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游记-西班牙葡萄牙(一)

Lucky 励

20241127-1205<div>【欧洲之门】南北纵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卡斯蒂略大道上,有两座一模一样的大厦雄踞两侧。高115米的大厦,各向对方倾斜15度,楼顶相对楼底错开距离达30米,好似一座不封顶的拱门,吞吐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气势宏伟,十分壮观。这一对倾斜度远胜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大厦,有一个响亮的名称:欧洲之门。<br></div> 出自美国著名的建筑师约翰·布奇和菲利普·约翰逊之手。年逾90的约翰逊说,黑色的方盒子已经过时,他主张建筑设计应该消除直角,因此构想出这样的倾斜大厦。 双斜楼外墙面由深色玻璃、灰色铝窗框、红色装饰线和贯通楼体的不锈钢带组成,看上去不会使人产生“危楼”的印象,相反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 【马德里皇宫】是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美泉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br> 是在费利佩五世的命令下于18世纪在曼萨莱斯河左岸的山岗上,一个原先阿拉伯城堡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是波尔梦王朝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其豪华壮丽程度,在欧洲各国皇宫中堪称数一数二。萨切蒂(Sachetti)1738年开始建造工程,1764年竣工,历时26年。 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宫殿之一。皇宫外观呈正方形结构,类似法国的卢浮宫;内部装潢则是意大利风格,富丽堂皇。宫内藏有无数的金银器皿和绘画、瓷器、壁毯及其他皇室用品。<br> <div>皇宫已被辟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皇宫的对面是西班牙广场,中央矗立着《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的纪念碑,纪念碑旁还有堂·吉诃德骑着马和仆人桑丘的塑像。</div> <div>马德里皇宫的由来可以追溯到9世纪,最早它是由伊斯兰托莱多国王为了抵御入侵修建在曼萨莱斯河左岸的一个堡垒,后来为卡斯提尔(古代西班牙北部国王)所占据。</div> <div>16世纪,这里成为古阿尔卡萨城(Alcázar)。1734年圣诞前夜,阿尔卡萨城毁于一场大火,菲利普五世打算在这个地方建造一个新的宫殿。<br></div> 马德里皇宫,宫殿主体结构全部用石头和砖建造,没有用一点木头,因此以后再也没有大火能烧毁它。 工程从173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755年,1764年当时的西班牙国王查尔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用它作为自己的官邸。<br><br> 穿过阿尔梅利亚广场进入到王宫的内部,上了大台阶是被许多挂毯包围起来的“廊间”,接着是模仿贝鲁塞尤宫殿中镜子房样式的“御座间”。 在被称为“佳斯帕利尼房间”的三间房屋里,其豪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在第二个房间里有戈雅所作的卡洛斯四世国王和玛利亚·路易萨王妃的肖像画。 第三个房间里则是当时流行的中国风格装饰。另外,这些屋子当中还有专门摆放陶瓷制品的“瓷器房间”和墙壁曾经被黄色绸缎所包裹的“黄金房间”,以及能够同时容纳145人的“大餐厅”等等,各有特色。 西班牙-马德里政府大厦 西班牙马德里市政大楼(又称邮政总局大楼),建于1904年。外饰为全白大理石,楼顶有多组尖塔,主楼九层,融合新艺术主义和哥特式风格,是当地最受公众关注的著名历史建筑之一。 旧邮政大楼由法国建筑师雅克·马尔凯修建于1766年到1768年,该建筑是佛朗哥时期的内政和国家安全部总部,是马德里自治区区长办公室。 格兰比亚大街景色 【马德里斗牛场】是一座古罗马剧场式的圆形建筑,外墙为鲜艳的红色,仿佛在呼应斗牛士的红披风。 斗牛场可容纳32000名观众,在5月的高峰时间往往座无虚席。 作为西班牙水平最高的斗牛表演场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斗牛士们都以在马德里斗牛场表演为荣。 【太阳门广场】位于马德里市中心,于1853年从原来5000平方米的面积扩建为1.2万平方米。广场呈半圆形,房屋建筑环绕四周,建筑物的空隙之间有十条街道,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外放射。太阳门位于马德里的心脏,西南方邻近主广场,稍远处是王宫。国会(Cortes Generales)和博物馆区位于东面,阿托查火车站位于东南方。是马德里政治活动中心和商业中心,其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广场,也是能体现马德里风土人情的地方。<br> 这个广场中央有一座花坛,坛内树立着一座攀依在莓树上的棕熊的青铜塑像,它是马德里的城徽。说起这个城徽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原来马德里的原意是“妈妈快跑”的意思。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跟妈妈出来玩,他很淘气,跳呀蹦的,走哇走哇,就远离了妈妈。正当他想往回找妈妈的时候,忽然碰到了一只棕熊。小男孩撒腿就跑,棕熊在后面紧追不舍,情急之中,小男孩蹭蹭几下爬上了一棵大树。他刚在大树上喘了几口气,忽然听到了妈妈的喊声,原来妈妈在找他。可是树底下的那头棕熊正在寻找自己呢。妈妈看到这个场面,肯定要来救自己的,那棕熊就会去伤害妈妈??想到这里,他在树上冲着妈妈大声疾呼:“妈妈快跑——妈妈快跑——”有人说他的喊声引来了猎人,有人说他的喊声吓跑了棕熊,不管有多少说法,这个勇敢的男孩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传说。<br> 西班牙旧都【托莱多】(UNESCO世界遗产)<br> 公元前192年被罗马人占领。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并在此定都。公元711年被摩尔人攻陷。 108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收复该城后,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首府和全国宗教中心。 1561年,腓力二世迁都马德里,托莱多从此衰落,但宗教地位依然如故,至今仍是西班牙红衣大主教驻地。 历史上,托莱多曾为异族占领和统治,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为托莱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和历史遗产,也使托莱多成为西班牙民族融合的缩影。 从被摩尔人占领起,托莱多的莫扎拉布(摩尔人统治时期的西班牙基督教徒)、摩尔人和犹太人即友善和平地共居此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此并存共容,托莱多由此成为“三种文化之都”。 托莱多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遗产城市,其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包括哥特式、穆迪哈尔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式各类教堂、寺院、修道院、王宫、城墙、博物馆等古建筑70多处。主要景点有:比萨格拉门、太阳门、大教堂、圣多美教堂等。 康德罗德里戈二世酒店 西班牙小镇-斗牛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