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南苗族招龙舞是海南省苗族民间祭祀宗教文化活动,起源于十六世纪,由广西入琼士兵后裔发展而成。每逢春回大地,山兰稻备耕之际,苗族村民会在田间地头或庭院中设坛,通过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过世代沿袭,逐渐成为具有民族特征的娱乐集体性舞蹈。</p><p class="ql-block">招龙舞的表演形式独具特色,保留和传承了苗族原古的宗教文化,具有原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富有民间传统舞蹈的艺术特色。其动作古朴庄重,仪式感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南苗族招龙舞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为Ⅲ-4,保护单位为五指山市文化馆。此外,招龙舞于2005年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p>