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白釉执壶

李拥军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日华山论剑播出这个执壶很有意思,第一,它少一个柄,一般说执壶执壶,它得有一个柄,但是这件没柄;第二,它的花口是一个很深的一个碗的造型。它没有柄的这个形状,让我想起了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 “哪壶不开偏提哪壶”。这里边有个词叫 “偏提”, “偏提” 在唐代,它是一种无柄注壶的一种名称。根据唐朝的李匡乂的《资暇集》里边的记载,说当时为了避一个人,叫郑注,“注” 字的讳,所以把这个注壶就去掉了一个柄,安上了一个系,然后管这种器物就叫做 “偏提”。也就是说在唐代,没有柄形的这种注壶是存在的。再从现在的考古出土的器物来看,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像辽宁的法库叶茂台的辽墓里边,都可以看到有这种同造型的无柄执壶。再看这种花口,它是辽代瓷器吸收了唐宋时期金银器的的做法,再把它移植到了具有契丹风格瓷器上的新的一种体现。而且这种花口,在辽境的墓葬里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说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里边也收藏有花口的这种器物。而且在辽代中后期,还生产了一类凤首壶,那种凤首壶大部分都是辽三彩的,它比这个多了一个凤首,少了一个流,它的头上也是这种大花口的造型。也就是说这个花口和这种无柄的这种造型看着很怪,其实它是符合契丹风格瓷器的这么一种特征的。</p> <p class="ql-block">  回顾一下自己的收藏,也得到这样一把白釉有柄执壶。它的流具备宋代执壶典型特征,尤其,它的手柄上打了一个孔,可以用绳子与盖子的小环相连。白釉不白但较温潤,白釉布于化妆土上层,有些流动感,这也是当时的工艺特征。底为沙底,可见四处泥点垫烧痕迹。</p> <p class="ql-block">  这类中古高古瓷器,受一些政策影响,在市场上不是特别受关注的一个品种。跟这个器物基本上比较接近的有香港苏富比2018 年曾经拍了一只执壶,当时成交价是 10 万港币,而且那件器物口沿是伤得比较大,这两把执壶都是口沿有一些小磕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