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游西安~华清池、兵马俑

萍水相逢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三,我们来西安的第二天,我们的行程就是西安的著名景点华清池和兵马俑。</p> <p class="ql-block">华清池是位于唐华清宫遗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宫苑,东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面渭水。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以及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而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示范景点。</p> <p class="ql-block">“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p><p class="ql-block">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个漂亮的杨贵妃彩像真是美貌惊艳,让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唐玄宗(唐明皇)和杨玉环(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诗歌描绘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悲痛和对她的深切怀念。</p> <p class="ql-block">油炸高力士是入口处卖的炸薯片</p> <p class="ql-block">高墙大匾上书写“华清宫”,游览者均在此处留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学生票60元,孙女拿着入园票来到大门前。</p> <p class="ql-block">骊山脚下芙蓉园,点点白雪映苍天</p> <p class="ql-block">芙蓉泉的对面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的“长生殿”,</p> <p class="ql-block">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就在长生殿前表演,这一表演成为中国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典范。</p> <p class="ql-block">“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p><p class="ql-block">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的这首长诗中的好多段被一代一代口口相传。</p> <p class="ql-block">唐玄宗和杨贵妃视华清宫为第二帝宫,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飞霜殿,就是他们的爱巢寝殿。</p> <p class="ql-block">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他们就住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飞霜殿中。据说,冬天,这里经常漫天飞雪,但由于华清宫有地下温泉,使地表温度较高,热气上升,化雪为霜,故称“飞霜殿”。</p> <p class="ql-block">飞霜殿的右侧是长生殿,在两殿之间有长廊有花园</p> <p class="ql-block">还有唐玄宗和杨玉环在一起游园的雕塑,让人又想起《长恨歌》的诗句,皇与妃的爱怜。</p> <p class="ql-block">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过三年多的发掘,在4,600平方米发掘区内,清理出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莲花汤”、“海棠汤”、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以及“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来这里游览的人把汤泉口堵得满满。</p> <p class="ql-block">“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p><p class="ql-block">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一幅出水的杨贵妃展现她的高贵容颜。</p> <p class="ql-block">唐御汤遗址博物馆东面,是一座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雅致小院——环园。据了解,环园原为清朝驿馆,在同治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1878年),临潼知县沈家桢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重新修建了温泉驿馆,并改名“环园”。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巡西安,往返都就寝于此。1936年,蒋介石亲临西安,将环园辟为临时行辕,部署剿共计划,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p> <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坚持“攮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率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攻红军。张、杨两位将军为促蒋抗日救国,在此谏阻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联合红军抗日,蒋介石断然拒绝。张学良、杨虎城遂联合行动,于12月12日发动兵谏。</p> <p class="ql-block">12月12日,在五间房院内进行了一场激战,蒋介石在寝室听见枪声,从后窗仓皇出走,越后墙而过,跃入深沟,碰伤脊背,由侍卫搀扶上山,匿身于西绣岭虎斑石处的草丛中,后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p> <p class="ql-block">盛唐时期。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演绎了千年传诵的爱情故事,使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唐玄宗“尤知音律”,杨贵妃“弹唱娴熟”,他们珠联璧合,创作了许多千古妙曲歌舞。著名的有《霓裳羽衣舞》、《得宝子》、《凌波曲》等等。唐玄宗还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音乐艺术学校――梨园</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上骊山,游览华清池大约2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我们12点结束游览,在园区对面的小馆吃了西安的特色“裤带面”。</p> <p class="ql-block">从华清池到兵马俑有613路旅游专线,车费5元钱。车上有服务员讲解,並将散客送到兵马俑景点的大门前。</p> <p class="ql-block">在游客中心可租借讲解器,有讲解员带队进入景点。</p> <p class="ql-block">始皇陵在西安临潼区,距西安市30公里左右。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始皇陵东侧1500米处,1976年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因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所有来西安的游客都要到这里参观。</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这个景区除了1、2、3号坑外,还有秦始皇陵文物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大批游人都随导游从1号坑进入,我们反其道而行,先参观文物展览。</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览厅里展出的都是精典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为这些出土的兵马俑点赞。</p> <p class="ql-block">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可见当时的工匠技艺有多么精湛。</p> <p class="ql-block">从文物陈列展厅出来,按品字形排列,我们进入2号坑。</p> <p class="ql-block">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1976年被发现,是秦俑坑中的精华,整个平面呈曲尺形,导游说1号坑是先锋队,冲锋在前,2号坑则是兵马俑的后备后援。</p> <p class="ql-block">2号坑东西最长处96米,南北最宽处84米,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第二单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单元即俑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形。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严整有序,无懈可击,退可以守,进可以攻。</span></p> <p class="ql-block">2号坑的右侧是1号坑,进入馆内要先排队,外边队伍排得好长好长,有种想退出的感觉出现在心中。但人已被涌在队伍中,进不动,退不贏,只能随着大流向前。</p> <p class="ql-block">进入坑内更让人无语,两侧行进的队伍如同箍紧的铁桶。</p> <p class="ql-block">好在我们个子高,高抬手机对准坑中胡乱拍一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号坑的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是保卫始皇陵的先头部队,冲锋在前。</p> <p class="ql-block">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仪仗服的服饰、装备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3号坑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span style="font-size:18px;">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span>由南北厢房和 兵马俑博物馆(21张)车马房组成。在3号坑可以和兵马俑拍合影,一张100元钱。</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只可惜来这里的人太多,在这种环境中,再精彩的奇迹让人没了心情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从兵马俑有直达钟楼的大巴,行程40分钟,每人25元钱。</p> <p class="ql-block">天近黄昏,华灯初上,钟楼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这是鼓楼,和钟楼相距得不远。</p> <p class="ql-block">西安饭庄就在钟楼前边,是西安不错的饭店</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就在西安饭庄吃大餐,欢欢喜喜过大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