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琼岛行(十四)‍五指山国家热带雨林公园 ‍2025.02.04

关山海

今天又来爬五指山,这是第三次爬五指山,第一次爬到了1250米的海拔高度,那是2015年;第二次爬到了1150米的海拔,那是在去年;这第三次爬到了1550米的海拔高度,依然没有挑战爬到最高峰1867米的海拔。岁月不饶人,失去了最佳的状态,爬五指山成为了挥之不去的遗憾。 五指山令人向往,主要原因是爬山,能爬到第二指最高峰1867米是人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事。中国几大名山如黄山,泰山,华山,峨眉山,老君山,恒山等,如能留下足迹,那是一生无憾。此次我们一行四个人,除了我以外,家人们都爬上去了,感兴趣的话请您看下一个美篇。 水满乡因五指山而骄傲,二十年前我第一次乘车经过五指山的时候,五指山市叫“通什市”,(什,读zha),所看到的一切除了贫穷还是贫穷。五指山、万泉河一曲成名,到了今天五指山已经成为海南岛乃至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尤其是天然氧吧,雨林世界,人文景观都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 今天烟雨濛濛,雾气很大,好像会下雨但没有下,热带雨林气候彰显的淋漓尽致。爬山路线依然是先走大峡谷,再爬山,最好是爬的越高越好。 看下面的提示牌:负氧离子1.5万,还不是最高的。尽管雾气笼罩,但并不觉的呼吸困难,只是爬台阶注意脚下潮湿避免滑倒。 爬山老路线,国家领导人走过的路线,在观景台继续向前,无限风光在险峰。 雨林世界,百媚重生,心旷神怡, 空中花篮随处可见,万千树种数不胜数 枯木逢春,现实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参天大树,径直天高 雨打芭蕉,滴水观音 绝处逢生,又见新绿 穿越雨林,穿越时空 节外生枝,跨界联姻,横向发展,纵向不欲<div>后面的视频也很精彩</div> 烟朦胧,雨朦胧,鸟朦胧,树朦胧 骑石而生,神龙活现 刚开始尝试根抱石,若干年后会抱紧巨石 告别植物界,一幅可怜兮兮又无所谓的样子。 不是石头的错,而是没有发挥好,<div>生命诚可贵,形象价更高。</div> 倒而不伏,伏而不烂,<div>只要有生存的机会,那就绝不放过。</div> 根基是最大的生存保证,相同的环境下,只要根基牢固,不担心树干倾斜,更不会担心树枯叶落。<div>这棵树就危险了,土壤的流逝,基础动摇,命垂一线。</div> 爬到雨林峡谷尽头,前面就是五指山雨林瀑布,这个瀑布没有琼中百花岭的壮观,但是却是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密境之中。尤其是接近瀑布没有路,全都是大石头,要格外小心。 昌化江源头,五指山最高的水源头,好像著名的高山深处,绝顶崖壁都有瀑布,景观绝对“吸睛”,打卡留念在所不惜。 海拔925米,从峡谷最低处625米爬上来,净提升了300米,瀑布所在的海拔,正好是五指山最高峰的一半,那另一半爬山绝不会这样轻松的。 观景台到了,从这里分两路,一路下山,一路继续往上爬。 折木拂日,看了一会儿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 1250米海拔,也是登山栈道到此结束的地方,有标牌提示不允许再继续往上爬,并有铁板拦截。上一次来的时候还不是这个样子,没有任何阻拦,因为再往上爬就没有路了,全都是野路,盘根错节的树根,或者陡峭崎岖的山路,再就是人为搭的铁梯子。<div>为什么不允许登山客继续爬五指山呢?</div> 尽管如此还是没有阻挡人们爬山的脚步,铁板被拆出一个大窟窿,游客费劲的从铁丝网下钻过去。<div>下面的告示已经明白写着,“天梯”即爬陡峭崖壁的铁梯子已被拆除,出于安全考虑,后果自负。</div><div>(其实铁梯子并没有拆除)</div> 如何是好呢,对于喜欢登山的游客来说,五指山不让爬那是最大的遗憾,那会给五指山蒙上一层阴影;景区关闭不让爬估计有三个原因。 一是环保,丢弃的垃圾塑料到处都是,不成体统;而是生态,久而久之山里的生态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为现在生活好了,喜欢爬山的人越来越多了;三是救援,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救援是个大问题,人上去都困难,抬担架更是难上加难。估计是多次出现伤情险情,求助救援,真不是钱的事。 这让我想起来北京箭扣长城,爬箭扣长城有三大险境,其中鹰飞倒仰是最危险的,几乎每年都有人从上面摔下来,轻者骨折,重者瘫痪,甚至死亡。景区明明白白写有“禁止攀爬‘,但还是有大量的游客涌入箭扣长城,以身试鹰飞倒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国内有许多危险的爬山户外徒步路线,每年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伤亡事故,例如鳌太徒步,贡嘎环线,墨脱穿越等等,据登山协会报告2024年一共有84名登山运动员永远的留在了可怕的探险途中。<div>这并不影响人们追求户外运动的热情,前赴后继,禁而不止,热衷于探险户外或许是人类求知欲本能所致。</div> 相对国内几大名山的爬山难度,海拔高度,险情状态,五指山好像不算什么,至少不缺氧,距离人类活动的圈子比较近,还没有到罕无人迹的程度,就连小孩子都能亲身体验,尝试一把爬五指山的快乐。 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怕是一道难题,不是经常锻炼,如果没有户外运动经验,身体状态欠佳,真不能“开门进山”,也只能选择“退避三舍”,最好是“见好就收”。 下一个美篇就能看到我的家人三口人吃力爬上五指山最高峰,往返用时大约9个小时,登顶时遇见了一位老阿婆,当地人,70多岁,陪儿女爬山,先是自己一个人爬山1867米海拔,然后下来到1600米接其儿女一起再往上爬,厉害吧。 第一个“天梯”,据说有11个这样的铁梯子,这是最容易的,坡度也是比较小的。 下山了, 回到1250米海拔的地方,再一次看了一眼警示牌,从这里到最高峰还有610米海拔,大约还有不到十公里的路程,如果能修一条爬山栈道呢,直达最高峰,那该多好啊。那成本会很高的,遇到垂直崖壁普通人攀爬会很危险的 ,日常维护的成本也不低,属于景区内管辖,责任很大,就像华山,老君山那样。<div>我相信这一天会来的,期待。</div> 回到景区入口处,结束了五指山爬山活动,还是有些不忍离去,尽管已经是疲惫不堪,腿脚僵硬。<div>还能再来吗?</div> 国家热带雨林视频 朋友们再见了<div>下一站去爬保亭七仙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