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台会,又叫庙会、春苔会,是大有来历的。据说这个名称来自《道德经》里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春台”意为春日登眺览胜之处。也有人说应该叫“春苔会”,始于草木复苏的立春之后,草木搭台为“苔”。不过,这些说法并不影响它作为立春之后,新一年春耕开始时的重要集市。农户们将春耕用具和农产品种子放在集市上交易,川西平原乡镇上每年最为盛大的民间集市之一便由此形成。</p><p class="ql-block"><b> 我小时候就听闻郫都区各乡场的朝会有固定的时间安排:竹瓦正月初七,花园正月初十,唐昌正月十一,安德正月十二,新民场正月十五,两路口正月十八,友爱二月初二,唐元二月初三,何家场二月初六,释迦桥二月十二,红光二月十九。整个时间前后延续月余。</b></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朝会”主要由迎神赛会、百姓游乐及备耕物资交流等组成。这种民俗活动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每年于清明前后,由民间举办的这种大型“朝会”早已是川西坝子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了。现在的“朝会”大多已没有了老百姓最喜欢也是最热闹的迎神赛会了。高兴的是,而今“朝会”已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了,相信会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正月初七,是唐昌镇竹瓦朝会的日子,这也是每年春节郫都区各乡场的第一个朝会地。我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竹瓦乡场会是第一个“朝会”之处?我们竹瓦还有一个“第一”,那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各地的民众都会外出登高,而登高之地就在竹瓦平乐寺所在地——横山,我们当地人将之称为“朝平乐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年中竹瓦铺最热闹的时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个挑在竹竿上卖的是皮筋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这个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人们穿梭于各个摊位间,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商品。尽管天空有些阴沉,但丝毫没有影响集市的活力与生机。这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讨价还价的声音,有孩子们的欢笑声,还有小贩们的叫卖声。这热闹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跟着家人来赶集的日子,那时候的我总是被各种新奇的东西吸引,眼睛都不够用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人们在市场上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商品,与商家交流着。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商家们总是耐心地介绍着商品的特点,顾客们也认真地挑选着。这种互动让整个集市充满了人情味。我看到一位老农正在向顾客介绍他家的兰花,仿佛在讲述着自家宝贝的故事。这让我感受到竹瓦春台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人们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市场上的鲜花种类繁多,色彩斑斓,吸引了众多顾客驻足欣赏并挑选心仪的花束。商家们忙碌而有序地摆放着各类花卉,并提供服务给前来选购的人群。这些鲜花为集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我看到一位年轻女孩精心挑选着鲜花,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妈妈来买花的情景,那时候的我总是希望把最美的花带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集市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摊位,木制工具、不锈钢厨具等商品琳琅满目。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实用,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看着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手工艺人们,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平凡的材料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些手工艺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也见证了竹瓦春台会的发展与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集市的一角,一位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打磨一块巨大的原木块,他似乎是在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或者家具部件。他的专注神情与周围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他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物品散落各处,比如竹编篮子等,都显示出这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工作场景。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艺术的气息,令人感到既亲切又有趣味性。这让我意识到竹瓦春台会不仅是一个集市,更是一个展示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的舞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个市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从日常用品到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人们穿梭其中,寻找着自己心仪的东西。这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每一个摊位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展示着不同的文化和风情。我看到一位老人拿着一束面条售卖,那面条又细又长,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吃过的面条,那熟悉的味道至今难忘。竹瓦春台会就像一本打开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生活的点滴和人们的记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