(宋),皈依瓶(宋)</p> <p class="ql-block">鸡油黄釉瓷瓶(清乾隆),青花凤穿牡丹纹将军罐(清康熙),青花瓷是指用钻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在唐宋已见端倪,工艺成熟于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p> <p class="ql-block">螭耳瓶(清),茶叶末釉茡荠瓶(清同治),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雍正、乾隆两朝最为所重,成为宫廷秘釉。</p> <p class="ql-block">鎏金银盘(元)</p> <p class="ql-block">铭文铜锣(宋)。锣身外侧刻有32个字,记载了岳州(今湖南岳阳)买锣人的地址、姓名及时间。是研究南宋行政区划,赋税制度及贸易往来的重要实物资料。共出土两面,另一面藏于湖北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徐寿辉统军元帅府印(元)</p> <p class="ql-block">马镫(明)。马镫最早由中国发明,由中国北方传往欧洲,加速了骑兵演进速度,因此马镫又被西方称为“中国靴子”。世界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是1965年考古人员于辽宁北燕贵族墓中发掘出土的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p> <p class="ql-block">通城县铜印(清)。铜印(汉)</p> 大唐雅宋——唐宋圆雕玉器专题展 <p class="ql-block">唐代空前繁荣的经济创造出了灿烂辉煌、举世瞩目的唐代文化,使上古玉雕艺术再度展露出新的面貌和风采,唐代玉雕一改过去图案化、抽象化、神秘化的陈迹,从虚幻的象征性器物开始进入了贴近现实生活的实用和赏玩时代。</p><p class="ql-block">宋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由于政权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壮大以及崇礼复古之风的兴盛,宫廷和民间对玉的需求不断加大,从而造就了中国玉器史的又一个巅峰时期。宋代玉器早期受唐、五代艺术风格的影响,较为严谨,后随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宫廷绘画和民俗艺术的影响较深,变得清新雅致、形神兼备。宋代玉器既有对上古玉器的继承与追摹,也有贴近自然生活的写实与创新,并在复古与创新中找到了自己的时代美,令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精选了90件唐宋玉器精品,从礼制、宗教、文化背景、时代审美、玉材种类、装饰技法、使用功能、以及雕刻工艺等多角度对唐宋玉器进行诠释,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观众更好地认识和欣赏唐宋时期的玉器艺术。</p> <p class="ql-block">宋代白玉右手持鹃左手持莲童子,宋代青白玉持莲行走童子,宋代青白玉佛供件(佛、观音、仙翁),宋代白玉扣胸背手躬身行走童子</p> <p class="ql-block">辽代白玉飞天,辽代白玉衔瑞草舞凤,宋代青白玉龟荷游佩,唐代青玉母子瑞兽</p> <p class="ql-block">宋代青白玉弄玉鸾凤,宋代白玉刘海戏金蟾带扣,唐代青白玉飞天,唐代白玉飞天</p> <p class="ql-block">唐代白玉站立仕女,宋代青白玉衔瑞草太狮少狮,宋代持莲行走双童子,宋代青白玉持盛开莲叶交脚行走童子</p> <p class="ql-block">宋代白玉横卧小憩士人,宋代青白玉戏鹅童子,宋代白玉扭头正视老虎,宋代白玉持桃枝伏地童子</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其它的专题展陈没太大必要记录,看看即可。本来在网上看到博物馆有"李自成陈列展"。结果到这里没有了,挺遗憾。</p><p class="ql-block">咸宁博物馆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二级馆。没有多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物。唯一的镇馆之宝还被拿到省博展出,与省博共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