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亦有军体人-记我们原新疆军体人在大西安的一次相聚

郝言好语(洪山)

<p class="ql-block"> 郝洪山</p><p class="ql-block">2025年的元月24日,也就是我们从海口到了西安一个星期的时候。一直都不错的天气突然间变了脸。不仅是气温骤降,而且还纷纷扬扬的下起了据说是西安的第一场雪。看到下了一天的雪到晚上也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这让我不免也是有些担心。因为早在我们来西安之前,儿子就已经提前订好了一家酒店在我们一家人都到达之后的元月24日晚上在一起小聚。不仅如此,儿子还特别有心的提前通知了原来我们原新疆军区体工队在西安的部分老战友和队员。然而看到西安当晚的这种天气、这种路况和这种路程……</p><p class="ql-block">没曾想到,当晚我们在拥挤湿滑的道路上千难万险的终于到达了这家酒店包厢的时候,只见张可伟、张学亮两位当年的小队员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而且张可伟和张学亮两位一个是从渭南赶来,另一个也是从事务繁忙之中脱身而来的。没有多久,我们当年体工队的“大干事”杨明社夫妇、队员钱隆以及郝瀚的发小金牛等亦先后赶到了酒店包厢。需知,在大西安今天这样一个天冷路滑的天气里,他们每一个人即便是开车,路上也都是需要连滚带爬的走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的。更何况,等到今晚的聚会结束后,他们依然还需要继续“连滚带爬”的在路上一个多小时时间才能赶回家中。如此这般,也真的是让初到西安的我心存感动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说起来也颇是令人有些感慨万千。貌似也只是一眨眼的时间,我和大家彼此却已经又是多年不见了。尤其是像钱隆这样自离队以后就再没有见过的,少说也是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了。他们这些“小队员”暂且不说,即便是在当年体工队被誉为精力充沛和活力四射“第一人”的杨明社居然也转眼间已是年逾花甲之人了。不过,这些年又回到了家乡西安灞桥这块沃土上的杨明社不仅依然显得是热情洋溢和活力十足,而且近些年来诗作画作佳作齐头并进文思泉涌,可谓是遍地开花着实地也是令人钦佩不已。</p> <p class="ql-block">在我从1994年到2012年当新疆军区体工队队长的十八年时间里,自己更多的都是以队长的身份在和队员们讲话。然而在当晚大家庭般的其乐融融之中,我却完全是以一个家长的口吻在祝福大家。当年我们军体的这些少年郎,如今都已经成为社会的顶梁柱。而且他们现在既是工作上和事业上的顶梁柱,更是生活中和家庭中的顶梁柱。真正的也都是值得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和点赞叫好的。其实,如今自己做为一个老一辈的军体人,我对他们每一个人最衷心的喝彩与祝福,绝已不是为了他们的飞黄腾达和腰缠万贯;亦非是为了他们的高高在上或一马当先。而更是为了他们永远的快快乐乐,永远的团团圆圆,永远的健健康康和永远的平平安安……</p><p class="ql-block"> 2025.2.4.初七</p><p class="ql-block"> 于西安南郊</p>

西安

军体

体工队

队员

杨明社

顶梁柱

他们

我们

永远

当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