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魯、豫三省接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的老工业基地。</p><p class="ql-block">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战国时期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邯郸” 之名,最早出现于古书《竹书纪年》,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邯郸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锤炼,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达1584条,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p><p class="ql-block">笔者于2015年和2024年两次走进邯郸这座远古而又现代的文化名城。走近它,仿佛踏进了一条源远流长的人文之河。</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9日,笔者和朋友从北京西站乘K21次绿皮车,怀着仰慕之情再次来到邯郸站。</p> <p class="ql-block">入住站前不远的速8大酒店后,即乘公交车来到邯郸市中心的丛台公园。</p> <p class="ql-block">丛台全称“武灵丛台”,据唐代《汉书》记载:因楼台众多“连聚非一,故名丛台”。据考证,始建于战国赵灵王(在位于公元前325年一公元前299年)时期,是为了观赏歌舞和军事演练而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出生地纪念馆通过对秦始皇幼年成长足迹的展示,是为了让人们更准确把握邯郸这座城市的文化脉搏,进一步了解邯郸在世人面前的风韵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生于邯郸,逝于赵地。他的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去世亦聚存着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邯郸与秦始皇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影响了他一生的城市,是一座承载了三千一百余年的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七贤祠,为明朝万历年间的“三忠祠”和“四忠祠”合并而成,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七位贤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而建。</p> <p class="ql-block">邯郸碑林,1989年建成。现藏碑四十四块,其中尤以唐代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墓志铭最为珍贵,它是迄今为止,全国出土的最大墓志铭,被国家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丛台公园现成为百姓边了解邯郸辉煌历史,边休闲健身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位于邯郸永年区的广府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北方水乡风光秀美、太极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记载于春秋,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曾在此建都,古城面积1.5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原城为土筑,周长六里二百四十步,元代增扩为九里十三步,明嘉靖年间砌为砖城。古城有二十四铺首、四瓮城、四角楼。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广府古城东门,也称“阳和门”,即寓意初春。</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是杨式、武式太极拳发源地,诞生了杨露禅和武禹襄两大门派太极拳创始人,是闻名遐尔的太极之乡,太极拳圣地,太极拳从广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广平府署是历史上著名的畿南三府之一,建筑规格在古代府衙中较高,建筑精美,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六年(1368年)设广平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留县,作为明清时期府治达545年。</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有四个城门,北门被称为“贞元门”。它象征着天道人事的周而复始,万象更新。它不仅是古城的一道重要门户,虽然失去了瓮城,更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座落在30平方公里的永年洼中央,环绕古城墙四周是5公里长的护城河,洼淀内常年积水,芦苇茂盛、鱼虾共生、碧水风荷、雁戏鸟鸣,被誉为“北国小江南”。</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北门的杨露禅故居,诉说着杨露禅是杨式太极群的创始人。</p> <p class="ql-block">邯郸学步桥也称北关桥,位于丛台区学步桥广场内,横跨沁河,贯通古城南北,因“邯郸学步”典故而取名学步桥。</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p> <p class="ql-block">回车巷的典故与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和廉颇有关。相传2000多年前,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以得“将相和”,故名“蔺相如回车巷”。</p><p class="ql-block">回车巷不仅是历史见证地,也是邯郸市的一处文化地标。它与众多成语典故相关,如“将相和”、“负荆请罪”等,展示了古代文人武将的智慧和胸怀。</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走过夜幕下的邯郸火车站,也将告别邯郸古城,明早将第二次踏上被誉为“燕赵第一城”的邢台市。</p><p class="ql-block">这趟邯郸之旅还是收获颇丰,除了重游“武灵丛台”外,去了到邯郸不能不去的“广府古城”,还去了武安市风光独秀的“东太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